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7期

教师信息素养教育体系的理论探索

作者:张洪洋




  信息素养最早于1974年由美国信息产业协会主席保罗·泽考斯基提出,1989年美国图书馆协会对它的内涵进行了基本确定,1992年信息素养又正式被ERIC(世界教育资源信息中心)资料库纳入,代表着信息素养教育意义的正式确立[1]。
  在信息生产、消费和传播高度发达的当今社会中,教学信息日趋多元化,教师只有具备高水平的信息素养能力,才可能将丰富的网络和多媒体信息运用起来以更好地教学。教师信息素养的提升是一个不断发展和深化的实践过程,应该在信息素养教育体系的指导下以分层递进、逐步深化的方式开展。笔者在此尝试,从信息技术教育、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问题解决与决策支持三个层面,构建一个对教师实施信息素养教育的体系框架。请参看图1所示。在这培养框架中,对信息素养的要求是一个从低到高,从简单到复杂的发展递进的过程。
  
  一、信息技术层面
  
  信息技术层面包含信息技术知识与技能,信息情感意识和态度以及信息伦理道德和价值观三方面,其主要表现为信息认知能力、信息获取能力、信息处理能力、信息利用能力、信息意识和信息伦理道德等。接受信息技术层面的教育后,教师应能有效地吸收、存储、快速提取和发布信息;能较好地管理自己搜集到的或自己生成的信息;能准确、快速地从不同角度解读信息;能批判性地评价信息;能将信息应用于批判性思考。信息技术层面的教育是后面两个发展阶段的基础和前提,教师只有通过该阶段学习,具备较高的信息技术之后,才可能在后面的两个阶段得以更高层次的发展。
  具体而言,可从以下五个方面来进行。
  第一,培养教师信息需求意识。教师应能正确地辨析和鉴定信息的价值,合理地使用信息,形成一种对信息敏锐的感知能力和对信息所持有的恒久注意力。能认识到获取信息对教学与科研工作的重要性。为学习或教学工作,能确认自己的信息需求,并灵活地通过多种渠道较迅速地获取有效信息。
  
  第二,培养教师检索策略的运用和信息选择能力。教师应能识别和选择恰当的信息源,包括了解各种不同信息源的可用性及其有效性;了解和掌握不同类型信息源及其特性;能够选择适合于自己特殊信息需求的信息源类型。应能系统地提出和有效执行适合于不同信息源的检索提问,包括了解和掌握不同类型信息和信息源需要的不同检索技巧;能够选择并制定适合于不同类型信息源的检索策略;能够利用恰当的检索语言检索信息源。应能从全球信息环境的各类型信息源中查找和检索相关信息,包括了解并掌握图书馆资料的组织方法和收藏指南;了解并掌握分类法和主题法的基本原理和使用方法;能够利用文献目录检索本地拥有的信息;能够利用本地信息资源从全球信息环境中查找信息;能利用因特网查找、检索和传递信息。
  第三,培养教师信息解释与分析能力。教师应能解释和分析检索结果并选择相关信息,包括了解和掌握检索结果并能将其按照不同要求输出;能够评估引用信息的数量及相关性,以决定是否需要细化检索策略;能够识别引文成分并区分引用信息类型之间的关系及其格式。
  第四,培养教师科学地评价信息的能力。能批判性地评价所检索到的信息,包括利用各种标准如作者学历、出版者的名望等评价信息的权威性;能通过出版日期等因素评价信息源对满足信息需求的相关性;能在课题所包含的内容中鉴别遗漏的信息;能将新信息整合到现存的知识体系中。
  第五,培养教师遵循信息伦理道德意识的能力。教师在信息运用中应遵守信息伦理道德,以及懂得维护信息安全的重要性。信息道德意识的教育可以促使人们在信息活动中遵循一定的信息伦理与道德准则,规范自身的信息行为。应能了解并掌握影响信息查找和利用的公共政策及伦理问题,包括了解信息利用的伦理问题,如知道如何利用所搜集到的信息,以避免在引用时出现剽窃现象;通过尊重版权达到尊重知识产权的目的;了解有关审查、知识特权的概念和有关问题等。
  
  二、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能力的培养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是教师适应信息技术时代教学的必备技能和必由之路。对教师进行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既是教师信息素养教育的手段,又是其目的。教师信息素养水平的提高会促进和推动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质量和水平,反之,随着教师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能力的提高,教师的信息素养水平也会水涨船高。教学实践中,教师对学科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是非常重要的,而丰富的学科教学资源是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基本保障。信息资源的丰富性、实用性和易得性是实现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重要组成因素。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内涵有不同的理解和认识[2]。笔者在相关研究的基础上,将其内涵界定为,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是指在学科教学过程中,把信息技术和信息资源在教学准备、教学方法运用和课程内容选择等方面进行有机地融合,发挥其整体效应以共同促进教学目标达成。从本质上讲,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是为教师备课和组织教学提供更为丰富的信息资源,教师和学生在此基础上实现对教和学信息创造性的再编码和理解。由此不难看出,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并不是简单地把信息技术作为辅助教师教学的演示工具,而是要实现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融合”,应突出教师在实施课程整合中的主体地位,注重信息技术在教学活动中的有机融入和无缝结合。所谓的有机融入和无缝结合就是指,信息技术成为教师教学中不可或缺的因素之一,成为教师教的工具、学生学的工具以及教学环境建构的工具。教师应创造性地以多种方式将信息技术灵活地运用到多种类型的课堂教学中。
  如何实现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是我们亟需回答和理清的问题。一般而言,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主要方式有:①信息技术作为教学的演示工具。即,教师在教学中使用计算机代替粉笔、黑板等传统媒体,利用多媒体教学软件比如Powerpoint向学生展示教学内容。在此,我们必须强调和注意的是,应集成比较丰富的多媒体资源,比如图像、视频、动画等,而不能仅仅局限于文字信息的呈现,否则教学就很容易变成所谓的“电灌”。②信息技术作为交流协作的工具。借助于BBS系统、Email、即时交流软件等工具,实现师生之间、学生和学生之间更好地进行情感和信息交流或协作学习。③信息技术作为发现学习的工具。通过信息技术设置问题情境,有利于教师培养学生的探索能力、发现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④信息技术作为信息加工与知识构建的工具。在教学实践过程中,注重信息技术在培养教师的信息加工能力、分析思维能力和流畅的表达能力等方面的应用。
  如何利用信息资源和技术手段将教学信息和教学内容重新组织,如何配合教学活动等问题,都是教师在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过程中必须完成的。教师应该依据教学任务选用相应的技术手段来实现教学目标。比如,教师在教学中如果通过使用网络、动画、视频等多种信息资源,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益,降低了自己的工作强度,教师就会得到激励并进一步探索和研究如何更好更多地运用信息技术来提高教学的质量。在教学实践活动中,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中,技术手段和其对应的教学目标的对应关系可以参考表所1示。
  
  
  三、问题解决和决策支持层面的教育
  
  教师信息素养的培养目标由原来的重技能训练逐渐向重问题解决和决策能力转移,而高级思维能力是问题解决和决策的核心能力,因此国内外许多专家、学者将研究重点集中到探索培养教师高级思维能力的教学策略和方法上。一个具有较高的信息素养的人,遇到问题需要解决或者进行某种决策的时候,他将会运用各种信息工具和手段,进行信息的搜集、分析、排除、筛选,并通过信息加工和思维分析等,以便有助于问题的解决和科学地决策判断。在很多情况下我们占有信息的多寡及其可靠性往往影响问题能否解决和决策判断是否科学。教师能将有关信息知识和能力迁移到自己的生活和工作中,使得教师能自觉地将信息的使用同日常生活联系起来,只有这样,才能够在教学工作中自觉地应用,从而提高教学的质量和信息资源的能力。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