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10期

多媒体环境下演示课件应注意的问题

作者:武现军




  多媒体使教学内容以多种方式呈现,既能将抽象的事物具体化,又能将微观的事物宏观化;既能突破时空的限制,也能支持学生和媒体间的交互,所以,深受师生的喜爱。很多教师从此告别了传统方式下粉笔+黑板+教具式的课堂教学,转而利用多媒体,在教学中使用它们演示课件、放大所展示的实物或实验过程进行辅助教学。但这些教育技术包含了对教与学的相关资源的设计、开发、利用、管理,为达到最优化的教育目的,要避免使用课件的盲目性和随意性。为此,在使用多媒体教室时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一、媒体组合的最优化
  
  媒体的功能具有互补性,不同的媒体具有不同的功能特点:实物投影仪和视频展示台能够真实再现实物的外貌特征,放大演示过程;多媒体计算机配合投影能够处理和呈现多种媒体形式供全体学生观看。这样,学生的学习过程有多种感官参与,就能充分发挥学习的效能。因此,进行教学设计,开发利用设备资源要结合媒体特点,演示的课件要与媒体有机结合,取长补短,使学生的学习活动始终处于积极状态,从而达到教学过程的最优化。如讲“磁场中的磁力线”,可先实物展示磁铁在玻璃板上吸引磁粉的情况,再演示其投影片,或综合播放不同形状的磁铁形成的磁场中磁粉的分布视频片段,进行归纳总结。再比如,通过视频动画演示站在旱冰鞋上的人用力推墙,人却滑走,通过展示台的视频投影画出受力分析。这样,通过媒体的组合使学生感知磁场特点与物理现象,上升到理性认识,从而掌握物理规律。
  当然,也只有最优化的媒体组合才能优势互补,扬长避短,实现因材施教,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求知欲。在声、像、图的展示和人机的交互中使认知理论原理中的情境学习理论(Situated Learning)和问题辅助学习理论(Problem Based Learning)等在教学中得到充分体现,以取得整体优化的教学效果。
  
  二、演示质量的可靠性
  
  要想媒体正确地传递信息,首先要保证有良好的演播质量。为此,一要保证有良好的演示环境与可靠的技术支持。如在教室的遮光处放置大屏幕,各种媒体设备能正常使用;二要有质量可靠、能顺利播放的演示课件,教师的操作需准确、熟练,操作步骤、演示环节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当然,为了保障演示的顺畅无误,教师在上课以前必须先检测好各设备,确保万无一失;演示软件的质量尤其是多媒体课件的质量往往决定演示效果的成败,所以,编制好的软件一定要在备课时重演一遍。防止编制完成的软件在备课机上能正常演示而到多媒体教室不能演示的教学事故。本人曾观摩过一位青年教师的公开课,他的课件是用powerpoint制作的,演示了没几步,突然所用的素材不能正常播放了,原因是他没把课件文件打包处理后再拷贝到教室的多媒体计算机上,本来设计不错的一堂教学技能比赛课却因此半途而废。所以,任课教师既要掌握简单的设备维护与调试技能,又要掌握完善的课件设计技能,这也是多媒体教学环境下对教师的教学能力方面的新要求。
  当然,编制的课件质量也和编制它的工具软件有关,教师可根据自己的技术水平,由简单的WPS2000、powerpoint作起,复杂的也可利用多媒体制作工具软件(如Authorwaer)进行。也可用flash、photoshop、3DMAX等专业软件,效果更佳。总之,无论从硬件的操作和使用还是从软件的形式和内容上都要保证演示的绝对可靠性。
  
  三、教师和学生的能动性
  
  教学过程是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能动性相互结合的过程。多媒体教室常用于教师主导型的教学活动,通过教师讲解,学生接受;教师演示,学生观察;教师提问,学生作答;教师示范,学生模仿;教师引导,学生探究;教师置境,学生体验等各种活动完成学习目标。教师在演示课件中也要充分发挥主导作用,充分调动学生的能动性,让学生参与到观察、模仿、探究、体验、讨论的过程中,构建知识与能力。具体要求是引导学生仔细观察、认真思考,根据事物的现象特征,进行分析、概括,认识其本质。在演示前要激发兴趣;演示中要加以提示;演示后要让学生作出反应。调动学生的能动性的关键是给学生提供情感参与、思维参与、行为参与的机会,使学生真正做到动脑、动口和动手。发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与能动作用可以从以下几点着手:(1)让学生参与操作演示。步骤要简练,环节要分明,现象要清晰。(2)根据学生的认知效果与反应选择演示次数或提供相关素材。(3)根据观察的现象与过程进行讨论、总结,形成学习目标共识。
  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给沉闷的传统课堂教学带来了一次革命,也带来了耳目一新的感受,同时也给教师带来了压力和动力,教师不能再满足于传统手段的教学,而是要综合运用多种媒体技术,使用课件实施教学,要科学地选择和编辑教学课件,在教学过程中要结合课件特点、任务目标来发挥教与学双方的能动性。这样,教师的主导作用得以充分发挥,学生的能动作用也得以充分地挖掘和体现。从而实现完美的学习效果。
  
  四、课堂演示课件方式的局限性
  
  演示课件不能不管学科特点和教学需要,盲目认为在教学中采用了演示课件就代表这节课有新意、水平高,为演示而演示。演示课件有其自身的局限性,它反映事物的动态和变化发展过程,只是一种模拟,而并非真实的再现。演示静态图像也并不一定比使用复合式投影片方便、效果好。因此,我们必须正确认识其局限性,在选择媒体时遵循高效低耗等原则,扬长避短,才能发挥媒体应有的作用。
  从课件制作工具来说,也各有所长:Powerpoint适合展示自己的创意,主要以文本、图像、声音来演示素材,展现教学目标等;Cool Edit Pro主要用于编辑声音素材;Rearplay主要用于播放声音与视频;Photoshop主要用于编辑图片素材;Flash适合制作动画并播放,以动画形式表现发展过程、运动规律等;Authorwaer则可综合文本、声音、图像、视频等形式。教师选用哪种媒体和课件制作工具,均要扬长避短。尤其是在制作课件中,把教学内容、目标与课件形式相结合,以能完成任务为标准。力戒牵强附会使用媒体工具和天花乱坠般设计课件。
  所以,教师使用媒体,选用素材,自制课件要依据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策略及本学科的特点选择有效传递信息的媒体类型,以发挥最大教学效能。严防把课本搬到课件中,为应用媒体而用媒体的低级错误做法,和简单的过程复杂化、熟知的内容屏幕化的看似现代的课件演示。
  
  五、课件内容的相宜性
  
  形式是为内容服务的。运用多媒体演示课件方式必须设计选择好与其教学特性相宜的课件内容。所以选择课件时要综合考虑以下几个问题:
  (1)画面资料是否主题突出、构图合理、易于观察?
  (2)解说、配乐是否紧扣主题、精练、清晰?
  (3)画面的呈现顺序是否合乎逻辑?
  (4)节奏是否适中?
  教师准确合理地处理教材,安排教法,是影响教学质量、提高教学效率的重要因素。其中重要一点,便是如何将教材重点、难点突破,以达到让学生理解、掌握的目的。合适的媒体,相宜的课件能将抽象复杂的理论形象地表现出来,以解决教材重点、难点;学生在课件学习中能发挥其认知潜力,加快获取知识的进度,提高获取知识的能力;教师也可减少教学准备的重复性,同时利用多媒体检索信息更加方便快捷,为备课和研究提供极大便利。
  总之,利用多媒体演示实验和演示课件进行教学要深入了解其教学特性,按照多媒体组合教学设计的“最优、有效、组合”的原则去加以运用。充分展示投影和多媒体计算机在教学上的优势,为课堂教学注入强大活力,实现教育的最优化目标。
  
  参考文献
  [1] 何克抗.教育技术培训教程.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2] 祝智庭.教育技术培训教程.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3] 张立新,张丽霞.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教程.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2006.
  [4] 周中云.创新性学习课件若干设计原则的探讨.中国电化教育,2006(03).
  [5] 安珊珊.多媒体教学演示动画技术研究.科技信息(学术研究),2007(34).
  [6] 刘斌.多媒体课件制作技术.北京农业职业学院学报,2007(03).
  [7] 汪露,陈茂春.商品学多媒体课件的设计与应用.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6(08).
  [8] 陈健.电子教材和课件的有效性及其制作程序.青岛大学医学院学报,2006(01).
  [9] 杨焱,王玉洁,刘莹莹等.多媒体计算机辅助教学的认识与思考.北京农学院学报,2007(S1).
  
   (责任编辑付一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