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11期
Web2.0环境下的教育资源应用新特点
作者:孙冀宁
3.Blog和Wiki用于建立远程学习环境
(1)个性发展与因材施教
Blog系统具有很强的交互能力,可以为教师和学生建立一个相对宽松的课外教学环境。在远程交往中,教师不再以权威的硬性角色出现,从而为那些课堂上鲜有表现的沉默型学生提供了一个克服心理障碍,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的学习契机;同时,学伴之间的自由交流充分表现出学生的创造性,使其个性得以完全的施展。此外,Blog有助于因材施教的实施。由于学生的个体存在差异,在学习过程中,即使面对同一问题,其理解和掌握程度也会存在偏差。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因为既定的教学计划、有限的教学时间和固定的教学任务,不可能也不被允许根据每个学生的学习风格来制定教学目标和实施教学活动。所有的学生被强迫,在同一时间和空间,使用同一本教科书,接受同样的教学方法,完成相同难度的教学任务,这样的教学模式虽然有利于短时间内知识的快速积累,却无益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通过Blog链接,教师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加富有时代气息的多元化学习资料,引导学生对问题进行多角度、多层面的思考,针对学习者的特点设计学习任务,从而有效保证了因材施教教学原则的实施,为学生个体最近发展区的进一步拓展提供了可能。
(2) 基于主题研究的协作平台
Wiki最常见的一种应用情境是基于主题的协作共创。相对于其他的Web2.0应用,Wiki在主题或者课题的集体编写方面具有三大优势:共同的关注点、相关的内容、以及明确的主体。任何一个Wiki站点都有一个严格的共同关注点。在教育教学领域,它可以是一门课程的相关主题、一个学科的建设与发展议题、或者是一个跨学科的专题项目。这些要探究和辨明的问题需要各个行为主体(专家、教师和学生)将存在于头脑中的知识和通过各种途径从外部获取的信息加以整理和归类,以关键字链接的方式在Wiki上发布。所有与内容相关的主题都由作者通过外延式和内涵式的扩展,被更加深入地阐释。在这一过程中,不排除其他作者在此基础上作出新的修改和润色。教师与学生在Wiki上开展的协作属于研究性学习。一般来说,首先由教师发布文章的框架和提纲,然后大家共同完成目录内容的发现和探索。基于Wiki的研究性学习比传统模式具有更多协作的特点,它不仅可以增强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由以往的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而且还可以促进教师教学观念和教学行为方式的转变,和学生建立起一种民主和谐的新型师生关系。与此同时,在组织、参与和指导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活动中,教师自身的专业素质与综合能力也能得到适当的提升。
Web2.0这种新的资源共享和信息交互模式给教育教学带来了某些新气象。它不仅代表着信息时代最前沿的技术,而且也体现了互联网世界的新思想。这种秉着开放、合作、平等和共享精神的新文化,打破了以教师、课堂和书本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模式,拓宽了个体和集体的学习空间,丰富了学生在课本之外的学习资源和渠道,也有助于培养学生知识创新和携手合作的能力。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Web2.0稍显稚嫩。原因之一是技术发展时日尚浅,其网络模型还未成熟;另外,该技术进入教育教学领域的时间不长,其运用模式也需要进一步论证。相信随着研究和实践的深入开展,新互联网技术的教育应用将结出丰硕的成果。
参考文献
[1] 董晓常.Web2.0互联网再次喧嚣.互联网周刊,2005.
[2] 提姆•奥莱理.什么是Web2.0.玄伟剑译.互联网周刊,2005.
[3] 祝智庭.现代教育技术:走向信息化教育.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
[4] 王润华,余小艳,杜明华.Wiki及其教育教学应用探讨.教育技术导刊,2005(5).
[5] 赖晓云.Wiki在基于网络的研究性学习中的作用.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005(6).
(责任编辑关燕云)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