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6年第4期

德育回归生活中的道德语言

作者:黄富峰




  德育的核心目标是促进人道德精神的健康生长,但虚空宏大的德育目标,简单强迫的道德灌输,机械的道德考试,限制了积极道德思考,道德自主发现和探索的能力逐渐萎缩,人难以在理解和领悟中凸显生命的本质和要求,生活远离了人自身,人也远离了真正的道德,人的道德情操得不到熏陶,人的道德智慧难以形成,德育活动中时刻存在着戕害人道德精神生长的危险因素。德育要回到它应该的状态,即回归生活本身,使德育主体的道德精神得到健康生长,拥有良好的道德生活。德育回归道德实践,回归人的道德生活本身,是克服德育低效的一个重要途径。这种德育理念不能不涉及到对道德语言的反思和定位,涉及对道德语言的功能与作用的再认识。
  道德教育离不开道德语言,德育目标的描述,道德原则和道德规范的灌输,道德考试的设计和进行,都有道德语言的参与,在一些人的心目中,道德语言简直成为道德灌输的代名词。如果把道德语言作为道德教育的工具的话,问题的关键是在于人们如何使用道德语言,而不是道德语言本身的过错,根本原因在于道德理念的落后。况且,随着哲学研究中“语言学的转向”,语言在人的实践中,不仅是在工具论层面上的存在,而且还渗透到思维本身,并且在一定意义上具有本体论的意义。如海德格尔认为,语言是存在的家,是人类的精神家园。如此,道德语言的在德育中的意义,就不仅起到道德表达和德育工具的作用,更为深刻的意义尚待发掘。
  道德语言的基本作用就是道德表达。社会作为整体,通过道德语言表达着社会价值导向,表达着社会秩序的要求。政府、团体、学校、传媒等成为传播社会道德价值的主体,形成一种普遍性的道德要求,维持着社会的正常运转。个体在社会生活中,需要时刻表达自身的道德感受和道德需要,通过道德语言协调各个方面的社会关系,从而使自身融入社会中。社会的道德表达代表了一种普遍性的道德要求,个体的道德表达则是个体道德需要的外在表现,其中难免出现不一致和相互冲突的地方。正是这种不一致,不仅促进了个体的道德境界的提升,也促进了社会道德的发展和进步,这些都是在道德语言的对话和交流中实现的。“道德的意识、观念、定势等等,并不仅仅以精神的形态存在,随着社会的发展与生活实践的不断重复,道德的意义往往进一步转换为制度化的事实。因此,社会道德表达和个体道德表达在交流中实现对接,在道德实践中实现转化,从而达到社会秩序的和谐与个体心灵的健康。
  道德语言将人类整体联结起来,组成道德意义的世界,即通过道德语言创造出道德意义世界。在道德实践中,道德语言是重要的活力因素。道德行为的动力有两个方面,一是外在的推动力,来自外在的道德要求,道德语言的表达是外在道德要求的重要体现方式(道德命令语句是社会或他者对道德主体的要求,是一种他律力量);二是内在的道德要求,内在的道德语言起到重要的激励作用(道德独语是自己对自己的要求,是一种自律力量)。因此,道德语言是发动道德实践的重要力量。在道德实践过程中,道德语言所提供的道德信息还可以修正道德实践的方向(道德命令和道德独语同时起作用),消除可能出现的道德偏差。在道德实践之后,道德语言是描述和评价道德实践的主要手段,社会舆论的赞誉或谴责是其外在形式,内心的满足或自责则是自我的道德评价。
  道德语言为道德实践提供道德意义,并在道德实践中发展道德意义。道德语言不仅发动道德实践。而且还描述道德实践中的各种构成因素,将道德语言所承载的道德信息与道德实践的各个因素相结合,在此过程中,道德语言中所承载的道德信息获得实践性载体,道德实践获得意义和价值。所以,道德主体借助道德语言反思道德实践,为道德实践定位,提供道德实践的价值和意义。更进一步而言,道德主体在道德实践中通过道德语言的交流,产生思想的碰撞,生发新的道德意义,“思想并非是一种主观的个人心理的产生,而‘固定居住’在人脑中:不是这样,思想是超个人主观的,它的生存领域不是个人的意识,而是不同意识之间的对话交际。思想是两个或几个意义相遇的对话点上上演的生动的事件。……思想就其本质来说是对话性的。”在道德实践中,有主体间的对话与交流,就有新的道德思想和道德意义的产生。
  因此,人通过道德实践和道德语言整合为整体,通过道德语言对道德实践进行总结,创造道德意义。道德语言从表面上看,是人进行道德交流和对话的工具,但道德语言一旦与道德实践相结合,就会产生新的道德意义和价值,融入道德实践,成为道德实践的组成部分,化做普遍性的因素,成为人从事道德实践的标准和尺度。人在道德实践中整合为整体,道德语言成为整合各种社会关系的底色和标准。纯粹个人的行为不具备道德意义,不存在不关涉他人利益的道德实践,纯粹个人的道德语言同样不可能存在,道德交往和道德语言的交流是人类社会生活的永恒主题。这种交往和交流拥有共同的规则,它是交往和交流得以正常进行的保证,这个保证就是道德语言所承载的普遍道德价值和道德意义。
  德育回归生活,需要道德言说方式的变革,道德语言内涵的充实和道德语言能力的提升,生活德育需要一种生活式的道德语言。但生活式的道德语言不是世俗化的道德语言,世俗化注重人的感觉,允许人欲望的放任,缺乏生活的理想、价值和意义。世俗化的生活片面追求物质的最大享受,人的价值理性便在技术理性的压迫下,退居次要地位,表现在语言的内容上,所蕴涵的崇高性大打折扣,表现在语言的形式上,或者是演变为冷冰冰的技术性语言,道德语言成为抽象的道德教条,或者是下滑为世俗俚语,道德语言成为人们不屑一顾的玩笑话语,失去了其应有的严肃性。生活的本质是个体的自由发展,是社会的和谐进步,表现为二者的交融与统一。因此,道德语言应是个体自由与生命力的表达,并在生命的表达中构建和谐的人际关系和社会关系,不断为人的全面发展开拓新的空间,提升生命的质量。
  生活的本质是生命的自由,那么平等、交流、对话和创造则是实现这种自由的必然途径,道德语言无论在内容上、还是在形式上都应积极承担这种责任,因为“对话性是具有同等价值的不同意识之间相互作用的特殊形式”。一是道德语言的内容应是生命的体验、需要,道德内容的展开是生命的张扬,在道德语言的展开过程中,人的需要和体验凝练成生命的价值和意义,除缺语言的华丽与虚伪,还语言的生命本质。二是道德语言的展开,应是主体间平等基础上的对话。主体价值的平等是彼此敞开心扉的必要条件,如此,彼此才能卸掉生命中那些非本质存在的干扰,除却生活的面具,坦诚相见,诉说最深刻的体验,抒发最真切的情感,碰撞出生命的火花,引发共鸣,纯洁心灵,攀升到更高的道德境界。三是道德语言的言说应追求生命的创造。创造是人生自由的指向,道德语言中的生命体验和需要的满足是在主体的不断创造中完成的,独立平等的道德对话又为道德创造提供了必要条件,人可以通过道德的言说创造人生的价值,追求人生的完美。
  因此,语言能力的培养在道德教育的目的中具有重要意义。德育回归生活,道德语言也应回归生活。但道德语言存在的种种缺陷,阻碍着德育目的的实现。这不仅表现为“道德失语”,德育主体没有勇气说,不会说,说不准确,没有能力表达自身的道德需要,缺乏道德对话的能力;还表现为“道德多语”,道德语言出现随意化,甚至痞化,德育主体在这种道德诉说中不断消解着道德价值,突出所谓的“自我价值”,实则自身产生了更多的人生困惑和迷茫。所以,教会说话,培养优雅语言的言说能力,教会德育主体在适当的场合说出正确的道德语言,不仅是德育的重要手段,还是德育目的的重要构成要素之一。亚里士多德在《政治学》中曾说过:“人如果轻率地出口任何性质的恶言,他就离恶行不远了。”因为道德言说的方式,不仅表达了主体对世界的伦理关怀方式的差异,还显示了主体内在德性的不同。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