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12期

认知主义学习理论与体育基础教材设计关系研究

作者:田 磊 史建伟 任立峰




  教材在学校教育中具有重要作用。现代教学理论认为,教学性应是教材的本质和第一要素,它能够决定和影响教材其他特性和功能的发挥。因此,教材建设必须以教学论为基础,全面提高教材功效。本文仅仅选择一些与教材关系密切的方面加以展开讨论。教学理论是为了解决教学问题而研究教学一般规律的科学。教材作为教学系统的信息传播媒体,在设计与编写过程中必须反映当代教学理论的思想,这是教材编写的一条重要原则。在教材建设中,必须按照教学论原理研制、开发、使用和评价教材,并视教材设计与教材使用为有机整体,从整体优化的角度出发,就教学系统的不同维度与层面探讨优化教材的策略并使之符合现代心理学、教学论、信息论及现代技术手段的基本原理,从而实现教材“目标、内容、方法”的高度统一。在此基础上,寻求师生高效优质利用教材教学的策略与方法。最终达到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实现课程培养目标的目的。
  
  一、认知主义学习理论的主要观点
  
  认知主义学习理论强调学习是认知结构的建立与组织的过程,重视整体性与发现式学习。认知主义学派的理论很多,本文选择几个对教材设计有重要指导意义的理论进行介绍。
  1 布鲁纳的学习理论。20世纪60年代美国最有影响的认知学派代表人物布鲁纳接受并发展了皮亚杰的发生认识论观点,提出以“学科结构”和“认知发现说”为代表的学习理论。布鲁纳的学习理论主要内容包括:学科内容可以结构化。掌握学科的知识结构有助于更好地理解学科的基本原理,提高记忆的效果,并有利于学习的迁移,更容易接近前沿知识。形成学科知识结构可以提高学习效率。布鲁纳认为教材编排的最佳顺序应该符合几个方面的要求:合适的学习速度;有效地抵制遗忘;具有较强的产生新假设和重新组合的效力。知识的掌握,关键在于运用。所谓知识,不是单纯的获得知识的结果,而在于运用知识,不经历真正的认识过程单纯接受的知识是不能成为生动的知识的。语言形式或数量形式是掌握对象的高级阶段。从形成知识的顺序和方式看,至少有三层阶梯:第一层是行为掌握;第二层是图像掌握;第三层是符号掌握,这是以语言形式或数量形式去掌握对象的高级阶段。根据发现学习的特点进行教学的方法就是发现法教学。其主要特征是:强调学习过程:强调直觉思维;强调内在动机;强调信息提取。由此可以看出,要重视学科知识结构与学生认知结构的一致性关系,以保证发生有效的学习。布鲁纳的学习理论应用在教学和教材设计中,需要重视三个问题:重视对学习者特征的分析,以学习者的原有认知结构作为教学起点。重视学习内容分析,充分考虑学科内容的知识结构和学生认知结构的协调性,以保证学生对新知识的同化和认知结构的重新构建顺利进行。教学和教材设计应特别关注教学策略的制定、媒体的选择,以保证学习者积极参与,促进有效学习的发生。
  2 赖格卢特的精细加工论。赖格卢特等提出的精细加工论是很有影响的教学设计理论。但是从关于学习材料的组织策略与学习的关系的角度看,也可以把其中某些内容归为学习理论。和布鲁纳的学科知识结构论相比,赖格卢特的精细加工论的观点为教材内容排序提供了更为具体的原则与方法。所谓精细加工,实际上是从概念性内容(是什么)、程序性内容(怎么做)和理论性内容(为什么)中选择一种,作为代表性的学科内容被选为“骨架”,在教材章节的开头首先呈现,并在后续课中进一步精细加工。把作为“骨架”的称为组织性内容,其余两种称为支持性内容。也就是说,教材可以是理论型的、基本概念型的或应用型的。从精细加工排序可以看出,教材内容包括的概念、原理和方法本身的内容是明确的。无论谁编写教材,这一点一般不会或较少出错。在保证教材的科学性、先进性的情况下,从一定的意义上讲,教材设计与编写的质量、水平,取决于对支持性内容的组织和运用是否准确、得当、巧妙。这又取决于教师的教学经验和对学生的接受能力的了解。
  3 奥苏伯尔的有意义学习理论。奥苏伯尔认为,传统教育心理学所研究的人类的学习基本上是机械学习。在学校中学生的学习主要是学习言语符号所代表的系统知识,它是有意义学习。而非机械学习。奥苏伯尔的有意义学习理论比布鲁纳的进步在于,他强调了符号所代表的新知识与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已有的适当概念建立实质性的、非人为的联系。有意义学习指新符号或符号代表的新概念与学习者的原有的认知结构中表象、己有意义的符号、概念或命题的联系。这是对知识及其结构认识的进一步深化,也是对学习本质认识的进一步深化。这对在教学和教材设计与编写中,如何科学、准确地阐明符号的意义和运用好各类符号,科学、准确地呈现教学信息,提高传递效果,具有重要指导意义。还有奥苏伯尔倡导的先行组织者技术也被广泛地运用到教材与教学设计中。先行组织者的优点在于,使学习者明确教学单元的教学目标,为学习者提供学习的背景,协助学习者了解他们原有的相关知识,等等。这些问题在教材设计过程中都必须加以考虑。
  
  二、认知主义学习理论的体育学习观
  
  1 重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认知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在学习过程中,学生不是被动的、消极的知识的接受者,而是主动的、积极的知识的探究者。所以,体育教学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不能仅仅是知识、技能的传授者,学生也不能一味地、机械地模仿练习。要鼓励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激发学生学习的内在动机,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与探索精神。
  2 重视迁移在体育学习中的作用。在体育教学中,促进学生迁移对于提高教学质量和学习效果非常重要。为了促进体育学习的迁移,教师要注意启发学生的思维,提高学生对已有知识经验的概括水平,在教学中要注意概括学习的原理、规则和本质特征。通过提问或简单提示,引导学生去思考新旧两种动作技能之间的异同和进行联想,并根据已有经验去辨别、分析和理解当前新知识的学习,鼓励学生把其他学科的知识和方法运用到体育学习中去,促进学生把已学过的知识和技能迁移到新的学习情境中,并加以应用,最终形成新的认知结构。
  3 重视非智力因素对体育学习的影响。在认知学习理论影响下,体育教学非常重视学生在体育学习过程中的心理因素,尤其是非智力因素对体育学习的作用。要提高体育学习的效果,不仅需要学生的注意力、观察力、记忆力、思维力和想象力等智力因素的积极投入,也需要学生的动机、兴趣、情感、意志和性格等非智力因素的积极参与。非智力因素在体育学习中甚至起到比智力因素更为重要的作用。因此,体育教学应当根据学生在兴趣,情感、性格等方面的个体差异,确立教学目标、选择教学内容、安排教学组织形式、采用适当的教学方法组织教学活动。
  
  三、基于认知主义学习理论的体育教材设计原则
  
  1 层次性原则。应当说,无论以行为主义还是以认知主义学习理论为依据,对于教材的编制设计都强调层次性原则。所不同的是,基于行为主义的层次性原则是从知识对学习者刺激强度的角度考虑知识的层次性,其特点是由小到大,以小步子推进的方式表达知识的层次性;而基于认知理论的层次性原则是从学习者对事物领会和接受的心理顺序的角度提出来的,即对于教材内容的选择和安排,要尽可能先选择学科中具有最大包摄性、最大广泛性和最具有概括性的概念和原理,然后安排较具体的概念,这样便于学生根据知识之间的联系对学习内容加以组织和综合从而加深对知识的记忆和理解。
  2 渐进性原则,对于教材内容的选择和安排应注意渐进性,即应注意教材内容的内在逻辑性和知识点的多少或大小的渐进性。对于体育教材内容的选择,除了应考虑社会的需要和学生兴趣和动机的需要以外,还应考虑学生身体发育的阶段性特点。
  3 整合协调原则。有意义学习是一个使概念的内涵和外延不断扩展和深化的过程。认知主义学习理论要求在编制设计教材时,不仅要符合学科逻辑纵向顺序,还要注意到学生的认知规律,尽量将相关概念有机地联系在一起。因为相关概念之间的横向联系有助于学生建立新的认知结构。认知结构的重组能够使学生对于概念之间的层次结构更为明确,概念的含义也更为确切。另一方面,重新构建的认知结构又成为进一步学习的心理基础,以保证知识有意义的获得,并有利于知识的记忆、理解、保持、迁移和应用。
  
  (责任编辑 孙海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