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12期

解读学校德育环境中的管理因子

作者:郭 峰




  “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学生是学校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本质的培养不能离开学校中各种关系的分析。这些关系就是学校德育环境中的各种因子。学校的管理渗透于受教育者的学习、生活之中。它通过个体的心理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个体的道德行为。因此,在“教书育人”的同时,重视“管理育人”,同样应成为我们关注的主题。
  
  一、中外道德教育中的管理因素
  
  1 我国道德教育中的管理因素。在中国历史上,儒家思想在中国的德育过程中一直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其中的管理因素突出地表现在几个方面。
  (1)对于德育目的的管理。中国传统德育以“德政”为目的。统治阶级正是利用道德教育来教化人民,以实现社会政治统治的稳固。
  (2)对于德育内容的管理。在长达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中,《五经》、《四书》一直被奉为经典。这些知识具有道德价值。因此,学生学习的过程不是为了探索客观真理,而是为了认识封建人伦,掌握修己治人之道。
  (3)对于德育对象的管理。在传统德育思想中,君子是每一个受教育者追求的“境界”。
  (4)对于德育方式的管理。传统道德教育强调知、情、意、行的培养过程。这些道德原则反映了道德教育的规律。
  2 英美道德教育中的管理因素。国外,不同的国家不同时期对德育目的的要求不同。以美国为例,在清教徒时代,培养大众的宗教信念是这些学校的首要任务。而后,美国立法明确了道德教育在国家事务中的地位和作用。政府制定的教育政策对学校的道德教育目的也有明确规定。(1)对德育内容的管理。美国的中小学在建国初期,主要向学生传授一些基督教及其他主要教派的基础知识。20世纪早期,为向移民灌输民主价值观念,学校开始向学生传授一些美德,如爱国、勇气,尊重他人等。英国则历来将学习历代杰出思想家的代表著作作为主要内容。(2)对德育方式的管理。在这一点上,美国人认同亚里士多德的观点:一个人只有通过高尚的行为才能成为高尚的人;只有通过善良的行为才能成为善良的人;只有通过勇敢的行动才能成为勇敢的人。学校不仅要使学生变得更有智慧,而且要使他们通过参加各种活动成为有道德的人。为此,他们通过荣誉名录、感恩节集会以及社区服务等方式加深学生的爱国、爱劳动和服务他人等价值观念,并立法将学生从事社区服务作为获取奖学金的条件。
  
  二、学校德育环境中的管理现状
  
  1 重智育轻德育。如今,学习成绩依然是衡量学生优劣的重要标准。由此,“三好学生”很容易变成“一好学生”。“一俊遮百丑”的现象在学校非常多见。杜威指出,“道德、理智发展的过程,在实践和理论上乃是自由、独立的人从事探究的合作的相互作用的过程”。知识本身具有重要的道德教育作用,对受教育者的价值观、世界观及人生态度会有潜在的影响。因此,专门道德教育课程之外的其他课程也含有道德因素。如果只重视这些知识的认知性,而忽视了它们的育德作用。那么知识的学习将严重偏离“德才兼备”的德育轨迹。学校专门开设的正规性道德教育课程,如思想政治课、公民课、时事政策课等,更将陷入被动的境地。如此,知识与道德同步发展的预期性目标,最终将难以实现。
  有的学校开展德育工作,未能掌握新时期受教育者的思想特点,缺乏对学生的针对性教育。长期以来,社会与学校一直推行“服从”、“听话”的教育模式,将“听话”视为好孩子的标志。这种来源于封建等级观念的教育,无形中抹杀了学生的潜力和创造力。这种教育“其实都不过是制造许多适应环境的机器的方法罢了”¨]。培养“听话”的孩子,在传统的教育思维中,往往通过奖罚的方式来实现。然而,用学生心仪的东西进行奖励,又经常走向另一个极端:时日已久,使学生养成了奢侈、骄傲和贪婪的心理。惩罚特别是体罚是以前我们常用的德育方式,虽然这不利于造就“聪明、贤良、磊落的人”。但这种“s——R”模式在实际教育过程中却是屡试不爽。洛克认为人是“具有理性的动物”,然而说理、引导、培养习惯这些符合受教育者个性特点的方法,却早已被人们所遗忘。
  2 道德教育形式单一。有些学校对德育教师的学历和经历没有要求。教师上课只是照本宣科,言之无物,空洞说教。教师自身也缺乏榜样性力量。学生上课得过且过,对课程缺乏兴趣,有时甚至对这种“絮叨”的教育方式产生逆反心理。校内的德育宣传也缺乏新意。橱窗图片与宣传报到等有限的信息量,与网络等媒体大量的信息资源相比,很难对学生产生强的说服力。道德不可能自然长成,也不单纯依靠外部环境的影响,而是主客体相互作用的实践产物,是活动和实践的结果。柯尔伯格曾指出,“道德发展来自社会冲突情境中的相互相用”,是“个体与所在环境中他人的一种交流”。道德首先是自由的个体对自身经验的积极建构和对行为后果不断检验的理性化过程,同时,因为只有社会才提供衡量道德行为的标准和激发受教育者进行探究的情境。因此,道德教育就不应该是单一的途径,而应该是多形式的引导与培养。
  
  三、学校德育环境中管理因子的调整
  
  1 对学生的管理。古代教育家在长期的道德教育实践中,总结出知、情、意、行的德育过程理论,经过实践证明是行之有效的,值得我们学习和继承。学校应从认识上的笃信、感情上的陶冶。意志上的锻炼和行为上的践履这四个环节来进行道德教育。向学生宣讲道德知识,培养他们的道德情感,创造条件对他们进行意志锻炼,而这一切的最终目的是要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真正将道德规范内化为他们的行动指南,并落实到个人的实践当中去。对于不同年级、不同年龄层次、不同思想发展水平的同学要进行分层次教育。对于年龄小的同学,应侧重日常行为规范的引领;年龄较大的同学则应侧重性格、心理和理想前途的引导。此外,榜样具有导向性、传递性、感召性等特点。我们在宣扬英雄人物、先进人物的同时,还要在学生中树立榜样。“优秀学生干部”、“三好学生”,对后进生都有重要的影响作用。
  2 对教师的管理。教师应以身作则,给学生树立一个榜样。这样教师才能有威信,才会有说服力。其次,教师应采取适当的方式引领学生,要用渊博的学识、先进的理念、生动的语言引导学生,要营造积极向上、团结和谐的德育氛围,要让学生个性中积极的因素充分得到发展。为此,教师可从两个层面上进行引导:集体引导和个体引导。学生在日常学习生活中,感受得比较多的是班级的集体荣誉。教师应在这一层面上通过开展团体活动进行集体引导,培养学生对共同道德规范的认同;同学们来自不同家庭,有着不同的生长环境,对主客观世界的认识有很大差异。教师应以学生为本,深入了解学生的内心世界和行为习惯,并在此基础上,有针对性地把学生培养成具有道德修养的人。在这—层面上,师生关系是平等的,教师不是一个道德上的独裁者或统治者,而是学生道德的引导者。
  3 对德育方式的管理。以学生为本,通过师生之间的平等对话,以理服人,同时激发学生积极的道德思维,并培养他们自主的道德选择能力。这种方式既体现了宽容异己、尊重差异的德育理念,也反映了多元价值认可的态度,已被成功的道德教育实践所证实。此外,道德教育是实践性很强的社会性过程。按照实践本体论的解释,我们可以说,个体道德认知的发展与演变也是通过实践活动来实现的。皮亚杰的发生认识论也已说明了这一道理。因而,现代道德教育应在澄清道德认识的同时注重实际的道德实践活动,具体如社会调查、公益劳动、军事训练、团队活动等。这些活动都会对学生的品德发展起到积极的影响作用。当然,分享学校民主结构,参与学校民主管理,也是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的一种有效方式。在这种学校里,学生不仅参与管理,而且具体制定学校的各种纪律,并监督执行。科尔伯格曾用12年时间在不同学校对这种方法进行了检验。结果表明,学校里的每一个学生都不同程度地从这种方法中获益。
  4 对隐蔽性课程的管理。学生在学校内能够感受到的一切事物和现象,都影响着他们道德品质的形成与发展。这些不同于学校专设的德育课程,科尔伯格称其为隐蔽性课程。就学校教育体制而言,它包括学校的领导制度、科室设置、校长的领导风格、教师的教学组织与管理能力诸方面。研究表明,不同的领导方式,学生的行为表现有很大的差异。其次,校风的建设也非常重要。它是学校校园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某种程度上,代表了这个学校的道德价值取向。学生、教师和学校管理人员应互相协作,形成一种真正的道德氛围,使学校变成一个“崇尚道德的和谐社会”。此外,学校应加强对网络等其他信息资源的管理,对不适合学生浏览的网站或网页等应及时处理,使学生免受不良影响。
  
  (责任编辑 付一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