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5期

学校拓展训练教学模式探析

作者:陈 和




  21世纪是多元文化大融合的世纪,时代要求我们培养的学生必须不断增强自己的社会适应能力,学会理解、合作和宽容,作为一种现代型学习方式,拓展训练是非常适合学生学习的课程资源,具有研究和应用的价值。
  
  一、拓展训练的起源与发展
  
  拓展训练,又称外展训练,英文名称叫Outward Bound(简称OB),意为一艘小船驶离平静的港湾,义无返顾地投向未知的旅程,去迎接一次次挑战,去战胜一个个困难。因此,拓展训练就是面对未知、面对挑战的训练。
  拓展训练起源于二战时期德国人库尔特·汉恩的“拓展培训”理念,二战结束后,拓展训练逐渐成为社会经济领域进行人力资源培训的一种人本训练,因其独特的培训方式和良好的培训效果风靡世界。
  拓展训练自1995年由日本等地传入我国以来,以其新颖的理念、不断更新的课程内容与方法手段赢得了人们的青睐。
  
  二、拓展训练模式教学的特点
  
  拓展训练是一种体验式学习,是对传统教育的一次全面提炼和综合补充,它的最显著的特点是寓教于“体验”,是在体验下的感悟、震撼下的理念,把重点放在了非智力因素的开发方面。
  拓展训练通过特有的体验式培训,采用“先行后知”的教学方法,不是靠说教去传授知识和经验,而是通过精心设计的特殊情境,以室内活动和室外活动的形式让学生进行多层次的实践体验,从中感悟出活动项目所蕴含的丰富理念,然后通过反思来获得深刻的认知,改变落后的思维习惯和方式,改变行为。
  拓展训练强调即时的感受,学生是真正的主角:讲解自己的看法、观念,进行团队之间的沟通、讨论、升华,把自己的观念付诸行动,从而改变自己、完善团队,实现“训练改变态度,态度改变行为,行为改变命运”的终极目标。
  
  三、学校引入拓展训练模式教学的意义
  
  以体验、经验分享为教学形式的拓展训练在学校的出现,打破了传统的教育模式,将大部分课程放在室外,精心设置了一系列新颖、刺激的情境,它并不灌输学生某种知识或训练某种技巧,而是设定一个特殊的环境,让学生直接参与整个教学过程,主动地去体会、去解决问题,在参与、体验的过程中,使学生的心理受到挑战,思想得到启发,然后通过学生共同讨论总结,进行经验分享,感悟出种种具有人文精神和管理内涵的道理。在特定的环境中去思考、去发现、去醒悟,对自己、对同伴、对团队重新认识、重新定位,这是拓展训练模式教学的意义所在。同时,在学校进行拓展训练,是一种全新的教育理念,其目标是实现所有学生的全面发展和进步,因为学校培养的人才必须是德、智、体、美、劳诸方面全面发展的具有综合素质的人才。
  学生的综合素质主要包括四个方面: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创新能力素质和健康身心素质。其中思想道德素质是根本,科学文化素质是基础,创新能力素质是核心,健康身心素质是保障。
  我们不能把教育仅仅简单地概括为素质教育,应把传授知识、提高能力、培养素质二者有机结合起来,融为一体,通过拓展训练提高能力、培养素质,改变一个人的心智模式和思维模式,这种让人从内心发出的改变,是一般的学习模式很难达到的。从这个意义上讲,拓展训练能对学校教育起到积极的补充和完善作用。
  1.弥补了传统教学模式的缺陷和不足
  拓展训练在本质上是一种培训,但它与传统教学模式在教学思想、教学方式以及具体实践等方面有着明显的区别。
  传统教学模式的致命弱点就是在教学过程中只重视对学生进行知识的传授,并把知识技能当作教学的最终目的。尽管多年一直强调教学要以学生为主体,但实际上教师是主体,学生是被动的“听众”的传统教学模式始终没有多大改变。
  传统教学的“教”不一定导致“学”,更不一定产生“会”;而在拓展训练中,学生通过具体情境中的活动获得体验,同时也体验到了学习的乐趣,有效促进了学生认知能力的发展和实践能力的进步。可见,在拓展训练过程中,“教”的目的旨在通过提供学习情境、信息、游戏等方式,为学生创造适合学习的外部条件和环境,其作用是产生“学习”;“会”是指学生经过学习,在现实环境中能够应用学到的知识和技能,或者促使学生的行为发生改变。
  2.有利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调查表明,专业知识和技能对一个人的成功固然重要,但并非是决定性因素,美国心理学家曾经对1500名超常学生进行了长达50年的追踪调查,对其中150名最成功者和150名最不成功者进行了详细的分析比较,结果表明,两者在智力程度上并没有多大不同,差别最大的是:取得最后成果的坚持力;对实现目标的追求;自信心;克服自卑的能力以及不断积累成果的能力。也就是说,取得卓越的成就不仅靠智力的开发,更重要的是要训练和培养一个人的自信心、团队精神、竞争意识、风险意识、适应能力、毅力和意志等“非智力因素”,而这些素质是无法从传统的课程教学中直接获得的。
  拓展训练以其特有的“先行后知”的教育方式,灵活多变的教学内容,开发学生的人力资源、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弥补现代教育的不足、创新素质教育的模式、提高学生的适应性,帮助学生完善知识素质结构,对培养高素质的复合型人才产生积极的影响,能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全面成材。
  3.有利于学生团队合作精神的培养
  当今学生大部分是独生子女,家长的娇惯和纵容使孩子养成了任性、孤立、自私、缺乏爱心等不良习惯。通过参加拓展训练让学生在参与中体验看似不可能完成的任务,经过大家共同努力就能获得成功,从而体会团队合作的意义、懂得如何与别人合作、相互关爱和信任,对培养学生的优良品格具有重要意义。
  拓展训练项目一般是以团队的形式完成的,它通过各种精心设计的活动,让团队中每一个队员在共同的目标下,一起体验成功与失败,在享受快乐的同时体会辛酸,这种特有的氛围使得每个学生都愿意敞开自己的心扉,建立起彼此间的相互信任、理解、关爱,懂得在帮助别人的同时也就是在帮助自己。实现“激发潜能,熔炼团队”的目的。所以,拓展训练对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和合作意识,对改善人际关系,对形成积极向上的组织氛围和改进组织内部的沟通与信息交流等都大有裨益。
  
  四、学校拓展训练模式教学的目标实现
  
  拓展训练的核心在于体验回顾,它强调在“做中学(Learning by Doing)”的拓展训练理念,即在实践和亲身经历中学习。因为对学生而言,由于信念、习惯、经验尚在成形,除了靠知识层面的学习对其产生大的改变外,还必须从经验和信念等深层潜意识层面切入,创造一种自然、快乐的学习体验,引发学生内心的成长,才有可能使学生产生行为的改变,这才是真正的、持久的改变。
  在教学实践中,拓展训练模式教学的目标通常可以通过以下四个环节实现。
  (1)团队热身。可以设计一系列团队热身活动,通过一些精心设计的游戏,如:“国王和天使”、“面对面的介绍”、“大胆叫出来”等来加深学生之间的相互了解,消除紧张,建立团队,以便轻松愉悦地投入到各项教学活动中去。(2)个人项目。本着心理挑战最大、体能冒险最小的原则设计训练项目,如:“极限喊唱”等,对学生的心理承受力进行一次考验,让学生在体验中去领“悟”。(3)团队项目。该项目以改善学生的合作意识和集体的团队精神为目标,通过复杂而艰巨的活动项目,如:“盲人摸号”、“电网逃生”、“信任背摔”、“无轨电车”、“罐头鞋”等促进学生之间的相互信任、理解、默契和配合。(4)回顾总结。可以放在一个训练项目结束后,也可以放在一个阶段项目结束后进行,这是教学中最重要的、不可忽视的环节。在整个过程中教师更多的是一个引导者,要“以意会为主,言传为辅”,引导学生自己消化、理解。活动中,教师要及时指导;活动后,教师要及时引导学生进行回顾,帮助学生将自己的体验、感受加以消化、整理、提升活动中的体验,以便达到教学的具体目的。
  
  五、结语
  
  拓展训练作为新型的育人方式与途径进入学校课堂是对传统教学的一个必要的补充,是一种教育尝试,更是一种教育创新,它使教学的外延不断扩大充实,以人本主义理念为价值取向,突出了“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发扬学生的主题精神,充分调动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强调了学生的个性与人格、集体与合作、适应与创新、潜能与价值等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因此,将传统教学和拓展训练有机结合,发挥各自的优势,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在学校开展拓展训练是非常必要的。
  
  参考文献
  [1] 钱永键.拓展训练.北京:企业管理出版社,2003.
  [2] 毛振明.学校心理拓展训练.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5.
  [3] 张凡涛.拓展训练引入高校专业体育课的理论分析及实验研究.四川体育科技,2005(6).
  [4] 李慧波.团队精神:企业真正的核心竞争力.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
  (责任编辑刘永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