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10期

基于阳光体育运动的体育素养培养探析

作者:夏肖林




  体育素养是在先天遗传的基础上,通过后天环境与体育教育的影响所产生的,包括体质水平、体育知识、体育意识、体育行为、体育技能、体育个性、体育品德等方面的要素。培养和发展学生全面的体育素养是学校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也是当前学校体育的主要目标。
  
  一、当前我国学生的体育素养整体偏低
  
  1.体质水平方面
  我国学生体育素养的现状并不令人乐观。学生体质健康调研的结果表明,目前我国学生的心肺功能、体育能力、身体素质呈整体下降趋势,尤其是以有氧运动为主的耐力素质,下降幅度最为明显。近年来,我国中小学生体质不断下降令人担忧。最近一次全国青少年体质健康调查报告表明,学生肥胖人数在过去5年内迅速增加,四分之一的城市男生是“胖墩”。眼睛近视比例方面,初中生接近60%,高中生为76%,大学生高达83%。视力不良、超重及肥胖仍然严重影响着青少年的健康。为了全面、客观地分析影响学生体质健康状况的原因,在2005年全国学生体质调研中,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卫生部、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科学技术部等部门对参加调研的十万多名学生以及调研学校的五千多名体育教师进行了有关体育锻炼、学习负担、睡眠等相关问题的问卷调查。根据教育部提供的数据,有66%的学生每天锻炼时间不足一小时,其中24.8%的学生每天基本不锻炼,这成为导致学生身体素质下降的直接原因。
  2.体育知识与技能方面
  由于我国经济及基础教育发展的不平衡,不同地区、不同学校的学生体育素养也很不平衡。偏远贫困地区的学生在体育知识、技能方面的储备较为贫乏,而知识、技能的落后则进一步导致他们远离运动场。加之受我国传统“惟有读书高”观念的影响,广大父母亲也不重视自己孩子的身体锻炼情况,包括学校领导也没有足够重视这项工作,致使学校体育硬件设施得不到改善,体育管理工作松懈。由于青少年运动缺少科学保护,导致运动损伤增加,如上海一年发生五千余例青少年运动损伤病例。据资料调查,有近30%的学生不知道如何处理踝关节扭伤这一类运动中常见的伤害事故。32%的学生不知道怎样评价自己的身体素质水平,还有18%的学生在中学阶段没有接触过足球、排球这类运动项目,更有甚者个别学生连广播体操都不会做。在课堂上我们发现,学生对生理卫生知识、体育锻炼常识的掌握很不够。具体表现在:运动前不做准备活动;运动后不放松;空腹或刚进完餐就进行体育锻炼;遇到一般性的运动创伤,如关节扭伤、四肢擦伤,不知如何处理或乱处理。有的学生想锻炼却不知怎样锻炼,运动量不知怎样掌握。从健康意识和锻炼习惯的角度看,其中部分学生缺乏身体锻炼的自觉性,本来就充满趣味性且有益身心健康的体育活动却要靠点名、扣分等手段来强制参加。另外有一部分学生认为,自己目前无任何疾病,身体健康,学生的主要任务是学好文化科学知识,担心课外健身会占用宝贵的学习时间,以自己目前的健康状况,完全能够应付体育课的学习与考试。还有一部分学生由于功课繁重,抽不出时间锻炼。以上情况均表明,目前我国学生的体育素养整体偏低。
  
  二、开展阳光体育运动,全面提升学生的体育素养
  
  我国于去年启动开展“全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力争用3年时间,使85%以上的学生能做到每天锻炼一小时。开展学生阳光体育运动是推动学生体育锻炼,提高广大中小学生健康素质,促进和谐校园建设的重大举措。开展这项活动的目的就是要突出学校体育工作的地位,活跃校园文化氛围,彰显学校体育工作特色。通过举办广大师生喜闻乐见的体育活动,吸引同学们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增强体质,培养集体主义观念和竞争合作意识,促进学校体育活动积极健康发展。
  1.确保阳光体育运动时间,每天锻炼一小时
  学校落实学生每天锻炼一小时,这是增强学生体质和提高学生健康的重要保证,也是教育部门对学校体育工作常抓不懈的重要方面。教育行政部门应加强重视,齐抓共管,教育督导与教育行政部门要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学校开展体育工作专项督导,将学校落实学生每天一小时体育活动时间以及有否挤占挪用现象等列为督导的重点内容,明确规定任何学校不得以任何理由,减少或挤占学生的体育课和体育活动时间。同时各教育行政部门应加强各校的体育意识教育,增加资金投入,大力改善学校的体育硬件设施,狠抓体育教学管理,提高体育教学质量。同时,学校体育部门与校宣传部门、校工会联合,共同营造校园体育文化氛围,宣传体育科学知识。如定期开展“体育周”、“体育月”等诸多活动,进一步丰富学生的体育知识。
  2.把握阳光体育运动主渠道,推进体育教学改革与创新
  学校体育教学课程要贯彻“以人为本”和“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在教学内容配置和编排上,从学科特点出发,遵循中小学生的身体和心理发育特点。注重学生对体育的求知需求,注重教学安排的健身性、趣味性和实用性,强调体育知识、技能、体能的三者有机结合。体育课程学习内容分为基础型、拓展型、研究型三类,在小学、初中阶段以促进学生身体全面发展的基础型课程为主,高中及以后,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和健身专项的形成,逐步加大拓展型及研究型课程内容的比例。学校可结合实际,选择和安排一些具有民族传统、学校特色或者新型时尚的体育教学课程内容。加强理论课教学,增强学生的健康意识,学校体育工作管理者一定要严格按照规定,坚持每学期安排一定的理论课教学。对教师进行理论课的检查和评比,促进教师的理论水平同时也提高了理论课的质量。理论课是教师向学生传授健康知识、锻炼身体的知识和卫生保健知识。另外,还可通过开设电教课、体育知识讲座、体育知识竞赛,向学生传授体育竞赛知识,观看和欣赏体育竞赛。激发体育锻练的热情,使学生充分地享受运动带来的乐趣,养成自觉锻炼的习惯。积极倡导体育教学模式、方法和手段的不断改革创新,实行课内与课外结合,并向家庭、社区延伸拓展,引导学生学得更加积极主动,学得更加生动活泼。设置多种课程,力图全面满足学生需要,各校应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合理安排教学内容。在运动项目的选择上,尽可能满足学生的兴趣爱好,尽量做到丰富多彩,开阔学生的眼界。努力开发校内、校外的体育课程资源并充分进行利用,解决一部分体育设施不足的情况。在体育教学中,教师应尽量让学生熟练掌握两种以上易学、易练、实用、有效的运动技能,激发学生进行体育锻炼的热情,提高学生终身体育锻炼的能力,使他们在学校之外,仍能因地制宜、因人而异地进行体育锻炼。
  3.加强阳光体育运动指导,建立学生体质健康监测制度
  根据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等单位的总体部署,建立对各学校各年龄阶段学生身体形态、机能和素质等状况进行监测和调研的制度。通过全面实施《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试行方案)》,组织学生体质健康状况监测调研,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体育卫生工作,采取相应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学校可根据当前学生身体力量、爆发力、耐力素质指标下降的状况,有针对性地在课内、课外体育活动中采取一些加强性的措施。例如,有的学校动员学生每天晨跑或者课间跑,有些场地小的学校组织开展跳绳和踢毽子活动,有的在体育课上安排学生进行身体专项练习,特别对体弱多病或者身体有残疾的学生,实行区别对待,给予康复指导为主的“运动处方”。
  4.推动阳光体育运动扩展外延,实现课内到课外的延伸
  有了良好的学校体育氛围和学生感兴趣的项目作为前提和铺垫,除了每周的体育课时以外,学生走进运动场的可能性明显增大,因此学校要形成课内和课外的有效延伸与整合。这就需要建立各项体育项目社团组织,并安排指导教师,使锻炼的学生在各自社团的大家庭里积极展开锻炼,并能持久。这项工作必须由各级体育部门和学校共同合作完成,坚持长抓不懈,方能使每一名学生乃至他的一生形成良好的锻炼习惯,真正达到增进学生健康,养成终身锻炼的体育意识,全面提高体育素养的目标。
  
  参考文献
  [1] 余智.体育素养概念研究.浙江体育科学,2005(2).
  [2] 曾旭升,金卫星.大学生体育素养略论.大学教育科学,2005(3).
  [3] 张新良.关于大学生体育素养的思考.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3).
  
  (责任编辑张茂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