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6年第4期

德育回归生活中的道德语言

作者:黄富峰




  适宜的道德语言就是在有意义的道德共同体中实现良好的道德沟通。适宜的道德语言就是以生命的体验和需要为核心内容,追求生命的创造,敞开在主体间平等基础的道德对话。“人的言说是无限开放的,向着时间与空间,向着整个世界,物质的、精神的、有形的、无形的、社会的、文化的、心理的、外在的、内在的、他者的、自我的世界”,人“是一种对自己存在不断进行自我言说、自我表达的存在物”。在适宜的道德对话中,消解了德育实施者的权威性,德育实施者不是站在道德教师的位置上,而是与德育对象处于同等的地位,引导和启发德育主体的道德积极性,德育主体的戒心和抵触情绪得到最大程度的消解,提升了其价值和尊严,德育主体能够自由言说,自由表达,坦露道德自我,与德育实施者的道德知识、道德要求和道德价值产生互动,构建起新的道德价值观,形成新的道德品质。在适宜的道德对话中,德育主体的道德言说能力得到锻炼,它标志着德育主体能够更好地表达自身的道德需要,协调各种道德关系,内在的道德意义的丰富和发展以及道德认识和道德把握能力的增强。在适宜的道德对话中,道德自我修养的积极性被充分调动,德育主体能够自我反思、自我审察、自我磨砺、自我提升,己——己矛盾得到最大程度的解决。己——己矛盾包含了人与他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等多层次的关系和矛盾,是主体多面临的所有外在矛盾和关系的内化和聚焦。己——己矛盾的解决指向德育主体内在心灵的秩序与和谐,自我的道德境界的不断提升,这一矛盾的解决意味着道德矛盾的最终化解。
  道德语言的内容和形式,道德语言的言说方式,既展示了德育过程中的各种关系,也关乎着德育的效果。因此,适宜的、优越的道德语言及其言说方式就成为道德教育的有效形式。
  丰富德育主体的道德话语。克服语言的贫乏,丰富道德语言的内在意义,采取活泼生动的言说形式。语言中既蕴藏着历史的价值,也包含着世界的意义,道德语言贫乏的实质是道德意义的缺失,德育主体不愿意表达,缺乏进行道德对话的勇气,原因就在于缺乏道德意义的冲动。克服这一点,就要恢复生动的、生活化的道德语言,生活化的道德语言是充满生命的活力和朝气的、充满诗意和想象力的、充满了对生活的热爱和憧憬的语言,而随着人的工具理性的发展,道德语言也失去了内在的活力,成为干瘪的道德教条:“随着亚里士多德用枯燥的、学究气十足的散文(书面论)取代了早期哲学家诗意的语言,取代了柏拉图的生动活泼的对话体,哲学成为了可读的,不是可说的了,人们注意的是语言的骨骼,而不是他的血肉了。”如此,德育主体还有什么可以表达和愿意表达的呢?
  优化德育实施者的道德语言。语言不仅仅是声音和内容的简单对应,其中言说者的情感、态度以及语言表达的能力,所起到的效果是不一样的。作为德育实施者,确切、明白、简洁、通俗、生动、优美是驾御语言的基本能力,格调清新高雅、语气温和文静的道德语言是获得良好道德沟通的基本条件。如在道德劝勉中,就要注意通过道德语言的变化,增强劝勉的效果。“劝导法依赖于语词纯粹的、直接的情感效果,即依赖于情感的意义,修辞的语调,恰当的隐喻,洪亮的声音,刺激的作用或者恳求的声调,戏剧性的姿式,小心谨慎地与听众或观众建立的和谐关系等等。”如在道德对话中,应注意道德语言的真实、真诚和坦诚,在语言表达中彼此尊重,尊重彼此的价值观和人格。哈贝马斯认为,有效的沟通取决于以下三个条件:一是“真实性要求”,即说话者是否表达“客观世界”的事实真相;二是“正当性要求”,即说话者是否遵守“社会世界”所提供的人与人沟通的社会规范;三是“真实性要求”,即说话者是否表达了个人“主观内在世界”的真实想法和感觉。
  道德语言引导着道德实践,理解着道德实践,在道德实践中生成道德的意义。“理解是人存在的方式。理解着也就存在着、生活着,失去了理解,人生变成一片无意义的虚无,而世界对人则成为陌生的东西,人就无家可归,而理解使世界具有意义,成为人生存的寓所。由理解而生成的意义充盈乎人生,充盈乎世界。”道德理解通过道德语言创建了人类的精神家园,人的心灵在精神家园中得到庇护,从而显示出它在德育回归生活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和特殊意义。
  参考文献
  [1] 杨国荣.伦理与存在——道德哲学研究.37.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
  [2] 巴赫金.诗学与访谈.114.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8.
  [3] 董小英.再登巴比伦塔.7.北京:三联书店,1998.
  [4] 刘铁芳.论“说”的教育.教育理论与实践,2001(10).
  [5] 邓小芒.思辩的张力——黑格尔辩证法新探31.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2.
  [6] [美]查尔斯·L·斯蒂文森.姚新中等译.伦理学与语言.157.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
  [7] 阮新邦.批判诠释与知识重建.41,42.北京: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
  [8] 金生鈜.理解与教育——走向哲学解释学的教育哲学导论.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7.
  (责任编辑 刘永庆)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