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5期

日本学校道德教育中的全面主义思想分析及启示

作者:任世雄 任新钢 朱冬香 常万里




  全面主义思想不仅体现在学校的道德教育中,还渗透于社会各个方面,在日本学校的道德教育中尤为凸显,对战后日本国民的培养和塑造、国家的恢复和崛起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本文以日本为例,论述道德教育中的全面主义思想,以期对我国新时期青少年道德教育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
  
  一、全面主义思想的内涵概述
  
  全面主义思想旨在利用共同教育的一切机会,养成学生的道德品质,达到完善学生人格目的。它强调道德教育不只依靠学校专门设置的道德课,而是通过学校全部教育活动,同时发挥学校、家庭和社区三位一体的系统进行持续、一致的道德教育;道德教育不只是教会学生道德知识,不只在于外在行为,更主要的是激发学生道德需要,促使其道德判断和道德选择等内在素质的养成。
  全面主义思想主要是战后日本在对怎样进行新型道德教育的不断探索中形成的。全面主义思想源于美国教育思想家杜威的教育理论。在将美国全面主义思想和杜威理论本土化过程中,日本通过学习和借鉴,突破了美国全面渗透的间接教育模式,创建了独具特色的全面主义道德教育思想。
  
  二、全面主义思想的实现途径
  
  1.以学校为中心的道德教育体制
  在学校道德教育中,全面主义思想的实现经历了一个从设置“社会科”发展到特设道德时间的历史变迁过程。
  (1)设置“社会科”,进行全面的道德教育。“社会科”的设置促成了全面主义思想的萌芽。1947年,日本接受美国赴日教育使节团的推荐,仿照美国开设了“社会科”,主要包括政治学、经济学、社会学等[1]。主要包含重视社会认识,培养观察和思考社会的方法;强调民主态度,通过适应现代社会人际关系来促进社会进步,它是集修身、公民、地理、历史的综合学科。同时,美国道德教育中的生活指导等方法,也被移植到日本,用于帮助学生解决生活问题。由此,在生活指导的补充下,“社会科”承担起了战后日本的道德教育任务。
  (2)特设道德时间与学校全部学科、全部教育活动相互结合。“社会科”在道德教育实践中,由于抽象性和观念性指导中的误区,未能完全实现预期目标。1957年,日本文部省在坚持“通过学校各门课程以及其他学校教育活动进行道德教育”方针的前提下,发表了《道德教育基本纲要》,次年颁布了《中小学道德实施纲要》,规定全国中小学在课外或特别教育时间设置道德教育课,每周一节,对整个课程所受道德教育加以深化、充实[2]。特设道德时间(高中除外)不属于学科,由班主任负责,无固定教材,强调学生理解生活规范,注重与其他课程的指导配合,培养道德情操、道德判断力和实践能力,仍然体现了全面主义的思想。
  2.学校、家庭和社区共同进行全面道德教育
  日本道德教育讲究持续性和体系性,主要通过学校、家庭和社区共同实施。中央教育审议会发表的《所期望的人》咨询报告明确提出了新时期理想的日本人作为个人、家庭成员和社会成员、国民应具备的道德观。[3]文部省进一步针对学校、家庭和社区共同教育目标及各自责任作了规定。实践中,这三方充分发挥作用,体现了全面主义思想。
  (1)学校方面:日本学校注重学科和教育之间的协调一致,强调将通过全部教育活动进行的道德教育作为基本形式,道德时间“真正”在谋求与各学科和特别活动中的道德教育保持密切联系的同时,通过有计划、有发展的指导对其进行补充、深化和统合。[1]利用学校环境、教师态度和师生关系等偶发性非正式化条件,进行全面渗透,加强校长、教导主任对道德教育的指导,有经验的教师对其他教师的指导和对校内道德教育的指导。
  (2)家庭方面:日本非常重视家庭教育,认为父母的自觉教育是确立国民道义的源泉。家庭教育中,母亲承担较多责任,其道德水平和教育方法、手段,对子女道德素质与品德修养的形成起到重要作用。母亲们通过参加“母亲读书会”、家长教师协会(PTA),进行学习和交流,培养子女的综合素质[2]。在各种措施的推动下,日本家庭教育(包含家庭道德教育)功能得到强化,与学校教育保持了一定的稳定性和一致性。
  (3)社区方面:日本社区教育几乎等同于社会教育。各地当局增设“学校道德教育振兴事业经费”,改善当地的教育环境。社区建立公民馆、公共图书馆、体育场馆等服务设施;免费利用文物古迹和历史遗址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鼓励学生和家长共同参与建设文明社区,净化教育环境。正是无意识、非正式的生活教育和有意识、有组织的社会教育,促进了社区与学校、家庭在道德教育活动中的系统化和协同化。
  
  三、全面主义思想的启示
  
  1.注重吸收、借鉴外来思想与继承、保持本国特色相结合
  日本民族富有强烈的进取精神,勇于和善于学习他国的先进文化为己所用。全面主义的道德教育思想并非日本首创,而是兴起于美国。日本在引入全面主义思想和理论的过程中,虽然可以掌握并可任意使用这些东西,但它并没有丧失自己固有的传统,即不是完全照搬和全盘西化,而是在立足本国的前提下,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有选择性地将其本土化,从而形成新的适合日本发展的方法,不但没有出现美国民主主义泛滥的情形,反而在保持本国东方传统的基础上,成功地创造了具有日本特色的东西合璧。我国学校的道德教育也面临着许多挑战,在处理本土和外来文明成果的关系上也面临着两难选择:全盘吸收他国的经验和方法,抑或坚决拒斥外来的文化,显然走两个极端是不可取的。所以,学习日本借鉴他国的批判精神和不断创新的科学态度对我们开展道德教育是十分必要的。
  2.调整道德教育的手段,真正实现从单向灌输转变到灌输和渗透等多种方法并用,确实提高道德教育的实效性
  日本一直坚持全面主义的道德教育方针,但在不同的发展阶段,由于社会需要而灵活借鉴多种方法,以其为补充,扬长避短,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在一定程度上发展了全面主义的道德教育思想。与之相比,我国学校的道德教育由于长期依赖学校教师的单方面灌输,存在家庭教育、社会教育与学校教育相互脱节的现象,出现了道德教育模式的单一和僵化,道德教育实效性较差。研究日本的全面主义思想,对我国学校更新道德教育观念、转变教育方式具有一定的借鉴作用。显然,承担道德教育责任的主体不再仅限于学校,家庭和社会也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使道德教育社会化并保证学校、家庭和社会三位一体的协调一致已成必然。实施道德教育的主体也应从学生自身出发,结合其生理特征和性格特点,有针对性地采取多种手段进行道德教育,真正提高道德教育的实效性。
  3.道德教育目标要明确,内容要具体,方法的可操作性要强
  日本在战后不同的发展时期,为适应形势变化,在全面主义道德教育思想的指导下,先后提出不同的道德教育目标,用以指导道德教育中学生的培养方向,因此日本制定的道德教育目标非常明确,在此目标之下制定的中小学道德教育大纲等内容则更加具体,易于实施。相反,我国的道德教育目标多笼统,道德教育内容较为庞杂,操作性相对差,道德教育目标和内容等制定不佳和结构不妥也是制约道德教育功能正常发挥的重要因素。因此,根据学生、国家和社会的需要,制定合适的道德教育目标,依照目标安排恰当的内容,并运用科学的方法使之贯彻落实,已成为道德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
  当然,我们也应该看到,随着国内外形势的变化,日本的道德教育遭遇了不少挑战和挫折,20世纪70年代到80年代,校园暴力、拒绝上学和中途退学等“教育病理”现象达到高潮,引发了全社会对“教育荒废”、“心灵荒废”的普遍关注[4]。由于政府的干预,大一统的道德教育管理制度在提高道德教育实效的同时,也无情地压抑了学生的个性发展,甚至引发了狭隘的民族主义和极端的国家主义与军国主义的高涨。这些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全面主义思想的实施效果。但是,全面主义思想在日本振国兴邦方面仍然起到了积极作用。学习和借鉴这一思想对我国深入开展道德教育、提高教育实效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 饶从满,宋海春.战后日本学校道德教育方法的嬗变.外国教育研究,1996(1).
  [2] 陈立思.当代世界的思想政治教育.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
  [3] 张德伟.日本教育特质的文化学研究.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
  [4] (日)藤田英典.走出教育改革的误区.张琼华,许敏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
  [5] 汤因比,池田大作.展望二十一世纪:汤因比与池田大作对话录.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85.
  [6] (日)熊谷一乘.转换期的教育政策.东京:八月节馆,1998.
  [7] 朱永新.当代日本道德教育.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1999.
  [8] 李文英.模仿、自立与创新:近代日本学习欧美教育研究.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1.
  
  (责任编辑孙晓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