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6年第2期
2005年高考话题作文综述
作者:崔国明
一、话题沉重,鼓励无病呻吟
如何引导学生在区区800余字的作文中抒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是近几年备受命题人和教师关注的问题。而早在2001年,“真情实感”就作为作文的一项重要要求写进了《考试说明》中,针对的就是学生作文中普遍存在的套话、空话的现实状况。造成这种现状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高考作文命题的诱导。这种状况在前几年的高考作文中已经显露,而今仍未能有效避免。
近几年,从考前的作文模拟训练到高考作文真题,要学生谈道德、谈事业、谈人生甚至谈生命意义之类的话题,几乎是铺天盖地,而且动不动就要求学生做一点辩证分析或哲理阐释。这样的话题,对于一个几乎足不出家门、足不出校门、“两耳不闻窗外事”的中学生而言,不觉得太大、太沉重了点吗?单调的生活,加之缺乏切身的体验,却要求学生在这方面做文章,学生何来“真情实感”?那么,出现假话、空话、套话也就不足为奇了。
2005年各地的话题作文,上海、湖南卷的作文题,就明确要求学生结合自己的实际或记叙或议论,这就能够比较理想地反映出学生的切身体验,值得提倡。但这样的作文题实在太少,更多的仍然是在无意中鼓励矫情,诱导学生作无病呻吟。
如江苏卷的“凤头、猪肚、豹尾”的话题,这一话题本身没有什么问题,学生既熟悉也易于理解和把握,但命题人“小到学习生活,大到事业人生何尝不是如此?”的启发引导,让人顿觉厚重。十七八岁的中学生,人生之书才刚刚打开,事业暂时还根本说不上,生活的阅历也非常贫乏,却要他们去谈这个话题,怎么会不感到沉重?除了无病呻吟,还能再做些什么?而重庆卷的话题作文“自嘲”,对学生而言,更是一种精神的折磨!
全国卷2的“位置和价值”这一话题也同样让人感到凝重。正如命题人所提示的那样,“生活中,每个人的位置可能不同,但各有其价值”,的确如此。但问题是,作为一个尚未踏入社会的中学生,他们何来“位置”?又如何体现价值呢?这样的话题,如果给踏上社会多年、有一定生活阅历的成人来写,可能是比较适合的,因为有切身体验;但让中学生来写,其难度可想而知,充斥矫情也就不足为怪了。同样的,全国卷3的话题“铭记与忘记”,如果学生去写记住别人给自己的帮助、忘记自己给别人的帮助等等,倒是很切合话题要求的,但这样写显然太小,估计与“历史”的命题意图不能完全吻合,但要写“历史”,岂非太沉重?
因此,话题作文这一形式,如果今后在高考中仍将延续,那么,命题人就应该多考虑一点学生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想,更加贴近他们的生活实际,力争避免那些学生尚不能承受的沉重话题,以便使学生写出能够反映自己真情实感的文章来。
二、指向不明,加大操作难度
话题作文以其开放性而受人青睐。但开放并不意味着不加限制和引导,一味开放势必漫无边际,会导致作文的指向不够明确,而使学生莫衷一是、无从下手。在这方面,前几年的高考作文做得比较成功,最典型的是2000年高考话题作文“答案是丰富多彩的”,材料之后、话题之前的“的确,世界是千变万化的,疑问是层出不穷的,答案是丰富多彩的。在生活中,看问题的角度、对问题的理解、解决问题的方法以及问题的答案不止一个的事例很多。你有这样的经历、体验、见闻和认识吗?”这样的启发引导指向就十分明确。遗憾的是,2005年高考作文在这方面处理得就不够理想,应该说,缺憾非常明显。
没有启发引导、指向不明,无疑会加大学生作文的难度。像福建卷的“对两幅图的联想或感悟”话题、全国卷3“铭记与忘记”的话题、辽宁卷“今年花胜去年红”的话题、重庆卷“自嘲”的话题等等,都缺乏必要的引导指向,学生在拿到作文材料后就感到如同拿到一个“斗大的馒头”而无从下口,这对学生而言,绝不亚于精神的摧残。
更有甚者,有的话题作文有启发引导,也有明确的指向,但材料和命题人的启发引导却不在同一层次,甚至是两者关联不大的,因而这种指向是生硬的、甚至是错误的!这种现象值得关注。江苏卷的话题“凤头、猪肚、豹尾”,其来源是元代陶宗仪《南村辍耕录》卷八中所载乔吉的话:“作乐府亦有法,曰:凤头、猪肚、豹尾六字是也。”这本来是古人用来比喻好文章的结构的,但命题人却非要生硬地将它引到学习生活、事业人生中去,并煞有介事地启发:“小到学习生活,大到事业人生何尝不是如此?”果真如此?非也。现在,全社会都在提倡“终身学习”,那又何来结尾?生活和事业又哪来头尾之说呢?实在令人费解。说人生之路有三阶段,尚可自圆,但要做到开头、中间、结束都很完美,严格说来,这是唯心主义的观点,事实上没有人能够做到!想到这些,考生将无从下手。那么,如此说来,这样的提示引导,会把学生引向何方?与其摆设,不如砍去。
三、脱钩时代,缺乏生活气息
近几年来,话题作文的命题似乎走进了一种怪圈,那就是脱钩于我们生活的实际:所选用的材料不是外国的,就是古代的;不是古诗美文,就是名人逸事。命题人似乎在有意回避现实火热的生活,导致作文材料缺乏现实感和时代气息。在这方面,上海卷永远走在全国各地的前列。
回过来看看2005年的作文材料:全国卷1选用的是丹麦物理学家玻尔教授的一则故事,湖北卷选用的是王国维《人间词话》中的一则论述性的文字,江苏卷的“凤头、猪肚、豹尾”则是采用了元代陶宗仪《南村辍耕录》卷八所载乔吉所说的写作乐府之法,浙江卷的“一枝一叶一世界”则干脆就是唐诗和古人的描述。所有这些材料,美则美矣,雅则雅矣,但时代气息却不见踪影,那又如何来要求学生关注现实、关注身边的事情,进而抒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命题中的脱钩时代、顾左右而言他之风绝不可长。因为命题人所用的材料,对于学生而言,是一种引导,也是一种暗示,是学生借鉴和模仿的范本。事实上,有相当数量的学生在考场作文中会回避现实,议论时故作高深莫测,记叙时一味胡编乱造,像前两年非常热门的“历史新编”式作文其实也就是这种风气的滋生物。这一方面固然是因为学生缺乏生活阅历,但另一方面,我们也不可否认,命题人的无意引导也“功不可没”。为什么命题人可以回避现实,而学生作文一旦回避现实却要受到分数上的惩罚呢?
我们呼唤命题人所提供的作文材料多一点像今年上海卷那样既充满鲜活的时代气息,又能让考生看得见、摸得着的事物。一句话,作文材料要贴近时代,体现当今的时代色彩。
四、落入俗套,易于宿构抄袭
上有政策,下有对策。一种作文命题形式延续的时间过长,就必然会落入俗套而给学生以可乘之机,特别是当今广为流行的话题作文。曾有人很形象地说:“话题作文是个筐,什么都可往里装。”的确,因话题作文过于宽泛,因而有很多话题会给人以“似曾相识”之感;同时,我们也不可否认,因为有的话题过于俗套,且写作时只要内容在话题范围之内就可以算作切题,确实有许多熟悉的内容只要稍加改造就可以纳入话题之中。于是,宿构和抄袭也就产生了。近几年高考暴露出来的宿构和抄袭的现象,已经很能说明问题了。于是乎,“不得抄袭”作为一项写作的要求堂而皇之写进试卷,实在是不得已的下策。
2005年高考的话题作文仍未能有效地摆脱这一令人尴尬的局面。非常突出的是高考全国卷2的话题“位置和价值”,这一话题显得非常俗套,因为有关“位置”、有关“价值”方面的题目很多学校都曾训练过,也看过很多,学生并不陌生;即使是“位置和价值”这一关系型话题,尽管多加了一层“防护膜”,但也不能幸免。据有关人士反映,这一话题的文章早在今年元月就曾出现在网络中,实在令人防不胜防,也令人尴尬无比。
此外,像全国卷3的“铭记与忘记”这一话题,也比较俗套,因为本人就曾见过一高考辅导杂志所刊发的一中学的高三作文训练题“忘与不忘”,仅仅是提供的材料不同而已,其话题的实质应该是一致的。这说明就有学生训练过这种作文,那么,宿构也就在所难免。
以上问题,说明高考话题作文已经到了非改革不可的地步了。如果让这些现象继续延续下去,将会严重削弱高考作文的信度,丧失其应有的选拔功能。面对高考话题作文,的确想说“爱你并不容易”。
(责任编辑 关燕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