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10期

新课程与中学历史教学研究

作者:黄 群




  当前,我国基础教育改革在全国范围内迅速展开。《全日制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实验稿)》在课程的基本理念、课程目标、内容选择、教学方法的取向、课程评价等一系列问题上,提出了许多新的观点和实施建议。这是一次从教育理念到教学实践的全面改革与创新,以传统的教学方式和行为进行授课活动的教师将面临着严峻挑战。中学历史教师怎样才能迅速完成教师角色的重塑与转换,走进新课程,本文仅从中学历史教学活动研究的角度进行讨论。
  
  一、教师应当成为教学活动的研究者
  
  新课程历史教育的目标,追求以学生发展为本。在要求学生掌握历史基础知识的同时,还要特别注重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即重视对历史知识理解能力的训练,重视对知识认知方法和观念的培养,为最终形成历史意识和历史观打下基础。这就要求历史教学为学生创造一个充满探索精神和自由表现的学习情境,让学生实质性地参与教学过程,并在课堂上展示自我,发现自我,发展自我。在中学历史教学中如何达到这样的要求呢?笔者认为,教师首先必须在教学理念、教学行为等方面要有所创新,应当由传统的知识“搬运工”转变为教学活动的研究者。
  传统的中学教学活动,教学和科研是截然分开的。教师的任务就是忠实地按照教材、教参、试卷的标准答案去展开教学。绝大多数教师没有也不必要对教材、教法等去作深入的思考。显然,这种状况与新课程对教师角色的期待相去甚远。历史教学是师生在特定环境中共同认识历史的过程,是一项创造性的实践活动。而新课程给师生提供了较大的自由创造的空间,使历史教学中的不确定因素增多,并且变得比较复杂。教师一是可以对众多的教学材料进行选择,提出自己的建议以更适合本学校学生学习和资源利用;二是教师不再去教教科书,而是用教科书教,教师既要改进教学方法,同时也要对教科书进行重新认识。三是教法上,教师不能再单一地讲授,而是要多种媒体综合运用。对于教材,教师只能把它作为一种学习的材料。教师根据“课程标准”规定的内容领域,可增删教科书,也可以增补课外知识,以补充教材内容,同时也可应用现代教育技术在内容和方法上有所改进。例如:“义和团运动和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一节,关于八国联军侵华和《辛丑条约》的签订,教师教学用书建议向学生讲明八国联军的侵华暴行、义和团的反侵略、慈禧出逃、中外势力联合绞杀及对义和团的评价、《辛丑条约》的签订和危害。讲述内容相当繁杂,又无法突出重点。对此,教师完全可以根据教学经验加以改革或发挥。可以略讲战争,重点分析义和团的作用和《辛丑条约》的危害。并联系《南京条约》、《北京条约》和《马关条约》,认识半殖民地从开始、加深到形成的过程,同时总结中国近代史上发生的历次中外战争,进行全方位的比较。在肯定义和团英勇抗击侵略精神的同时,还指出愚昧非理性的一面,使学生清醒地认识到,仅凭一腔热血无法保卫国家,将学生的思维引向深入。如此,既梳理了历史线索,又取得举一反三的教学效果。
  在新教程背景下,教师成为教学活动的研究者显得尤为重要。作为研究者,历史教师要不断增强教学研究意识,既要重视研究教学活动中的各种具体问题,也要研究带有普遍意义的理论问题,才能正确地把握新课程标准,设计出最佳教学方案。历史教学的许多领域都有待于人们深入探索,需要历史教师不断审视教学过程,对自己的教学行为加以研究、反思和改进。中学历史教师的工作与专职学术研究者是有区别的,基础教育的实践性,决定了中学教师的教学研究主要是侧重于自身教学中的情境性、具体性、个别性问题的展开,注重教学案例分析、教学技艺的提炼和总结等等。所以,探究和解决教学实际问题,是中学教师教学研究的基本内容,也是教师职业的基本要求。
  
  二、知识结构的开放是教学研究的基础
  
  新课程的实施,教师是关键。新课程提出的要求,最终都会落实到教师的专业基础上。例如倡导学生自主学习,学生的不定指向性问题就会增多,许多问题可能会偏离教师预先的设计。这就要求教师有广博深厚的知识积累和较强的专业能力,来解答学生提出的各种问题,让学生了解知识的产生和发展的过程,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以及创新思维的能力。其他诸如贯彻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研究型学习、新的师生关系的建立等等,都对教师的专业素质提出了新的要求,即专业知识的深入和综合知识的融会贯通。
  目前,我国大多数中学历史教师的知识结构,基本上是封闭型的。教师的主要知识基本上局限于长期不变的教科书中的内容,知识的陈旧和老化成为教师走进新课程的障碍,并成为制约中学教育研究水平的重要因素。要构建一个适应时代要求的历史学科知识结构,历史教师随时都要更新知识,不断“充电”,加强教学业务进修,提高教学研究水平。这样才能从传承走向创新,从主动探知到有新认识、发现新信息,在学生的知识和智力发展之间架起一座桥梁。教师只有通过对新知识的不断接纳和吸收,才能使自己的知识结构不断得到改造和更新。当然,任何专业教师知识结构的开放都是有侧重点的。历史教师首先要提高专业修养,丰富专业学识。通过研读史学名著和史家学术论文,不但可以提高专业素养,了解学科研究前沿,而且可以从中学到提出问题、分析史料、推理证明以及论断评价等研究方法。
  随着知识社会化和社会知识化程度的日益提高,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在高度分化的基础上走向高度统一的趋势越来越明显。中学历史教育在教学任务方面也相应提出了新的思考:即着眼于人的精神解放,注入新的思想文化元素;围绕学生批判性思考能力的发展,进行科学主义和人文主义的整合;关注全球性问题,强化教学内容的应用性、综合性、多边性和创新性。这些教学任务的实施,有待于历史教学研究的提炼与提升,特别是历史教学的实证性研究的加强。新型的中学历史教师不应是固守于一门学科知识的狭隘专业人士,而是要成为具有丰富学识的人才。对每一个历史教师来说,科技、文学、宗教、艺术、哲学等,都应在其视野之内,成为从不同角度阐释历史问题的源头活水。
  
  三、教学反思是教学研究的重要方法
  
  新课程要求教师从单纯的知识传递者走向研究者、反思者,不仅专业学识要较为丰富,而且还要善于对教学问题进行研究和反思。我国著名心理学家林崇德提出:优秀教师=教学过程+反思。教学是一种特殊的实践活动,教学实践是反思性实践。教学反思就是教师在教学实践过程中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一种行为,是教师对教学行为和教学活动进行批判的、有意识的分析与再认知的过程。具体来说,教学反思主要有如下特征:第一,教学反思以追求教学实践合理性为目的。也就是说,反思不是一般地回想教学情况,而是在教学中不断发现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设计、调整教学方案,使教学向更合理的方向努力。第二,教学反思具有较强的教学研究性质,不过,这种研究并不等同于纯理论的教育学研究,而是主要针对自身教学中的问题展开研究。而且,教学反思的成果主要表现为研究过程的体验、教学实际问题的解决、个人实践知识的增长等,它重在描述分析案例,讲述自己的教学故事,记录自己的反思及改进教学的历程等。第三,教学反思贯穿于教学活动的各个环节、各个层面。它既有教学内容的反思,也有教学方式方法的反思,既有常规课的反思,也有研究性学习专题活动的反思。
  教师的教学行为的发展离不开对自我教学经验的反思,教学反思有助于教学研究的深入。教学反思中的“反思”,从本质上来说,就是教师的一种经常的、贯穿始终的对教学活动中各种现象进行检查、分析、反馈、调节,使整个教学活动、教学行为日趋优化的过程。这无疑会促进教师关注自己的教学行为,深入地开展教学研究活动。研究性学习成为时下历史教学界研究的热点之一。新课改的历史教科书附有许多研究性学习“教学活动案例”和“教学活动建议”,但是如何开展历史学科的研究性学习,需要我们深入、细致地探讨。在具体教学过程中,怎样达到教学目标,采用什么样的教学形式,对于近现代历史上一些比较“敏感”的人物、事件、现象,研究性学习如何处置,是否应该有个“度”。历史教师可以通过对这些问题的反思、研究,重新审视自己的教学,积极探索新思想和新途径,从而推动历史教学研究的深化。教学反思为教师开辟了一条专业发展的新路。
  历史教师要进行教学反思,固然依赖于自身在教学实践中不断积累起来的经验,但是仅仅停留在经验的认识上是远远不够的,因为教学是一种复杂的社会活动,对教学行为的反思需要以一定的历史教学理论和历史专业学识为基础,结合教学的具体情境,围绕教学行为问题,以课堂为中心来进行。作为中学教师,教学活动在第一线,自己的教学案例,他人的优秀教学案例,都应及时研读,从中受到启迪。丰富的教学经验、教学案例是教学理论、教学实践取之不竭的源泉。而观摩听课、座谈讨论、专家讲学等多种形式,也是对教学案例进行总结、反思和探讨的好时机。以历史学科来说,平常历史教学中需要教师课后小结、反思的地方很多。课后小结或者反思札记积累多了,也就成为一个个生动鲜活的历史教学案例,对之进行分析研究,既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水平,又有利于提高教学研究水平,并能为教师进行教学经验的总结、交流和高层次的教育理论研究奠定坚实的基础。总之,教学反思是提高历史教学质量的重要方法,也是中学历史教师成长为研究型、复合型教师的有效途径。
  (责任编辑孙海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