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10期

论英语教师职能的多元性

作者:李卫清




  语言是思维的工具、文化的载体,反映了这个民族的特征,可见语言具有多面性,因此我们认为英语教育应是集工具性、人文性和智能性于一体的综合能力培养过程。英语学科自身的特点和教育规律决定了教师职能的多元性。英语教师应将语言的三个特性统一于整个英语教育的体系中,站在更高的角度,以更宽的视野承担起多元性的英语教师职能。基于英语教育的三大特性,英语教师职能的多元性凸显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语言实践的设计者
  
  语言是人们表达思想、交流的工具。因而,语言的真正存在是语言的运用,是谈话的总合构成语言,而谈话又是主体间性的双向行为。外语教学的目的不仅仅是培养语言技能,其本质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运用能力,即通过所学外语获取信息和交流信息,使学生能利用语言从事跨文化交际。“语言是社会交际需要和实践的产物,语言在交际中才有生命,人们在使用语言过程中才真正学会使用语言。”(束定芳,庄智象,1996:22)也就是说,运用是语言学习的归宿,又是语言学习成功的保障。
  英语课堂是学习者进行语言实践的重要场所,教师在课堂上不仅仅是语言知识的传授者,同时也是语言实践的设计者、组织者和辅助者。学生从单纯的知识接受者转变为参与者、合作者和实践者,是能动的主体,并非供教师塑造、支配的客体。课堂的本质是师生两个主体间的自由交往、和谐共处,教学内容和可利用的网络资源构成实践活动的客体,主体间以客体为中介实现内在的关联性。新的英语教学模式是以课堂教学为主,网络教学为辅,纸质教材为主,网络信息资源为辅为特征的。教师必须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结构,从学生的学习需求出发,选用多种视听资料、网络资源,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结合教学内容,创设激发学生兴趣的语言场景,开展丰富的课堂活动。如角色表演、个人陈述、演讲、辩论等交际活动。安排有效的师生、生生教学互动,这种实践活动的本质不是主客对立的关系,而是师生主体间处于同一平台交流互动。围绕教学内容展开对话,平等相待,相互理解,相互融合,并在对内容的共同解释中实现理解。教师对客体的调节和影响引发学生积极思维,变被动为主动,充分发挥学生的“双主”(主导、主体)作用。在激发学生发挥潜能,引导学生自主思考、探究、发现的基础上组织学生自觉主动地参与听、说、读、写等各种学习活动,并达成师生关系的协调发展。知识的传递通过师生对话、交流在双方共同的理解下完成,融知识和应用、所学和所为于一体,突出语言课教学的实践性特征,适应应用性英语教学的需要,保证教学目标的实现。强化语言实践,也符合马克思主义“言”与“行”辩证统一的语言哲学观。总之,英语教学是以促进学生发展为目的的实践活动,必须建立师生共建型、主体间和谐共存的课堂互动新模式,使英语课堂成为共存性的交流,同时也是一种双方的对话,以确保学生三种能力的转化:知识向技能的转化、接受能力向产出能力的转化、控制性交际向自由交际的转化。
  
  二、文化素养的引导者
  
  学习外语不仅要掌握语音、语法、词汇和习语,而且还要知道持这种语言的人如何看待事物,如何观察世界。要了解他们如何用他们的语言来反映他们社会的思想、习惯、行为,要懂得他们心灵深处的语言,即了解他们社会的文化,以达到跨文化的交际。不懂得文化的模式和规则,难以真正用所学语言进行深层次沟通。文化能力是学生应具有的听、说、读、写之外的另一种能力。所以语言教学不能脱离文化教学,课堂活动的目的不仅仅是为语言学习本身,还为超越语言以外的很多东西,比如文化意识、跨文化交际意识和能力、文化理解和文化知识。学习外语既是为了掌握新的交际工具,也是为了学习和了解其文化体系,培养学生的文化理解力,把内化了的知识转变成灵活应对跨文化交际实践中处理文化差异的应变能力,有助于充分发掘外语教学对学生文化素养的潜移默化作用。母语文化的认知图式是在母语文化的环境中自然形成的,而外语文化的认知图式必须有意识地对待学习。在非英语语境氛围中,应充分利用英语原文材料和资源,使语言和文化相互融合,从宏观(文化、价值观、思维方式)和微观(字词、话语、词源典故及语篇)建构英语文化的认知图式。具体地说,学习英语词汇的内涵、外延及句法表达的文化内涵,熟悉人们在日常生活情景中习惯的言语和行为方式,理解不同文化条件下人的思维方式、价值取向等,组织深入的课堂讨论,分析深层文化根源。随着外语教学与研究的发展,特别是中西方文化比较研究的发展,以及多媒体在教学上的运用,文化教学的素材和手段也越来越丰富。教师应该根据跨文化交际的需要,设计出一整套文化教学大纲,作为语言教学大纲的补充,循序渐进地向学生传授文化项目,有效地导入文化的自觉性,使文化知识逐渐渗透到他们日常的交际行为中。
  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是英语教学的主要目标。跨文化交际能力主要由个体为达到有效交际所应掌握的语言能力和与社会或文化规范相关的交往能力组成,包括语言和非语言行为能力、文化能力、相互交往能力。文秋芳(1999)提出了跨文化交际能力模式,她认为“跨文化交际能力包括跨文化能力和交际能力,跨文化能力又包括三个部分:对文化差异的敏感性;对文化差异的宽容性;处理文化差异的灵活性”。可见,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很重要的一部分就是文化比较,尤其是关注文化间的差异。进行宽泛的中外文化对比,既要学生看到文化间的共性,又要让他们注意到文化间的差异,和而不同。教学过程中英语的内在文化性一旦显现出来,异族文化与本族文化之间便产生了对比的过程,这个对比过程的实质是优秀成分的相互兼容、相互奉献、相互推进,不同意识、思想、价值观念等的相互对抗、相互排斥、相互斗争。教师应该利用相容的部分培养学生的文化素质,相对抗的部分经过认真取舍,因势利导,进行社会主义的思想道德教育。联系文化教语言固然要注重异文化的导入,但也不能忽略适时适度地导入汉文化。一来可深化对本族文化自身特征的了解,使本族文化与异族文化的理解积极互动,相得益彰。二来可通过本族文化反观异族文化,能够做到从对方的立场来感受其文化,从而达到“共情”的境地。所以英语教师不但教授语言知识,还要自觉担负起传播异国文化和文明、弘扬、推介博大精深的祖国文化的使命,并以此来树立起学生对待祖国文化和异文化的正确态度,即弘扬本族文化,吸收异文化的精华。可见,文化教育不仅能使学生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提高双语文化的识辩能力和跨文化交际的语用能力,达到英语教学之目的,而且有助于学生积东西方文化为一身,提高综合人文素养,陶冶情操,同时拓宽渗透德育教育的路子。
  三、语言智能的启迪者
  “知识的教育是知育,思维的教育才识智育。”(夏晓,2004)英语教学应该设立两个教学目标:一是帮助学生获得语言和交际技能;二是帮助学生获得智性。只机械地训练技能而不同时发展智能的外语教学是不到位的教育教学。Gardner将智能的定义简述为“人处理信息和制作产品的能力”(Gardner,2002)。语言智能指能有效地运用口头语言及文字表达自己的思想并理解他人,灵活掌握语音、语义、语法,具备用言语思维、用言语表达和欣赏语言深层内涵的能力。在多元智能理论中,语言智能是最重要的智能之一。一个不具备优秀语言能力的人是无法进入未来的高科技社会的。真正的智能不是记住一堆语言知识,而是解决问题和有所产出。语言学习的目的不是为了掌握语言知识,而是是否能够熟练地用语言表达思想、交流信息,以语言为工具来解决问题,完成各种任务,这是语言智能的特点。一个人的语言能力是其思维能力的重要标志,而思维能力的培养可以促进语言能力的提高,也有利于个人参与社会活动,认识世界,促进个人的全面发展。挖掘英语教学内容的智性,从发展思维的角度启迪学生智能应是英语教师的重要职责之一。
  英汉语之间有些概念、表达方式不同及思维方式、价值观、文化习俗的差异为创造性和评判性思维的培养提供了充分的资源、对象和条件,因此对异域文化和思维了解得越多,就越容易从新的视角看待和分析问题,越容易超越单向的线形思维,突破传统的思维定势,越容易启迪人的智性。英语教师应利用英语学习的优势,如更容易与国际信息沟通、有多种视角与思维平台、对目的语文化的了解,有意识地将多维度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等智力开发有机地融合在英语知识、技能和相关课程的教学中。在课堂中,教师要从思维方式上去指导学生分析、掌握语言的特点,向学生传授英汉两种语言在思维模式上的不同,进行比较分析,使学生站在文化、思维的高度领悟教学内容文字背后的隐含信息,如字、词、句及习语的隐喻性表达和语篇的构建方式等。何善芬认为(2002),“形成语篇的根本是逻辑,理解语篇的根本也是逻辑,一切语篇无不深藏着思维的逻辑”。通过英语学习学生既习得了英语的表达,又欣赏了英语的深层内涵和思维方式。教学方式提倡讨论式、启发式、互动式教学,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教学过程。教师提出一些富有挑战性、开放性、思索性及具有多解的问题,使学生在充满挑战性的氛围中探索知识,启发、激励学生从不同的途径、角度探讨问题,提出不同的解决方法。英语课堂注重的不仅仅是思维的结果,而且是思维的角度和思维的过程。“充满智慧的课堂是教学的最高境界,在这样的课堂上学生的生命的质量得以保证,教师的生命价值得以确认,对于教师和学生来说,这是十分令人神往的境界。”(刘润清,2007)
  (参考文献本刊略)
  
  (责任编辑张茂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