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5期

中小学足球基础教学与训练的系统研究

作者:上官义勤




  目前,我国足球运动水平与欧洲、南美相比差距较大,在亚洲的优势减弱;由于我国地市级基础训练设置还不完备,中小学足球活动的开展还不普及,球员训练起步较晚,训练水平较低,部分教师和教练对儿童少年足球基础训练的认识和理解还不系统全面。因此,作者通过文献资料研究、走访足球学校教员和总结多年教学训练经验,对如何搞好少年足球基础训练提出一点建议和看法。
  
  一、讨论与分析
  
  基础教学训练年龄阶段的划分:
  根据我国儿童、少年的生长发育及形态、生理心理等特点的普遍规律,依据国际足联“从6岁以下开始训练,从而达到一个高的(体格健壮,能适应大运动量的)训练水平”的要求,参考欧洲、南美足球训练大纲年龄起点的设置,我认为将6岁~16岁(小学、初中和高中)这段时间定为基础训练阶段较为适宜。
  在基础训练期间,其中心任务是全面打好技术、战术(意识)和身体素质基础,为未来发展提供潜能。为实现这一目标,教员必须根据儿童、少年身心发育特点和当代足球运动发展趋势,依据各年龄阶段身心发展特点的差异性和足球运动规律对各个年龄阶段训练的特殊要求进行训练,使其身体机能获得深刻发展以适应足球项目的特殊要求。
  1.小学1~2年级培养足球兴趣阶段
  6~8岁是儿童的运动天赋和才能得以显示和发现的时期,也是发展正确的跑跳动作及柔韧素质的时期。
  在这个时期教学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儿童的足球兴趣。游戏是其活动的基本形式。在游戏中穿插一些身体体操和单个基本技术的练习:用手帮助的脚颠球、自由带球、射门等,促进儿童身体移动、灵敏,身体各个部位之间和身体与球协调配合的能力,以及神经系统(视听觉)对外界刺激(手势、口语)的快速反应能力。“练习的重点在速度(移动频率)上”,由于“7—10岁儿童集中注意力时间为20分钟”,较短,心脏功能、身体机能较弱,负荷力较差,因此,每项练习时间不宜过长,不能强调运动负荷,间歇可灵活掌握。“7岁前不应进行力量训练”。足球练习允许并鼓励儿童根据自己的认识和想象采取行动或模仿他人动作,以保证儿童尽情的玩球。
  2.小学3~4年级粗略掌握技术阶段
  8~10岁是足球发展的一个关键时期,训练任务主要是依据儿童的踢球方式,安排足球练习,掌握基本技战术,发展足球兴趣,培养爱好。
  技术训练主要是个人练习,培养球感。通过脚背颠球(允许用手)、控制反弹球、头顶球和带球等,初步建立视觉、肌肉(脚)感觉和身体位觉等本体感觉对球在时间和空间上的适应能力,以及身体肌肉之间对球控制的协调工作能力。
  战术训练,在控球基本上,介绍一对一、二对一、四对二等基础战术,引入三对三、四对四比赛,初步建立基本的比赛意识:获球即攻、进攻空间拓宽,失球即守、防守空间缩小。比赛组织应有教练或老队员参加,中间允许休息、并逐渐过渡到无休息,强调控制球的重要和养成抬头观察的习惯。战术练习形式由人数不等的传抢游戏逐步过渡到人数相等的小型比赛。
  身体训练,重点是进一步改善跑跳投动作和灵敏柔韧素质,发展速度、身体协调力和一般耐力。由于7岁进入速度敏感发展期,因此,通过跑跳的辅助练习和5~10~15米跑发展速度和灵敏素质。练习形式以无球为主逐渐向有球活动过渡,通过个人、双人互助练习发展身体柔韧素质。
  在这个关键时期,从掌握正确动作、建立技术动力定型角度,教练员的指导和帮助将对儿童足球入门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这种作用将对其一生产生积极影响。
  3.小学5~6年级全面系统掌握阶段
  10—12岁是少年发展极为重要的时期,其训练效应将对未来发展起到决定作用。
  技术训练是全面发展技术,扩大基本技术数量、提高质量,培养时间、空间和对抗技术的运动球感,强调全面性和规范性。首先,通过个人颠球、控球、运球虚晃技术或突然改变方向的练习进一步培养球感,提高控球熟练性和下肢动作速度。脚背传球、射门和头顶球技术开始训练。射门作为一个专门内容,训练安排应符合比赛要求;接控球作为技术基础,对于其动作方式、触球部位和随后街接动作必须明确要求、随时强调。
  战术训练,介绍个人位置、定位球和整体的基础攻防战术,强调观察能力的训练,“眼睛不应死盯着球相反而应观察周围情况”,发展传球射门时视觉的定位测距能力。通过传抢训练、半场一个球门的比赛,发展机动合理的球场意识,改进攻防转换对抗情况下合理运用技术的能力。在此期间,11人制比赛仍不介绍,推广五人制比赛,发展足球意识,培养自信心。
  身体训练,重点是速度、力量和灵敏素质,并逐渐与足球专项相结合。11岁进入第一个力量快速发展期,发展快速力量主要采用小重量器械、克服自身体重和同伴施加阻力的动力性练习方法;一般耐力在技战术和专门练习中逐步发展;此时,灵敏素质敏感期已接近尾声,其练习可密切结合专项技能进行。
  “所有的练习都应在划线的场地上进行”,以保证其训练效果。由于10岁到14岁少年处于生长发育的快速增长期,“为了消除长时间训练跑动和足球竞赛活动所造成的紧张状态以及各种支撑、跳跃、踢球技术动作引起的震动和脊柱间挤压造成的腰骶部压力,放松躯干、颈部和脊柱的练习不能忽视”。[1]
  4.初中1~3年级,发展位置技能和球场意识阶段
  在12~14岁阶段,需要聘请最好的教练,主要任务是巩固和发展前段训练成果,进一步发展比赛技术,提高足球意识,鼓励少年在全队中选择一个适当的位置。
  技术训练,重点是比赛需要的位置技术,强调技术动作的实用和应变性。因此,颠带球练习都应与传顶射等其他技术组合安排,提高在不同场区和各种条件下熟练控球技术和出球的准确性。通过无球门的传抢训练,或局部有攻守方向要求和控球条件限制的技战术训练,提高对抗技术和简练实用技术。
  战术训练,安排位置训练和罚点球训练,介绍整体攻防细则,培养跑动、传球配合意识。加强全场、尤其是对进攻远端和罚球区附近攻防情况的观察能力培养。训练由个人的局部的逐渐过渡到全队上,训练由弱干扰逐渐过渡到强干扰比赛。射门组合训练形式要多样化。推广七人制比赛。
  身体训练,遵循全面发展原则。由于13岁速度发展敏感期临近结束,因此,速度训练必须根据足球运动的特点,通过专门的组织形式进行。力量训练,目的方法同前一个阶段,负荷重量适当增加,但要慎重。一般耐力在12~13岁进入敏感发展期,运动量可适当增加。重视身体放松训练。
  5.高中1~3年级提高竞技能力阶段
  在14~16岁阶段,训练任务是根据比赛需要,强化个人位置战术和整体攻防战术配合,提高足球意识个人技术和传球质量。
  技术训练必须在快速或对抗的情况下,在战术配合中按照比赛技术简练实用的要求进行。对抗训练必须根据攻防队员的不同角色分别进行指导,其难度应逐渐增加。安排针对性的传球和跑位训练,重点安排禁区前的攻防技战术训练,提高进攻中直接、运球、凌空射门技术和防守中铲球、头球、凌空倒钩技术。
  战术训练,主要围绕比赛目的:射门和阻止射门来安排。训练重点是进攻制造空裆和防守弥补漏洞的整体协调配合。局部战术训练内容必须根据比赛特定区域里经常出现的带有规律性的攻防战术动作或配合进行。整体战术训练主要是提高各个位置和各条线之间的协同作战能力,培养各线和全队中的核心队员。增加技战术分析、比赛规则等理论课。在这一阶段末期,可以安排正规的11人制比赛,逐步掌握比赛的战略和战术,把握足球比赛规律。
  身体训练已经进入竞技比赛的准备阶段,开始重视和加强运动员的肌肉力量练习,发展灵敏、速度和速度耐力素质,并力求使其动作方式与比赛动作用力特点趋于一致。
  在这一阶段,教员应在各个方面关心他们,创造条件,为他们日后参加成人角逐作精神上和物质上的准备。
  6.16岁以上竞技阶段
  这个阶段,青少年球员已把足球作为一种高尚的职业来选择了。一些出类拔萃的运动员已经在球队中担任重要职责,从而开始进入迅速发展时期。
  
  二、结论与建议
  
  1.重视早期选材工作。通过游戏发现和发展儿童的运动天赋和才能,提高速度、灵敏柔韧素质,培养足球兴趣,引导足球入门。
  2.全面打好基本技术、战术和身体基础,培养对抗技术的运动球感,发展位置技术和组合的“自动化”技术,提高关键技术和应变能力。
  3.狠抓足球意识的培养,加强位置训练、传抢训练和小型比赛,提高个人敏锐观察力和默契的整体配合意识,发展机动合理的球场意识,提高控传球的目的性和实效性。
  4.加强速度素质培训,身体练习必须根据“敏感发展期”素质和足球比赛的特点安排,重视运动员的身体放松训练,训练安排遵循循序渐进和区别对待原则。
  
  参考文献
  [1] “The FIFA/cola Football Youth Academy”.1985.
  [2] 年维泗,麻雪田,杨一民著.足球.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1900.
  (责任编辑白文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