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10期

新时期中小学德育的抉择与思考

作者:韩文根




  一、是“首位”还是“末位”的讨论
  
  德育作为教育的一种形态,既是教育的内容又是实现教育目的的重要手段,它一直处在我国各个时期制定教育方针的首要位置,尤其是中小学德育工作一直是学校工作的重中之重。然而,从素质教育的提倡到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中小学德育的首要地位却逐渐在消解,人们甚至认为“德育可有可无,只要学校管理上去了,德育也就跟着上去了。”正是由于人们对学校德育的忽视,加上“应试教育”的影响,当前的中小学教育仍然存在着“忽视德育,轻视体育,要求取消美育和劳动教育”的现象,德育和美育、劳动技术在中小学课程设置中是“二等公民”,并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其实,对于德育地位的争论在西方一些教育家那里早已存在,如赫尔巴特就把道德看成是教育的最高目的。他说:“教育的惟一工作与全部工作可以总结在这一概念之中——道德。”而美国心理教育家霍尔则持绝然相反的看法,他说:“有那么许多人不该受教育,因为,即使他们对学校一无所知,同样也会具有比别人更高的智慧、更健壮的体魄和更完美的道德。”在我国,儒家学说也一直把道德教育作为教育的核心,使德育的传统地位得到了真正的凸显。然而,今天的学校德育又怎么样呢?笔者曾经参加过一个省级中小学德育会议,有一位中学校长在讨论会上说:“德育就像黑夜里的塔,智育就像黑夜里的灯,塔再好,没有灯是看不见的,灯没有塔照样能看得见。”这就是对德育不被重视的真实写照。事实上,人们一直在德育的地位问题上存在着矛盾和困惑,“在中小学实际工作中,德育实则处于‘说起来重要,干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的尴尬境地。”学校德育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现状呢?这与当前学校德育所面临的困境和存在的问题有关,也是学校德育亟待改革和创新的关键所在。
  
  二、中小学德育面临的困境和问题
  
  彰显德育的核心地位,发挥德育的应有功能是当前中小学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必然趋势。教育部2005.11号文件《关于整体规划大中小学德育体系的意见》中指出:目前,大中小学德育各阶段的德育目标还不够准确,内容安排还不尽合理,存在着一定的难度和简单脱节的问题。整个规划大中小学德育体系,充分发挥学校德育的主渠道、主阵地、主课堂作用,是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必然要求。而实际情况是学校德育长期存在“三少一差”现象,即德育的“方法途径少、内容少、课堂少,教师素质差”。这一现象的存在,致使学校德育失去了应有的作用和特性。由于学校德育存在着诸多问题,直接影响着德育的实施效果。目前,影响和制约中小学德育实效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学校德育缺少系统的、相对稳定而又内部协调的价值体系。德育目的的实现是价值的体现。由于缺乏系统的让大多数人能够接受的价值体系,人们对德育的价值作用认识不明确,学校和学生家长不能够正确看待个体品德与学习成绩之间的胶合作用,急功近利地认为最需要解决的是学生的学习成绩,其它一切靠边站。致使青少年学生的价值取向单一,道德意识不明,德行内化不足,学校德育自然无法落到实处。
  2.学校德育目标错位。“长久以来,教育上存在着‘小学生讲共产主义、中学生讲社会主义、大学生讲文明礼貌’的现象,这是德育目标错位的集中体现,表明学校德育脱离了学生的身心发展实际,违背了学生品德发展的规律。”德育是一个长期的分阶段的内化过程,也是一个适合于儿童自身的道德发展的说理过程。由于德育目标定位的失误,直接造成德育的低效、无效,甚至负效。
  3.德育评价标准的传统化和模式化。传统的德育评价标准总是把“听话,文静、循规蹈矩、遵守纪律”的学生称之为好学生,而把那些富有想象力的、调皮、喜欢搞些恶作剧或者别出心裁的学生称之为不好的学生,甚至是坏学生。正是由于这样一个传统的德育评价标准,培养出来的学生千篇一律一个模式,缺乏必要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学生的主体性得不到发挥,德育工作老一套,这也是学校德育不被重视的一个原因。
  4.德育方法简单,内容枯燥。目前的中小学德育基本上还是延续传统的德育培养方式,以灌输和说教为主,缺少新的德育途径和生动活泼的课程内容。只看重学生“必须应该这么做”而忽视学生“自己应该怎么做”的观念转化,学生个体外在的规范难以化为内在的要求,导致德育的实效上不去。
  中小学校德育存在的困境和问题,多是一些说起来容易、落实起来困难的问题,是一个观念问题,也是决定人才培养的根本问题。因此,中小学教育必须恢复德育的首要地位,才能使学校德育发挥应有的效力。
  
  三、加强学校管理,恢复德育首位是最终抉择
  
  在我国,学校对学生的管理存在着两种值得注意的倾向:一是“搀着走”,拉住孩子不松手;一是“放羊”式的管理,任意随行。教育工作者对这个问题有两种认识和主张:有的强调“严师出高徒”,主张严格管理,从严治校,从严治学;有的则强调解放学生的个性,为创新人才的培养提供宽松的环境,主张让学生自己管理自己。学校德育应该采取什么样的管理方式才能更好地提高德育的实效性呢?我认为,恢复德育的首要地位,强化学校德育的管理过程,改革传统的德育模式,构建新的德育实践模式,如当前比较热点的“生命叙事模式”、“践约履约模式”、“理性对话模式”、“行动亲历模式”、“生态和谐模式”等一系列的创新德育模式。实施新的德育模式化管理,是使中小学德育走出困境和低谷的有效途径。
  1.以学生为主体,重视思想品德的内化过程。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是当前素质教育的基本特征。思想品德的内化是学生自愿接受德化的过程,它是建立在以学生为主体基础之上的情感受动过程。素质教育反对学校教育以任何形式强制性灌输(包括德育),使学生真正成为教育的主体,而德育则成为满足学生个体道德需要的价值系统,使学校德育的有效性得到更好的发挥。
  2.注重社会实践,重视学生品德结构的协调发展。近年来,由于应试教育的影响,中小学教育始终把教育质量与学生的升学率划等号,而忽视了思想品德教育这一根本性问题,中小学生的活动空间受到限制,很少参与能够影响他们品德形成和发展的社会实践活动,品德结构发展不协调。如对道德的认识模糊;什么是情感、如何控制情感;什么是意志,意志坚强和意志薄弱有何区别;什么是道德行为,个体行为与内在品德结构有何联系等认识不清,这是制约中小学生品德发展的重要因素。只有让学生经常参加一些社会实践活动,才能使他们的品德各要素协调发展。
  3.开展形式多样的德育活动,重视师生之间的相互交流。长期以来,影响素质教育实施和发展的一个不容忽视的因素就是师生关系。由于受“师道尊严”的影响,教师与学生之间存在着一条不易跨越的鸿沟,教师不理睬学生,学生见了教师绕道走,师生之间没有沟通和交流,教师成了主体,学生成了被动接受知识的容器。重视德育的首位,就是要革新这一传统的师生之间的道德模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和教师的主导作用,采用多种活动形式,促进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和交流,促进学生品德的内化。
  4.从传统德育向制度德育转化,推进学校德育的有效开展。“当前学校德育困境是因其中的人的德性迷惘使然,而德育中人的德性无不在制度德性的关照之下。由此,以教书育人为职责的学校教育,如何回归学校德育对人的德性养成的根本,走出学校制度德性的迷惘,是德育理论研究应慎重面对的问题。”由于传统德育的无序导致学校德育功能的弱化,寻求完善的德育制度的建立是当前学校德育的当务之急。因此,以德育为首位,必须重视德育制度的建立。
  5.开展德育研究,解决好当前学校德育中存在的问题。强调德育的首要地位,重视德育的实效性和解决学校德育中存在的实际问题,就必须加强对德育的研究,使德育工作从经验型逐步转变到科学型,实现德育科学化。为此,不仅需要加强德育科学的基础理论研究,而且要进行试验,开展德育工作的研究,把二者很好地结合起来,探讨出新的德育规律,为新时期中小学德育的实践提供更新的理论依据。
  
  参考文献
  [1] 张焕庭.西方资产阶级教育论著选.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79.
  [2] 戚万学,杜时忠.现代德育论.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89.
  [3] 杜时忠.德育十论.哈尔滨:黑龙江教育出版社,2003.
  [4] 高尚刚.中小学德育问题的若干思考.科学中国人,2005(12).
  [5] 刘超良.德育:寻求学校制度的德性变革.现代教育科学,2005(3).
  
  (责任编辑关燕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