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12期
维基:一种集体备课的新途径
作者:匡 茜
一、Wiki及其文化
1 什么是wiki
Wiki概念的发明人是Ward Cunningham,Wiki一词来源于夏威夷语的“wee kee wee kee”,原意是“快点快点”(quick)的意思。实际上是既简单又快速的意思。Wiki是一种多人协作的协作工具,一种超文本系统。也就是说,Wiki是一种共同创作(collborafive)的网站,每个人都可以任意修改网站上的页面资料。这种超文本系统支持面向社群的共同协作,同时也包括一组支持这种协作的辅助工具。我们可以在Web的基础上对Wiki文本进行浏览、创建、更改,而且创建、更改、发布的代价远比文本小;同时,Wiki系统还支持面向社群的协作写作,为协作写作提供必要帮助;最后,Wiki的作者自然构成了一个社群,Wiki系统为该社群提供简单的交流工具。与其他超文本系统相比,Wiki有使用方便及开放的特点,所以wiki系统可帮助我们在一个社群内共享某领域的知识。Wiki站点也可以有多人(甚至任何访问者)维护,每个人都可以发表自己的意见,或者对共同的主题进行扩展或者探讨。
2 利用WiKi技术的成功案例——维基百科
维基百科(Wikipedia)是一个基于Wiki技术实现的百科全书协作计划。其宗旨是通过网络合作写作的方式,创作一部自由、免费、内容开放的网络“大英百科全书”。
自2001年美国一小型互联网公司CEO Jimmy Wales创立了维基百科计划以来,目前维基百科拥有超过100个的语言版本,总条目已经超过120万(2006年10月数据)。从条目数来看,其规模已经超过了其当初创立时的目标——大英百科全书。
整部维基百科均由网络志愿者完成,其条目可说无所不包,在某些专业领域的条目更是该领域专家的肯定。
二、集体备课的现状
1 集体备课的概念
集体备课是大家一起来备课。大家在针对同一主题思考的基础上,进行研究、探讨等,使该课的教学设计更符合学生的学习特点,让学生更好地掌握该课的知识点的过程。集体备课,不论是过去还是现在,都是教研活动的重要内容,都是提高学校整体教学质量的重要实施方法。
2 集体备课的意义
集体备课的基本出发点,在于提高学校的整体教学教益。学校整体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益的提高,要依靠每个教师充分发挥自己的教学能力,充分激发每个人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集体备课能充分挖掘教师的教学潜能,让大家通过相互感悟、相互激发,激活彼此的灵感和思维,对授课教师的教案和教学方法达到更加规范、更加科学和更加完美。集体备课是教师之间有效的沟通、研究和探讨的过程,使教师的经验相互碰撞、融洽,增强教师之间的凝聚力,提高教师整体的业务水平和整体素质。同时,集体备课可以克服个人备课的片面性和随意性,集体备课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3 集体备课中的问题
自课程改革以来,大力强调教师之间的广泛合作性,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和专业水平。集体备课作为一种有计划、有目的的科研活动,它是教师密切合作的途径之一。大家倡导教师集体备课时,由于集体备课还是一种新事物,还未步入健康的轨道,因此在实施和操作过程中出现了以下几个问题。
(1)集体备课中的过场型。在集体备课中,有些学校、老师为应付集体备课这一制度或活动,往往是年级组长临时召集,大家毫无思想准备和讨论准备、集体备课也就草草了事。在讨论中,大家无思想,无目标,更不能深入研究,没有达到集体备课的目的和作用,完全是应付、走过场。
(2)集体备课中的拼凑型。有些学校认识到集体备课的优越性,但教师任务多,工作量大,为了减轻教师的压力,备课组组长把教材中的内容分解到每个教师,然后集中在一起,作简要的发言、讨论。在集体备课结束后,教师用现成的教案上课。这违背了集体备课的初衷,没有教师的共同参与和共同讨论,更没有教师智慧的碰撞和智慧的结晶。
(3)集体备课中的单一型。广泛学校的集体备课就是组织单一学科、单一年级的教师在一起进行小组讨论。局限于研究某一学科、某一部分内容的教法,只重视同学科内部的集体备课,而忽视了不同学科之间的联系和协作。
(4)集体备课中的权威型。在备课组中,由于每个教师的业绩差异、专业素质的差异,因而在集体备课中,往往只有那么几位所谓的“高水平”者、“骨干教师”在发表见解,其他成员只是随声附和,教师们不能各抒己见,违背“协作”的本意。
此外,中小学教师的工作量大,任务繁多,不可能节节课都进行集体备课。集体备课要定时间、定地点、定内容,因此,集体备课只能以教研活动的形式出现,或一个星期、半个月才能组织一次,这样使集体备课缺乏及时性和针对性。
三、Wiki作为促进教师集体备课的新途径
我们把新时代的计算机技术——Wiki用于教育教学中,让Wiki技术为集体备课提供更大、更广的舞台,使集体备课做到尽善尽美。
1 人人做主持,时时集体备课
集体备课要大家充分发表个人见解,开展“头脑风暴”,这样能在思维的相互碰撞中不断产生新的思维火花。当新的想法和思维出现时,教师能及时记录、反思、回味,并能深入地理解和研究,做真正的研究者,这都是集体备课的精髓所在。这种大家共同协作的精神也是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所倡导的。建构主义认为,协作学习将是学习的重要一环,在协作学习过程中,学习者不断地反思自己的思考和学习的过程,把对知识的各种理解进行组织或重组,极大地提高了学习者的学习能力以及对知识的掌握。Wiki技术能使教师集体备课体现这一点。
Wiki是以网络为基础的文本交流,这一特点能给教师集体备课和协作学习提供一个强大的网络平台。在Wiki中进行对话、交流、思考、探索,从而获得新的知识和想法,增强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使教师得到发展,也不会因自卑或难为情而不敢发表自己的观点,羞于启齿。这也避免了集体备课中的权威性,集体备课不再单单是“高水平”者、“骨干教师”的天下,是所有参与者的一个对话活动。让教师认识到自己的思想、能力、决定会影响到教育教学的发展,从而发挥自己的能动性,积极投身到教师专业发展、教学改革的工作中去。同时,Wiki成为开展网络教研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