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9年第1期

制度伦理:提升学校管理有效性的新视角

作者:罗 健




  从学校道德领导的角度看,重构并实现学校的道德目标,确立全新的管理理念过程,离不开制度尤其是制度伦理的重要推动作用。有学者分析道德领导有助于学校团队精神的形成:“在以道德领导的学校中,一种清晰的、共享的价值观和信仰变成了一个非正式标准在规范着人的行为,从而形成一种内化的感受和道德驱动为特征的团队精神……所谓道德领导,正是要求一种对价值伦理的关注,一种对善的追求。它注重建构学校的道德目标,注重确立共同的信念、价值观、责任与义务,强调以协作、磋商的方式实施领导,从而向组织成员传达一种全新的管理理念。”学校制度是实施学校道德领导的重要中介环节,正如有学者认为:实施道德领导需要提供制度保障;要构建相应的保障机制体系,包括导向、自我养成以及督评机制等;在制度的内容方面应体现“仁”、“信”、“惠”、“义”等。也就是说,将道德理念渗透制度之中形成制度伦理,有助于组织成员形成共同的价值观、道德信念。学校成员彼此间能够成为团队的关键,在于对共同体中成员身份的确认、对专业价值观的共享以及对共同事业的承诺,没有这种共同的基础,就不可能存在真正意义上的团队精神。而事实上,学校发展的很多工作如教学、科研的创新需要团队力量的完成,也只有依靠团队力量方可提高工作效率。
  
  三、制度伦理有助于增强学校管理的效果
  
  管理的有效性不仅体现在管理的效率上,更体现在管理的效果上。即考察管理的有效性,不仅要考察管理的工具价值,同时要考察管理的目的价值,使管理真正达到手段与目的的统一。
  有学者认为:教育以培养真人为目标,教育管理的目标是求真。实现教育目标、教育管理的目标必须落实到具体的学校管理上。我们认为,学校管理的效果不能仅停留在具体的数字、图表等暂时的功利目标上,而且这些很可能是“虚假”的效果。在一定时期,考察学校的管理效果就是看其是否同教育目标、教育管理目标相一致。教育的根本目标体现在人性水平的提升上;教育管理的目标体现在学校的管理指向、过程有助于学术活动符合于真即追求真理。(这里的学术是一种广义的理解,包括教学、科研创新等活动)诸如此类学校管理效果的实现,又必须依赖学校制度伦理的具体实施。
  首先,制度伦理关注个人发展权利、合乎人性的管理等伦理问题。学校制度伦理的实施有助于维护教师、学生的正当权利,促进教师人性水平提升、学生的全面发展。学校制度伦理不仅有约束教师、学生行为的功能,同时更能保证为教师、学生提供良好的环境,促使教师、学生的人性水平提升。当前,从制度的管理合理性角度看,学校制度规定及其运行中没有很好的渗透伦理精神,尤其缺乏对制度“善”的伦理考量。一些学校制度的规定过分移植了经济管理领域的经济效益目标尺度而重视物质、功利的评价。很多学校在制度规定上注重增强学校的经济物质实力,尤其是短暂的可视化的政绩因素,而轻视了教师、学生发展的潜在、隐性因素,甚至以牺牲教师、学生的全面发展换取暂时的功利目的、政绩成果。学校制度伦理作为一种“善”的制度,不仅注重效率,更注重效果,注重制度背后的价值伦理问题。如果学校切实贯彻实施制度伦理,就会引导教职工注重文化和文明程度的提高,引导教师从培养健全的人的视角去教育管理学生,从而促使教职工人性水平不断提升,也促使学生个人素质全面发展。
  另外,从制度化的道德规范角度看,制度伦理只能将最基本、底线的道德上升为制度。但是现实中有些学校片面强调教师的义务奉献,对于不能义务奉献者变相的处罚,不能给予教师应该的“利得”。在道德实践中,道德高尚者、义务奉献者只能是主体个人的自觉自愿,制度不能强制要求。在现实的社会发展阶段,应充分保证教师的利得,否则,在刚性的制度约束下,不但不能发挥制度作用,相反,会侵犯教职工的正当权利、合理权益。因此,制度伦理的实施能够警惕将过高的道德要求上升为制度规定,充分保证教职工的正当权利、合理权益。
  其次,制度伦理关注诚信、求真等伦理问题。学校制度伦理有助于学校教学、科研活动符合于求“真”。作为学校这一特殊学术性组织的性质决定了其教学、科研活动本质上应符合于“真”。但现实中,一些学校的制度规定及其运行违背了诚信、求真等伦理基本精神,不能保证教学、科研趋向于真,甚至在某种程度上纵容教学、科研活动掺杂假、恶、丑的行为。尽管宏观上我国教育制度对学术腐败严加惩处,但学术腐败现象仍然屡禁不止,这同一些学校的具体制度实施紧密相关。要严惩学术腐败、学术造假,保障学校教学科研活动符合于真,仅仅依靠道德教育不够,依靠宏观的教育制度制约不够,还得依靠具体学校制度伦理的贯彻实施。因此,只有在具体学校制度伦理的运行下,才能使我们的管理效果剔除“虚假”的效果,使我们的教学、科研活动真正追求并不断达之真理。
  
  参考文献
  [1] 冯军.管理的规制:关于制度伦理的研究.哲学研究,2004(12).
  [2] 檀传宝.制度缺失与制度伦理——兼议教育制度建设.中国教育学刊,2005(10).
  [3] 高兆明.制度伦理与制度“善”.中国社会科学,2007(06).
  [4] 檀传宝.制度缺失与制度伦理——兼议教育制度建设.中国教育学刊,2005(10).
  [5] 高兆明.制度公正论.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1.
  [6] 郑杭生,李强.社会运行导论——中国特色的社会学基本理论的一种探索.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3.
  [7] 史根林.道德领导的目标与策略.教育发展研究,2007(07).
  [8] 郅庭瑾.学校管理的伦理追问.思想理论教育,2006(06).
  [9] 石一.论学校道德领导.教学与管理,2004(04).
  [10] 曾山金.教育目标的伦理管理.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6.
  (责任编辑 刘永庆)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