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11期

多媒体教学中师生交往的阻隔及应对

作者:曾令英




  一、教育在师生交往中实现儿童发展
  
  儿童的发展需要交往。人是一种“非特定化、未完成的存在物”[1],需要不断完善;人也是“社会关系的总和”[2],需要在与周围世界普遍交往中践行各种社会关系。人在交往中不断积累、成就自己的本质:交往越广泛、深入,人们越能成为自己;缺乏交往的人则易失去自我,甚至找不到自我。所以,人生过程就要不断与他人交往、与世界交往而后才能逐渐走向完善。
  教育在交往中实现儿童的发展。教育是人与人相互作用的人际活动,“教育是这样一种社会关系,在这种社会关系中,一些人为了有目的地形成个性而作用于另一些人”[3]。教育的本质决定教育必然在人与人的交往活动中展开和进行。交往不仅是教育的手段,也是教育的目的。教育交往的效果直接影响教育效果和教育作用的发挥,教育通过交往使儿童能与世界进行更广泛、更深入的交往,使教育不断深化与提高,使儿童在其中一步步走向人的完成性。
  师生交往是教育过程中最基本的交往,决定着其他交往的实现。“交往”的意思是指“彼此把自己有的供给对方、互相沟通”[4]。也有人提出,交往的过程是寻找和发现共同点的过程或理解的过程,是一种不断寻找“共视“或“共识”的过程[5]。这意味着交往包含以下几个特征:(1)交往是两个或两个以上主体间的活动,主体是独立的、自由的。(2)交往意味着参与交往的对方均乐于积极地接纳对方,并倾吐自我,在相互接受与倾吐的过程中实现精神的相遇和相通。(3)差异的存在是交往的基础,差异导致交往。所以,师生交往的建立需要双方发挥主体独立自由的人格特征,需要通畅的理解、对话和交流的过程,需要在存异基础上深入交往才能达成最终对真理的共识。
  
  二、多媒体教学中的师生交往阻隔现象
  
  以多媒体计算机、计算机网络、多媒体投影仪等硬件设备为平台,运用多媒体教学软件开展的融文字、图像、动画、视频、声音、音响于一体的多媒体教学,在追求教学的生动、动态、直观、快速、高效等特性时,也迫使教学中教师、学生等各自的地位、作用、活动情况以及相互关系发生变化,从而给正常的师生交往造成了阻隔。
  1.教师的机械化或部分机械化阻碍了主体人格特征的释放
  人际交往的主体是人,主体人格特征表现在人的独立性、主动性、创造性和整体性等方面。多媒体教学仪器设备在教学中代替或部分地代替教师,使教师改变甚至丧失了一些人的特征:本应站在台前的教师坐在了电脑后,本应有声有色传道、授业、解惑的活动变成了点击鼠标、翻动屏幕、播放课件和念课件的机械动作,本应充满智慧、思想、人格魅力与情趣的教育力量变成了枯燥无味、冷冰冰的强制灌输机器。有的学校由于教学设备现状和设备布局不甚合理,将多媒体控制台布置于教室的一角,教师为了使用固定在电脑上的鼠标,更像被无形的脚镣禁锢在了多媒体控制台上,教师更是从学生的视线消失,多媒体的大屏幕反而充斥着学生的视线,学生对教师只闻其声不见其人(即使见到也只是部分)。学生整堂课听到的是“播音员”的播音,看到的是“放映员”机械的动作和冷冰冰的大屏幕,扮演着被动地跟随屏幕的翻转节奏的看客。整个过程中教师关注自身展示课件的操作而不关注学生的反应,学生关注屏幕而关注不到教师的神与情,教学中那种人所特有的对话、肢体和表情交流动作、心灵的敞开、自我的相互倾吐、情感的交流、精神的相遇等特质几乎不复存在。教师富有人情味的言谈举止被敲键盘、动鼠标的机械化动作代替,失去了对学生的亲和力和感染力;学生很难从教师那儿获得感性、知性和理性的体悟,更达不到完善自身的交往效果。
  2.多媒体课件的不规范性和粗糙阻塞了师生思想交流与会合的渠道
  理想的交往意味着人与人之间思想的相遇、相通,这需要具备思想交流的畅通渠道和会合平台。目前的多媒体教学中,教师通过课件承载要传递的信息,学生在课件中领略教师思想信息,课件是师生思想交往的相遇点。但课件能否给予学生教育影响,取决于学生能否通过感知课件深入到内部去体会课件创造者的思想、情感与精神,让创造者本身反过来深入学生的内心。目前,各学科可利用的现成的课件数量远不能满足教学的实际需要,多数教师实际使用的每个教学课件都要亲自制作。由于教学管理部门对多媒体课件制作缺乏一个统一的规划和管理,学校也没有一套课件制作和引进的管理制度,教师们往往凭自己主观意愿制作课件,不规范的课件随处可见。同时,个人制作课件花费的时间、精力和费用基本上由教师自己负担,制作者往往草草了事,导致课件内容简单,容量较小,缺乏有效的组织和提炼,大量堆砌教科书内容,重点不突出,不能有效表达教师思想信息;有的课件在教学中只注重知识的传递,但没有发挥多媒体交互性的功效,用幻灯片式的屏幕放映代替原来的板书,屏幕上没有用于交互的按钮,从第一页开始一直放映到最后一页,中间没有任何页面的跳转和交互,缺少启发学生思考、引起学生思维共鸣的场景和能触发学生空间想象能力、帮助学生完成知识构建的解析性的演示动画;有的课件制作效果不好,比如演示模板选择不恰当,背色配比不当,与音乐搭配效果不好或过度强调形式,追求视听效果和多种媒体的运用,在实际授课中容易分散学生注意力,干扰其对教学内容的理解。粗糙和不规范的课件既不能把教师要传递的深层信息充分表达出来,又不能让学生顺利由感知进入到信息内部获得理性感悟,无异于在师生中间架出一道鸿沟,使双方思想天隔一方,没有共鸣,何以相通?
  3.多媒体教学程序和任务的既定性阻碍教学“深入和拓展交往”的目标实现
  理想的交往意味着一种状态,师生在交往中“去自我更新,去成长,去不断生成,去爱,去超越孤独的内心的自我牢笼,去关心,去倾听,去给予”[6],所以,保持交往并引导交往深入和拓展就是教学的重要目标。这一目标不是去克服差异、排斥差异,更不是用一种既定的同一性去抹杀差异。多媒体教学中教师使用预先准备好的课件教学,结果导致师生面对的是静止的知识,双方都没有全身心投入运动的探求真理的过程;教学过程变成了依葫芦化瓢、按部就班地完成某种既定程序的过程,教师和学生都成了这一流水线上的工具,扮演着确定的角色。由于减少了板书时间,教师讲课的节奏明显加快,所包含的信息量更大,内容也更丰富,“采用多媒体教学的课时内容一般是传统教学内容的2倍”[7],而学生的思维节奏和接受速度并不能同步加快,造成学生目不暇接,听与记顾此失彼,无停顿与思考的余地,影响对所学知识的感知和理解,更没时间进行分析、整合和储存,最多就是抄一遍他的教学内容,成了抄写员。目的与计划可以引导师生交往的方向,但教师和学生都是活动中复杂的人,任何明确的目的计划都不可能完全吻合多种多样具体情况下师生的活动。由于具体情况的多样,师生交往完全服从于某种先见的明确的目的,交往便难于按照此时此刻具体场合应走的方向深入下去。
  
  三、走向交往的教育策略
  
  对于师生交往的阻隔,我们应有相应的策略,尽可能减少阻隔,增进交往,力图使交往更广泛,更深入。为了有效地增进交往,需要充分认识并处理以下几个方面的关系。
  1.教学主体与辅助手段的关系
  “主体是实践活动的主动者,积极活动的发出者”,“人是社会历史活动的主体”[8]。教育活动的主体是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作为其他非人因素之一的多媒体技术是教学的手段,只能作为非主体被人主动、创造性地加工运用,能辅助教师主导作用的发挥但不能代替教师开展整个教学活动。教学中引进现代教育技术和计算机多媒体,初衷是要弥补传统教学的不足,增强教师的教育力量,为学生的学习创设各种更有利的环境以发挥学生学习自主性。它也正是因为做到这些而受到广泛的欢迎。教师如果完全依靠计算机程序完成教学任务,把复杂的教学过程简化成计算机操作程序,退化必须掌握的教学手段与技巧,把自己变成机器的演示者或控制者,全然不知或不顾学生的反应,实际上是把原来的“黑板+粉笔”变成现在的“鼠标+演示屏”,由“人灌”变为“机灌”,根本不能脱离传统灌输式教学的弊端。所以,教师在多媒体教学中同样扮演着教学的设计者、学习的倡导者、课堂的组织者角色,而且要强化“以学生为本”的理念,既要研究学生个体和社会学习行为,选用符合学生特点的方法,选择和创设能维持学生的注意和兴趣、能促进学生的理解和记忆、有助于帮助学生自主探究性学习的知识情境,还要解决教学媒体或技术带来的在空间、时间安排上的合理性问题,以及如何使用多媒体技术做好交互,合理组织人性化与个别化的教学等问题。这是一个认知、情感与意志努力的综合投入过程,教师具备这些潜能,只待转化成现实,机器则永远都没有这个可能,所以,夸大机器的作用在理论认识上是错误的,在实践上更行不通。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