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5期

让学生成为文学作品真正的“解味”者

作者:王红光 李会新




  一部文学作品问世后,作家的精神创造和情感体验就凝结在其作品之中。读者阅读这一作品时,就应该按照作品词句引导,还原作家心目中的形象、情感体验和思想见解。但事实上,由于时代阻隔、文学修养差异、思想观念的不同等等情况的存在,读者的阅读结果,虽然包含一定的还原成分,但同时又充满着读者个人的再创造。所以,人们常说“一千个读者会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鲁迅先生曾指出:“我们看《红楼梦》,从文字上推见了林黛玉这一个人,但须排除了梅博士的黛玉葬花照相的先入为主之见,另外想一个,那么,恐怕会想到剪头发,穿印度绸衫,清瘦、寂寞的摩登女郎;或者别的什么模样,我不能断定。但试去和三、四十年前出版的《红楼梦图咏》之类里面的画像比一比罢,一定是截然两样的,那上面所画的,是那时的读者心目中的林黛玉。”[1]同理,现在我们心目中的林黛玉与鲁迅先生那个时代的林黛玉形象又是截然不同的。
  既然如此,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如何引导学生既要大胆创新,敢于发表自己独到的观点,又要在思想上与作家沟通、在情感上与作家共鸣,成为真正的“解味”者呢?
  
  一、从文本出发
  
  文学作品的解读,是读者用自己的生命历程体验、诠释作者情感世界的过程,体验、诠释的结果虽因个体差异不同,但也有合理性与正确度的问题,应该包含来自文本的一些确定因素,尽管“一千个读者会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但毕竟还是哈姆雷特,而不是别的什么人物形象。同理,一千个读者心目中会有一千个林黛玉,但这一千个林黛玉形象有着来源于文本的固定因素,如:她是美丽的,不是丑陋的;她是虚弱的,不是健壮的;她是聪明的,不是愚笨的等等。在阅读过程中,读者可以尽情想象和联想,但前提是要了解作家的背景与作品产生的背景因素,不能脱离文本和作者来解读作品本身,也就是古人所说的“知人论世”。
  因此,教师要了解学生的文学修养,即时补充学习某篇文章的必备文学常识。如,学生最初接触《离骚》时,如果不了解春秋战国时代楚国迫近危亡的历史背景,不了解屈原关心祖国命运而遭受谗陷,可能会在神话的天地里更多地展开想象,而很难由香草幽花联想到诗人高洁的人格,由美人联想到楚国的君主,由众女联想到奸邪小人。这就要求在学习《离骚》这类文章时,教师除事先交代屈原的生平之外,还需要把当时的写作风气和当时的社会背景等信息先传达给学生。这是学生成为“解味”者的前提条件。
  近日,看到学生手里的一本所谓爱情诗选,里面收录了唐朝张籍的《节妇吟》:
  君知妾有夫,赠妾双明珠。
  感君缠绵意,系在红罗襦。
  妾家高楼连苑起,良人持戢明光里。
  知君用心如日月,事夫誓拟同生死。
  还君明珠双泪垂,恨不相逢未嫁时。
  殊不知,中唐时期,藩镇割据。张籍主张国家统一,决不趋附藩镇,以求进身之阶。此诗即为拒绝炙手可热的藩镇之一的平卢淄青节度使李师道的拉拢而作,委婉而坚决地表明了自己的态度。通篇运用比兴手法,以男女情事写政治操守,这是中国古代作家常用的写作手法。诗集的编者在不了解作品产生背景的情况下,把它作为艳诗收录在爱情诗选中,张籍如果在天有灵,定会哭笑不得。
  叶圣陶先生提出“教是为了不教”、“教材无非是些例子”、要让学生“自能读书”,自学能力不仅是语文水平高低的主要标志,而且是构成人的素质的基本要素之一。随着课堂上文学常识的不断积累,学生欣赏能力的不断提高,在遇到未曾接触过的新材料时,学生能够独立吸收、表达,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这才是我们语文教学的主要目标。
  
  二、合理想象和挖掘
  
  传统的语文教学中,教师话语霸权容易使学生的思维进入套子,使学生成为“装在套子里的人”。解读文学作品,因为要“知人论世”,学生的想象虽然不可能天马行空,任意驰骋,但这并不等于要求学生必须按照教师设计的既定路线前行。
  学生的阅读完全可以在作家背景、时代背景等规定的条件之下,勇于创新,大胆发挥想象和联想,见人所未见,发人所未发。因为真正的“解味”者,应该首先“知人论世”,其次,能够在作品本意基础上,经过合理想象和挖掘,翻出新意,即使是作家在创作之初并未预见到的境界也未为不可。正所谓“作者未必然,读者未必不然”。教师应该鼓励学生用自己切身的体会去推测作者的本意,也即古人所谓“以意逆志”。
  事实上,有些作家的作品,在客观上确实容易使人产生更深远的联想,从而脱离作家的原意,进入更高的思想境界。读了臧克家先生的《老马》这首诗,很多读者往往能够明显感觉到,作家借老马象征了中国的农民形象。可是臧克家先生曾说:“写老马就是写老马本身,读者如何理解,那是读者的事,见仁见智,也不全相同。”
  唐代诗人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中的“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本来主要是用自然景物来指称人事代谢,表达送别友人时的祝福之情。但在后世许多读者那儿,则常常读出了新生力量的不可战胜、希望终将战胜失望、光明必将战胜黑暗之类的积极意味,而这些积极乐观的境界要远远高于作品的本意。
  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还学生以真正的“读者”地位,让学生直接与文本对话,给学生以自由阅读和直接阅读文本的时间和空间,学生在与文本直接对话的同时,初步了解了内容,提出了有价值的问题,同时发展了独立思考的能力。
  在欣赏文学作品时,教师要鼓励学生的求异思维,培养创新能力。比如,学习叶绍翁的《游园不值》,园外的实景描写学生都能看到,教师还可以设计一系列问题来引导学生去合理想象,并逐步深入挖掘作品的深意:诗人想去游赏一座小园,却不得而入,他的心情会怎样?由一枝伸出墙外的红杏,可以想见园内的景色如何?当看到一枝怒放的红杏不甘寂寞,伸出墙外,诗人的心情又会有怎样的变化?“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富有怎样的哲理意味?
  吕淑湘说过:“语文的使用是一种技能,一种习惯,只有通过正确的模仿和反复的实践才能养成。”教师应该经常就某一事例让学生模仿教师的质疑和解析。经过一定阶段的训练,学生提出问题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一定会逐渐提高。教师应该把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放在突出的地位,使学生由敢于提出问题,到善于提出问题,到经过独立思考尝试解决问题,再到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要做到,学生有问题随时可以提出,有认识、有体会随时可以发表,鼓励学生质疑问难,发表自己的见解。
  
  三、创造性地运用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提到,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也。”[2]其中的“治学三境”是创造性地运用了晏殊《蝶恋花》、柳永《凤栖梧》和辛弃疾《清玉案·元夕》诗词中的语句,简洁明了而又形象生动。
  有人模仿王国维的“治学三境”,创造性地提出了“读书三境”:第一,“此行何去,赣江风雪迷漫处。”第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第三,“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也同样取得了形象生动的效果。
  陶行之先生提出:“时时都是创新之时,事事都是创新之事,人人都是创新之人。”
  在合理想象和挖掘的基础上,教师要鼓励学生对所学作品能够赋予新意,真正学有所用。如在学完《庖丁解牛》以后,有的同学总结出学习语文要认识和掌握语文课程的规律,只要反复练习实践,不断积累经验,就能像庖丁一样,做到“游刃有余”。有的同学补充说,我们做任何事情,都应该像庖丁一样,重视理性的认识,重视规律的探索。如此创造性地运用《庖丁解牛》的意义,既合情合理,又让人耳目一新。
  可见,真正的“解味”者,并不是充当作家思想和情感的复制者,而是在不违背作家本意的基础之上,按照文本的客观指引,合理想象并且能够创造性地运用。
  总之,在欣赏文学作品的过程中,教师应该鼓励学生既要大胆创新,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和联想,又要了解作家的背景、作品的产生背景,紧密结合作品,并且能够创造性地运用,这样才能对得起优秀作家的辛勤劳动,成为作者所期待的真正的“解味”者。
  
  参考文献
  [1] 鲁迅.看书琐记.鲁迅全集第5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9.
  [2] 王国维.人间词话.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责任编辑关燕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