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9年第1期

制度伦理:提升学校管理有效性的新视角

作者:罗 健




  一、管理低效呼唤制度伦理
  
  现实中的学校管理,大多注重管理技术的层面探究,如颁布实施大量的“制度”、“规范”、“行政措施”等。管理中的具体工作则较多关注如何管得周密、管得严格、管得精确、管得具体,如何统一化、可操作控制化。这种崇拜与迷信“管”,过分渲染管理的“控制”与非人情化程度的学校管理在当前是个很普遍的现象。审视学校管理的现状,我们不难发现,学校严密的制度规定具体到实施中很难奏效,管理的实际效率、效果往往并不能达到学校组织成员的期盼。相反,就学校教职工而言,一些教职工采取消极的抵触,“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很多看似有效的制度规定最终成为纸上文章,没有实际意义。就学生来说,现实的学校管理强化了具体的目标尤其是学习成绩的考核,学生很难得到健康、全面的成长环境,管理的真实效果也很难达到。
  应该承认,制度在管理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但是,制度能否按照管理者的预期而得到有效实施,一个重要的问题是必须考察制度本身的优与劣。就学校管理来说,只有良性的制度安排才能得到教职工、学生的内心的赞同、拥护与支持。而相反,不良的制度只能是管理者的主观愿望(尽管在管理者看来是好的制度),只能带来教职工、学生的消极行为甚至抵触。
  那么,何为良性的制度?这得先认识一下管理的本质,“管理在本质上是对人的管理,管理的核心是人,管理中包含着对人的道德价值目标的追求,内在地具有自己的道德性。”同样,管理中的制度也总是以人为核心的,制度是人制定的,也是需要人去遵循的。因此,良性的制度安排就不能仅仅考虑制度的技术、实证属性,还要关注制度及其技术属性背后的价值属性,考虑人、人的关系、人性内容因素。也就是说,制度的合理性既要考虑到制度的效率方面,也要考虑到制度本身的人文性、道德性。这些因素关涉到伦理问题,尤其是关涉到制度伦理问题。实际上“制度与伦理的关系是一种形与实的关系:制度是物化的伦理,伦理是制度的内核,两者无法剥离”。可以说,良性的制度必然是蕴涵社会一定时期的伦理精神、道德原则的制度,必然受伦理的审视与批判,制度的规定必须考虑伦理、道德因素。
  如何理解学校管理中的制度伦理?一般而言,制度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学校制度是一种狭义的“制度”概念,即通常所说的正式制度,广义的制度还包括非正式制度。而且,学校的制度是一种具体的制度,主要属于中微观层面,不同于国家的宏观教育制度。通常来说,制度伦理包括两层含义:第一层含义指的是体现管理制度所依据的道德精神和道德理念,即一定的制度必须以一定的伦理精神为价值先导,接受伦理理念的支配和约束。强调的是基本制度的管理合理性。第二层含义指的是制度化的道德规范,包括将一些道德规范直接上升为制度,强调的是依靠管理制度力量来规范人们的道德行为。我们也可以换个角度来理解制度伦理:从外在角度看,指的是对制度进行伦理考量,为制度建设提供道德支持;从内在角度看,主要是指制度蕴涵的具体道德理念、道德原则及某些道德规范。当然,制度伦理的核心是制度的善、制度应当合乎善的伦理价值精神。
  有学者指出:“由于任何一种制度都是一种物化的伦理,所以任何制度上的缺失实际上也都是某种意义上的伦理缺失。因此,制度的改革实质上也是伦理的改革,而推动制度改革的诸多维度中一个十分关键的维度就是推动伦理的改革。”因此,现实中学校管理必须从制度伦理角度弥补制度的实质性缺失,以增强管理的有效性。
  
  二、制度伦理有助于提升学校管理的效率
  
  在学校管理中,制度主要的、大量的是直接干预和调节教师、学生行为中一些基本的利益关系。但在利益关系调节中,总是蕴涵着自由、平等、公正、守信等道德问题以及涉及个人权利、合乎人性的管理等伦理问题。这些问题在制度规定、运行中是否考虑是影响利益调节乃至于调动人的积极性、创造性的重要方面。也就是说,制度伦理直接关乎提升学校管理的效率问题。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予以具体探讨。
  一是制度伦理能够被学校教职工、学生自觉认同、遵循,有利于制度的顺利推行。所谓制度认同是指组织成员对制度体系在价值上的承认与肯定,认为它是合理的并自觉遵守与维护这一制度体系。制度伦理是一种蕴涵平等、公正的制度。只有在制度伦理的运行下,学校教职工、学生出于对于制度的道德善的认肯,出于内在价值肯定基础上的主动共鸣,认为制度规定相对于自己来说是具有现实合理性的义务与责任,才能产生维护、遵循制度规定的自由意志行为。也就是说,只有依靠公正、蕴涵伦理精神的制度伦理,才能让学校组织成员信任、认同管理制度。同时,只有公正、合理的制度安排,才能真正显现出学校制度的权威性,使教职工、学生都能在这个制度体系规定的范围、并按照制度的要求而采取积极的行为,并最终使组织形成基本公正、合理秩序,保持制度的顺利推行,从而提高学校管理的实际效能。
  二是制度伦理能够发挥一定的激励功能。一般来说,管理中的制度既具有惩罚、威慑的功能,也具有激励的功能。但是如果片面强调管理的效率、效能,试图在短期内达到管理者预期效果,实践中往往会强化制度的“管”,而忽略制度的“理”;强化制度的“控制”功能而削弱制度的激励功能。另一方面,在管理中,通过道德规劝可以促使教职工、学生产生自觉行为,但是单纯道德教育的作用也是有局限性的,道德是一种软约束,在管理中其功能显得比较软也比较慢,不能在短期内达到普遍的功效。
  制度伦理具有伦理的软约束,这种软约束具有明显的激励功能。首先制度本身蕴涵的“公正”“善”就具有激励功能。制度激励以这种制度本身的价值合理性为前提,否则,这种社会激励机制会因遭到社会多数人的拒斥而失效。同样,在学校管理中,教职工、学生具有的思想认识水平以及精神上的需求造成他们对制度本身的公正与否更加敏感。如果学校制度不公正,就极易使人舍善趋恶,甚至促使品行端正的人可能行为不当。而相反,在一个基本公正的学校制度环境中,会产生组织成员抑恶扬善,相互激励,塑就善良人性的氛围,甚至促使品行不端的人可能行为得当。其次,制度伦理充分关注个人权利、合乎人性的管理问题,具有情感激励之功能。制度伦理充分考虑组织成员主人翁地位的要求,给予组织成员行为一定的合理自由度。在道德实践中,赋予主体行为选择的自由,主体才可以主动、自觉承担相应的责任、义务。尤其是在学校管理中,教师的行为具有一定的创造性,富有鲜明的个性色彩,通过制度伦理给予教师足够的信任,赋予教师的自由空间,激励教师创造能力的发挥;制度伦理在注重管理效率的同时,重视对人的人文关怀。通过学校管理中制度伦理的实施,引导、满足教职工、学生的合理需求,尤其是激发教职工、学生的较高层次的需求,实现人性化的管理从而促进人性水平的提升。再次,制度伦理具有舆论激励功能。制度伦理从正义角度昭示管理提倡什么或反对什么,何种行为会受到奖励,何种行为受到惩罚。制度伦理有助于形成良性的舆论氛围,构建制度伦理环境,通过制度环境给予道德行为积极肯定,给予违德行为及时否定。在学校环境中,道德舆论具有比一般社会环境更大的激励功能。道德舆论评价对教师、学生来说具有渗透性、广泛性,是一种无形、强大的力量。学校道德舆论环境能够启迪教职工、学生的内在道德自觉性、示范性、超越性,使组织成员富有较高的道德责任,产生自觉的义务行为。
  三是制度伦理有利于凝聚团队精神、形成团队力量。制度伦理的软约束有助于组织成员以合理、善的方式调节人们之间的利益关系。人们之间的经济利益关系的差别、矛盾和对立,需要一定伦理关系的建立和培植来调节,从而保证人们利益关系的和谐。学校制度伦理确立了人们利益关系中的伦理关系,使蕴涵利益调节的管理制度处于和谐运行之中,而和谐的管理制度运行有利于良好人际关系的建立。学校团队精神的诸多表征集中表现为一种良好的人际关系。这种良好的人际关系,不是一种外在的、面具式的亲密,而是以相互的尊重、忠诚、信任、合作以及使共同体发展成为显著特征的和谐关系。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