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12期

在参与性教学中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人文性

作者:廖为仁 卢小驰




  学校的发展,不仅意味着量的扩张,也意味着质的飞跃,意味着新的教学理念和办学模式的催生。随着教育界对学生主体性发展的关注,尤其是当代人文关怀理念不断向教育界的渗透,学校参与性教学作为一种新的教学理念也逐渐进入我国教育研究者的视野。基于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在学校教学过程中的特殊地位,明确学校参与性教学思想的基本内涵,扭转传统思想政治理论教学模式在新时期日渐凸显的诸多弊端,既是学校教育自身内在完善的需要,也已成为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树立全新的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的应然追求。
  
  一、学校参与性教学的基本内涵
  
  1 学校参与性教学是对传统“布道式”教学的反判
  传统“布道式”教学一直将教育理解为教育者培养人的活动,而不是受教育者的实践活动。而在现代学校里,无论是从形式上、程度上,还是从自由度上,参与式教学有着更高的要求,即“学校教育在本质上是苏格拉底式的教育,……通过参与学校的精神生活,培养学生深具内涵的自由”。
  2 学校参与性教学是参与者共同的生理和心理能量的投入
  这种投入不仅表现为行为的投入,而且表现为知、情、行三方面的相互协调作用。从教师的角度来说,在学校参与性教学中,教师不仅要引导全体学生参与教学过程,同时自己要用整个心灵来感悟教学过程的每个方面。从学生的角度看,在这种参与过程中,学生的思维处于激活状态,情绪情感处于积极状态,伴随知识的获得和能力发展的整个过程,学生能够以整个心灵来感受教学过程的每个环节。
  3 学校参与性教学以发展学生的主体性为核心内容
  学校教学过程是学生主动选择、主动参与、主动调整并最终达到自我实现的过程。具体而言,在教学目标上,参与性教学强调建构学生独立完整的人格;在教学过程上,致力于促进学生在已有发展的基础上不断超越现有的发展水平。可以说,参与性教学涉及到学校教学的所有环节,学校教学的全过程都渗透着对学生主体性发展的重视。
  
  二、学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人文性”特质
  
  思想政治理论教育从本质上说,是以人为主体,关心人的需要,应表现出人文情怀、人文关怀,即“人文性”。金生皴教授对人文情怀是这样解释的:“人文情怀是一个人对待生命的基本态度,包括对待其他生命的态度。人文情怀即个体对生命的认识、肯定、接纳、珍爱,对生命意义的自觉,以及对他者生命力乃至整个生命世界的理解、同情、关怀与钟爱。人文情怀引人振奋,昂扬向上,朝气蓬勃,充满勇气,富于爱心,是人生的情感的升华。”“人文性”即是对人类生存意义和价值的关怀,是一种以人为本、以人为主体的思想。
  作为以人为本的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理所当然地蕴含和渗透着强烈的人文关怀,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实质上就是一种培养人、塑造人、转化人、发展人、完善人的社会性教育活动。关注个体生命的存在和发展,关注个体生命的尊严、意义与价值,力图把个体生命在当下社会生活中的真实的、深层的境遇显现出来,并尤为注重对人的精神信念、道德人格的培养,以及对人的尊重和对人的主体性的高扬成为学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人文性”的特质。
  
  三、在参与性教学中实现思想政治理论教育“人文性”的途径
  
  1 建立以鼓励和宽容为主要内容的平等对话式师生关系
  在权威主义的师生关系背景下,学生处于“被改造”的客体地位,而学校教师试图通过单向控制教学的方式使学生个体达到“社会化”和掌握知识的目的。与之相反,在学校参与性教学过程中学生和教师一样是教学的主体,平等对话是学校师生交往的主要形式。通过对话,学校师生进行着思维和情感层面的参与和交往,共同参与精神世界的生成与共享。在课堂上,学校教师要从“学术权威”的讲坛上走下来,以宽容和平等的心态,学会使用温和而不是粗暴的方式来鼓励学生对教师的见解提出不同意见,与教师对话和争论。
  2 教师应将人文情怀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学的内容中
  人文情怀是基于人文精神的一种向真、向善、向美的情结或情感,没有人文精神也就不可能具有人文情怀,二者并无本质的区别。只是人文精神更内在、更理性一些,人文情怀相对来说感性一些,是容易让人感知的多情而美好的心境。教师应该将这种情怀融入到具体的课程教学内容中,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例如,在讲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这门课程中的“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相关原理时,笔者联系到全世界瞩目的三峡工程,人们最关注的恐怕不是中国有没有能力建设这个工程,而是担心我们是否能够处理好与工程建设紧密相连的上百万库区移民、生态和文物保护、旅游资源,甚至气象和战争等问题。因此,在介绍了三峡移民、文物保护和旅游资源开发的一些事例后,十分清楚地阐明以下道理:科学技术不仅具有理性发展的结果,而且还具备了厚重的人文底蕴。人类应该自觉地把实际社会问题的解决置于整个社会系统中,进行政治的、经济的、法律的、生态的、心理的以至于伦理的综合考虑,从而以真、善、美的崇高价值理想把学生引导到明确树立对全人类负责的责任心和价值观上面来,以此来帮助学生塑造完善的思想和人格。
  3 通过保证参与性教学所具备的图书资源和网络建设以体现人文关怀
  就思想政治理论教学而言,教师可按照学生的需求帮助他们选择一些与思想政治理论学习相关的书籍,要求其在课前博览群书,为引导学生在课堂上参与诗论和研究作好充分的准备。如果没有充足的前沿性图书资料,就很难保证学生对教学的高质量参与和自主性学习能力的培养。学校不仅要设法充足地提供学生参与教学所需要的这种资源,同时也要合理安排,提高这些资源的利用率。其次,加强校园网络建设,充分发挥校园网的育人功能。整体规划学校网络建设,使校园网成为网络宣传思想教育的主阵地。开设内容丰富、知识新颖、妙趣横生的网站,为学生了解社会信息提供良好的网络环境。教师也应适应并胜任网络时代教师的新角色,转变教育理念彻底摆脱传统教育思维的束缚,领略到网络对教育观念和内容的全方位改变。教师可通过网络途径,将课堂教学延伸到网络,加强师生课堂外的“亲密接触”。结合当前社会热点和难点问题,进行正确引导,帮助学生正确答疑解惑,促进师生的情感交流和沟通,让学生充分体会到教师对其思想和生活的关怀。
  4 通过学校参与性教学氛围的营造体现人文关怀
  美国卡内基教育促进基金会在1984年对美国许多学生的调查结果表明:“学校教育的效果与学生在校园里度过的时光以及学生参加各项活动的质量联系在一起。”“除了正规的课程外,学生置身于其中的环境也是一种教育要素或反教育要素。”因此,学校思想政治教育要挣脱传统教育观念的桎梏,冲破传统封闭的课堂教育的藩篱,以鼓励和引导学生参与课外各项社会实践活动,作为培养学生主体性的主要内容。拓展学生“现实体现”的空间,使学生在崇尚科学、求实创新、积极参与、团结合作的环境与氛围中受到潜移默化的熏陶,促进学生个性的不断完善。例如。我校组织的思想政治理论专题讲座,组织学生到教学实习基地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实践调查活动等,丰富和延伸了学生在课堂上所学的知识,为学生提供了一种全方位的培养参与意识、参与能力和主体性的环境和氛围。
  综上所述,学校参与性教学不仅合理继承了传统教学对科学知识和理性的信仰和追求,而且在教学中践行“以学生发展为本”,崇尚人的价值和尊严,在充满对科学知识的追求和人文关爱的同时,更加关注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科学素养和人文底蕴的培养。所以,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教学过程中,通过学校参与性教学实现其在认知基础上的知、情、意和真、善、美的协调统一,从而体现思想政治理论教学的人文关怀。
  
  (责任编辑 张茂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