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6年第3期

英语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倾听能力

作者:何文琴 詹红英




  (4)听记训练。着重培养学生的边听、边想、边记录的能力。口语表达具有转瞬即逝的特点,在倾听活动中倾听人吸收的是声音信息,存留时间短暂,倾听时的思维活动要求是快速的。因此在倾听活动中要集中注意,积极认真地听,要注意带着问题、有目的地听,同时注意克服各种分散注意的干扰,捕捉话语要点,析出无关或次要的信息。
  (5)听辨训练。其目的在于提高学生倾听的辨识能力、判断能力和品判能力。让学生听一个或一组材料,边听边进行辨识和判断,然后立即用口述或手写把听辨的结果表示出来。如辨异同、辨正误、辨类别、辨特征等。也可以采用讨论的方式,“讨论”有利于训练学生的听说能力。讨论过程中,学生必须听清对方的见解,才能展开交流或者争论,这就要求听别人发言时要有明确的注意指向性,并学会边听边记要点,做到耳听其音,心领其意,从而不断提高“听”的能力。
  (6)听测训练。就是由听到前面的话来推测后面大致要讲的内容,或由一些话推测讲话人的身份、意图、事情可能的结果等。这对于锻炼联想力、想象力、逻辑推理能力、预见能力、评判能力等都大有益处。
  (7)听后感训练。就像读后感的练习形式一样,听过一个材料后,立即发表个人看法感想。它要求一边听,一边记下材料的要点,一边迅速引伸个人感想。要求听得仔细,概括得准确,联想引伸得快。选用的材料可以是故事、小说、新闻、作文、录音报道等。
  (8)改变倾听条件训练。可在具有诱惑力的声源旁读一些有意思的材料,让学生设法集中注意力仔细听,听后立即复述,从而起到增强抗噪音干扰的能力。也可以在争吵或激烈辩论的场合,看能否判断出问题的症结所在,能否从只言片语中推断出主要意思。
  总的来说,教师在运用方法和方式上一定要讲究些艺术性,否则会使学生失去兴趣,应多运用一些较有趣味的小故事、小幽默或学生关心的话题,由教师来阅读,读时应带有感情色彩,伴随一些动作,一些关键的词语可以提醒解释一下。
  四、倾听习惯的养成教育
  好习惯的形成,决非一朝一夕之功,需要经过较长时间的培养。培养良好的倾听习惯,是形成倾听能力的重要前提。良好的倾听习惯包括:注意力集中,保持尊重和理解对方的态度,仪态大方,有充分的思想准备再发言等。良好的倾听习惯常常意味着对话,意味着参与,意味着相互构建,它不仅是一种教学活动方式,更是弥漫着、充盈于师生之间的一种教育情境和精神氛围。对学生而言,意味着心态的开放,主体性的凸现,个性的张显,创造性的解放。对教师而言,意味着不仅仅是传授知识,而是一起分享理解、生命活动、专业成长和自我实现的过程。
  
  1.倾听时必须专心致志
  倾听者应该全神贯注,并通过同讲话者交流眼光,适时点头或做一些手势来鼓励对方讲下去。同时,通过目光的交流,有时通过简单的肢体语言也能更容易了解与掌握说话者的真实意图,以便全面地领会说话要旨。
  
  2.倾听者应该轻松自如
  有的人倾听时往往神清紧张,只考虑自己在这样的场合该怎样说话,结果对方的话一点也没听进去。其实要使自己讲好话,最好的办法就是认真听取别人的讲话,听得多了自然会知道在什么场合该讲什么话。
  3.通过一些简短的插话和提问来启发讲话者,引出话题
  如果做不到这一点,至少也应该适时地有所表示,比如“OK!”、“Oh!”、“Go on!”之类,讲话者最怕自己讲的话得不到听者的反应。
  
  4.要提高自己的语言敏感性
  善于从发言者的话中,找出他没有明白表示出来的意思,避免造成误解。
  
  5.倾听时不要急于下结论
  这往往会导致谈话不能继续下去,于是也就不能全面地了解事实的真相了。
  新课程改革像首宏大的交响乐,课堂教学是其中最重要的乐章。在长期的倾听能力训练中,我们深切地体会到:倾听训练不仅仅是一个听觉接受的问题,更重要的是它还直接影响到学生的思维训练、逻辑训练以及文字表达,是语言教学的基础和关键。它使教学双方处于主动、活泼、丰富、有趣的气氛中,对提高学生素质大有裨益。相信通过广大英语教师的不懈努力,科学有序地组织倾听能力的培训,学生的耳朵就一定能灵敏起来、运动起来,在新课程理念这乐棒的指挥下,师生共同奏出真情交流、和谐共振的天籁之音。
  (责任编辑 刘永庆)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