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9年第1期

论学生责任教育的切入点与着力点

作者:陈思坤




  (2)生态文明责任教育。人的社会性是建立在人的自然属性基础之上的,人本身是自然界的产物,没有自然界就没有人本身,人无法离开一定的生态环境,必须同自然进行各种不间断的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交换,并通过改造自然和利用自然来满足自己的需要。生态环境与资源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永恒基础,也是构成社会和谐的基本因素。环境意识成为人类社会文明、发展进步的重要标志,热爱自然、保护环境、珍惜资源是现代公民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培养青少年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责任意识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客观要求。加强青少年的生态文明意识教育,引导他们形成正确的环境伦理观和生态文明观,充分认识自然界各种物种的存在理由,承认自然的应有价值和对人类和谐发展的必要性,理解如何合理利用和有效配置资源的重要性,形成有利于提高资源合理开发利用效率、减少环境污染的健康、文明、勤俭、节约的消费方式,使人的全面发展与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统一起来。
  
  二、青少年责任教育的着力点
  
  1.将责任认知教育融入素质教育中,着力增强针对性
  针对青少年群体的不同年龄成长阶段的心理特征和责任意识生成规律,循序渐进,分层次实施责任教育内容,各层次之间既要互相衔接,有机结合,又要由浅入深,逐步深化,引导青少年由较低层次责任认知向较高层次回馈责任实施方向发展。如小学阶段着重进行生命责任教育、生态责任教育和理想信念教育,使青少年深刻认识责任对于一个人自身的发展和健康成长的重要性,诱导和启发责任意识的生成;中学阶段着重开展行为责任教育和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侧重于公民知识的传授、责任意识的培养和责任行为的锻炼,引导青少年用自己的心灵去理解生活、切身体验各种责任,逐渐领悟自己作为一个社会人的真正内涵,明确自己对他人、社会及人类应负有的道义上的责任,养成主动承担责任而不逃避责任的自律习惯;大学阶段着重开展成才责任教育和回馈责任教育,引导学生正确认识权利与义务、民主与法治、自由与民主的辩证关系,明确自己肩负的历史使命,懂得承担好自己的职业角色和社会角色职责是实现自我价值的必由之路,形成成才责任动机,并内化为忠于祖国、献身社会、关心他人、完善自我的责任行为。
  2.将责任行为锻炼渗透于实践活动中,着力强化参与性
  责任感不仅是一个主观范畴,也是一个实践范畴,是认识过程、情感过程、意志确立过程和行为实践过程的统一。责任意识在实践中得以逐步提升和强化,青少年只有通过社会实践才能深化对自己应承担责任的认识,产生履行社会责任的行为动机。社会实践活动对于促进青少年了解国情、认识社会、增长才干、奉献社会、增强社会责任感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责任教育的本质是实践的,应将责任行为锻炼融入社会实践中,让青少年走出校园,深入社会,开展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活动,引导他们及早地认识个体在社会中的责任角色,学会负责、学会选择,养成履行公民义务的习惯,并建立行之有效的社会参与机制,为青少年提供履行责任的亲身体验、独立探索、自主选择的机会,磨练他们的意志,砥砺他们的品格,促进知、情、意、行的相互转化,引导他们将个人发展与社会发展统一起来,把树立远大的理想同时代的要求统一起来,把实现自身价值与报效祖国统一起来。
  3.将责任意识培养贯穿于家庭、社会和学校中,着力提高实效性
  青少年社会责任意识的培养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参与,应整合各种教育资源,着力构建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三位一体的教育格局。家庭教育是人生的第一学校,是责任教育的基础,应建立家庭成员之间民主、平等、和谐、尊重的沟通氛围,从小培养青少年的主体意识和对自己行为后果负责的意识,增强责任感培养的针对性。学校教育是人生中有目的、有计划接受教育的主场所,是责任教育的关键,应发挥在青少年责任教育中的主阵地作用,通过系统的教育向学生传授现代公民应具备的政治、经济、法律、伦理道德和社会生活准则等方面的基本知识,侧重于公民责任意识的启发和责任行为能力的提高,使青少年明确责任与理想、责任与能力、责任与法纪、责任与成才之间的关系,促进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身体心理素质、实践创新素质的和谐发展。社会教育是责任教育的继续,影响青少年终生的发展,青少年责任感的培养同环境的优化息息相关,营造以尽责为荣、不负责任为耻的社会环境和舆论氛围,建立赏罚分明、公正合理的制度,使一切不负责任的行为因不可逃避的“责任追究”而受到有效遏制,才能使青少年实现从责任“他律”到责任“自律”意识的觉醒和内化,从而激励他们自觉履行社会义务,努力成长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参考文献
  [1] 胡锦涛.在全国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人民日报,2005-01-19(1).
  [2] 叶澜.为“生命·实践教育学派”创建而努力.教育研究,2004(2).
  [3] 刘铁芳.生命情感与教育关怀.高等师范教育研究,2000(11).
  [4] 赵文静.试论责任和责任教育.山东教育科研,2000(10).
  [5] 王义高.跨世纪教育的一个共同主题——既学会生存又学会关心.人大复印资料.教育学,1995(6).
  [6] 胡锦涛.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人民日报,2007-10-25(1).
  (责任编辑 孙晓雯)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