首页 -> 2008年第5期

中国传统养生理论对学校体育教学的启示

作者:田兰波




  一、中国传统养生理论的形成与发展
  
  中国养生学以古代中国传统生命哲学思想为基础,是具有浓郁东方色彩及独特效果的健身延年理论和方法。中医养生学萌芽于商周时期,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它随着人们对发病学原理的认识,而逐渐深化,又由于中国古代哲学和自然科学的不断影响,而使中医养生理论不断得到充实和完善,并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其思想理论主要反映在《黄帝内经》之中,它成书于先秦时期,包含着极为丰富的养生思想。其中的四时养生,重在预防的理论见解依然为现代人所重视。
  在中国传统哲学“天人合一”的思想影响下,中国医学和养生理论都非常重视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如:“易与和地准,故能弥纶天地之道;仰以观与天文,俯以察与地理,是故知幽明之故;原始反终,故知生死之说。”强调了人只有了解自然规律,才能懂得生老病死的缘由和规律。另一方面,中医所强调的“调和阴阳,濡养脏腑,疏通气血,行神兼养”等观点也反映了先人的整体观、辩证观、表本观和未病观。
  1.从历史角度讲,中国传统养生学奠基于先秦,并于东汉进入了成熟发展期。在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国传统养生理论走向了玄、道、佛综合发展的道路,葛洪从理论方法上作了系统的阐发论述,并逐步地定型。
  2.隋唐五代时期,中国养生理论的发展进入了新阶段,并在宋元时期达到了自己的成熟期,明清时期普及于社会,此时的中医养生理论不仅有了新的提高,在实践中也有新的发展,如“八段锦”、“易筋经”等。
  
  二、中国传统养生理论与近代体育
  
  15至16世纪,随着西方文艺复兴运动的兴起,体育再次点燃了人们热情、激发了人们的兴趣,一些教育家和思想家也逐渐认识到学生的身体发展与教育的关系,并把身体教育纳入学校教育研究的范围之内,并把教育学、心理学、医学作为体育的基础学科展开了研究。医学侧重于人体疾病的治疗,康复的研究和治病机理的研究,对预防疾病有意义;养生学所研究的内容是以如何延长人的寿命为出发点;人体科学是以研究人体生命现象为起点,其目的是开发人体的潜能,并进一步通过人体来研究未来科学。而作为体育活动的参与者从体育中所得到的是愉悦和健康,身心得到培养。所以,体育从本质上看与医学不同,但有着一定的联系。特别是随着健康教育的普及,了解必要的医学保健和营养卫生知识对终身体育思想的培养日益重要,这也说明体育越向科学化发展与其他科学的联系也越密切。传统养生为人们提供是的健身方法和宏观认识人体的理论,并注重观念的建立,所以更多的人认为传统养生理论也是我国古代的体育理论。它与近代体育有着很多的暗合点,并在很大程度上弥补了近代体育教育本身的不足。
  
  三、中国传统养生理论对体育教学的作用
  
  1.学校体育,从本质上看最终目的将越来越多地反映在对人非智力因素的培养上,特别是意志品质的培养,并通过健康教育从深层上对人体有所了解,为终身体育和个体社会化的形成打下坚实的基础。从这一点看,体育作为学校教育的一部分,要想从科学性,知识性方面给学生从事体育活动打下良好的基础。不间断地从事体育活动,正确地了解人体、理解健康的意义,离不开对传统医学和养生学的学习。特别是学生不能只注重生理上的健康,更应注意心理上的调节;既要保持身体外部经常运动的习惯,还应注意了解身体内部的活动规律和运行机理,达到身心并炼,天人合一,与自然和谐。
  2.随着工业社会的发展,出现了对人类健康危害巨大的所谓“文明病”。使得人们愈来愈认识到健康与生命的多维现象。健康是人们的肉体与精神处于平衡和谐状态,而不健康是有机体系统的平衡出现失调。《世界卫生组织宪章》也给健康下了定义:只有将生物、心理、社会三方面有机结合,才能构成和提高人的生命质量,有效地保证健康幸福的生活,这是现代医学模式的健康。这个提法的核心是强调肉体与精神的统一,人与社会的统一,人与自然的统一。而这种系统的生命观与健康观,正是我国中医养生理论所提到的“性命双修”,“调息、调意、调形”的观点。传统的生物医学模式也开始向“生物—心理—社会—自然”这一合理的四维医学模式转变,使得中医养生理论与现代健康教育思想发生了越来越多的契合。对中国传统养生学理论进行现代教育价值的开发与研究,不仅有利于我国学校体育理论的发展,而且对弘扬我国民族传统文化,培养学生的健康意识,终身体育思想有积极的意义。
  3.我国体育理论界经过艰苦努力,深入的学术探讨,如今否定了娱乐、竞技是体育的错误定位。公认体育的真义是健身,是对人体的养育,目的在保证人体生命系统的结构和功能文化发展与环境达到和谐协调。可见真义体育与养生的目的一致。事实上二者确是人类寻求健康长寿相互联系补充的内容。从体育是以身体运动为基础手段达到增强体质、完善人的教育过程的观点看,体育是养生法之一,中国古代“导引”“武艺”“气功”都运用了身体运动,故被现代人称为“养生体育”。从卫生、生态纳入的体育观看,体育、养生类同一体,我国大教育家蔡元培先生便把体育作为养生,他归纳“体育的康强身体之道”为“一是节其饮食,二是洁其体肤及衣服,三是时其运动,四是时其寝食,五是快其精神”,包括了人的精神与物质生活的护养。而毛泽东同志在《体育之研究》一文中也道:“体育者,养生之道也”“体育者,养乎吾生,乐乎吾心”,道出体育目的是养生,功能核心是养生乐心。不难理解:体育与养生密不可分,相互为用,相互包容,都是健身科学知识宝库中的宝贵财富,生命方程求解的手段。将中国传统养生学的理论思想、方法融于体育教育之中,无疑对体育的完善发展弥足珍贵。
  
  四、结论
  
  1.中国传统养生理论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养生理论和方法与近代体育的基础理论有着很大程度的沟通性。
  2.近代体育中的许多思想和方法与中国传统养生理论是吻合的,所以中国传统养生学完全可以科学地融入我国的学校体育之中。
  3.通过中国传统养生学的学习,为学生正确地了解健身的含义与方法,树立科学理性的终身体育思想有着现实的意义。
  4.学习中国传统养生学,可以提高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激发学生学习体育的兴趣。
  
  参考文献
  [1] 贾龙标.儒家的养生思想及其现代价值.河南师范大学学报,2005(11).
  [2] 张瑞林.论道家自然养生体育思想对现代体育教学的若干启示.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03(4).
  [3] 王敬浩.构建民族传统健身养生课程体系的理化探讨.
  [4] 周秀云.浅探中国传统养生思想的价值及其在现代体育教学的作用.南京体育学院学报,2000(3).
  [5] 唐宏贵.中国传统养生思想的理论来源.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0(4).
  [6] 汤一介.佛教与中国文化.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1999.
  [7] 王伟.对中国传统养生体育衍生、发展的再研究.科技,2005(3).
  [8] 李兵.中国与西方体育养生思想的比较看养生体育的发展走向.云梦学刊,2005(02).
  [9] 张涛.西方竞技体育思想与中国传统体育养生哲学的对比研究.辽宁体育科技,2003(02).
  [10] 王京龙.中国传统体育观念的凝聚与形成.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6(12).
  (责任编辑陈国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