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6年第4期

地理(人教版)必修2案例分析、变式和创编

作者:陈炳飞




  高中地理新教材(人教版)以更加灵活多变的形式呈现知识,强化了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层面的学科目标。“案例”是新增的教材体例之一,就目前使用的3本必修教材而言,必修2案例数量多(23个),类型丰富,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
  
  一、案例存在形式
  
  教材中案例通常以图、文,或图文结合的方式表达出来,就其在文中存在的形式而言,大体有以下三种类型。
  1.正文夹案例。教材中绝大多数案例穿插在课文中间,这些案例多是不求全面的小案例,用以验证或分析某个地理原理。
  2.正文即案例。有些自然节以案例分析为主体,正文很少。这种案例侧重培养学生提取和运用信息分析、归纳地理原理的能力,学生需掌握其中部分内容。
  例如:第3章2、3两节共有亚洲季风水田农业、美国商品谷物农业、潘帕斯大牧场放牧业和西欧乳畜业四个案例,它们是作用相同、分析运用途径相似的平行案例,教材对四则案例的描述和分析由细到粗。教学过程中,教师也应通过区别教学培养学生的自主分析和归纳能力:教师先详细分析亚洲季风气候条件下水田农业的形成原因及特点,然后引导学生自主分析后面3个案例,进而扩展学生自主学习的空间,增强学生迁移性学习的能力。教师还可以增补一些新案例(如珠江三角洲的基塘农业),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案例进行分析,或者用新增案例比较、验证教材案例揭示的地理原理。
  3.隐性案例。教材有些内容类似于案例分析,但以正文形式呈现出来。如第2章“德国南部城市等级体系的启示”、第3章“季风水田农业”实则两则案例分析。有些“活动”与案例分析具有相似的功能,如“西欧的乳畜业”实际上也是一个案例。
  
  二、案、理呈现次序
  
  案例具有创设情境,提供信息,隐含问题,引发思考,启发引导,揭示规律的作用。
  案例与其蕴含的地理原理在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顺序,对学生学习效果有明显的影响。教材中案例及其阐述的地理原理呈现次序大体有以下几种。
  1.先理后案。即教材先阐述地理规律或原理,然后给出相应的案例,以分析、论证或巩固地理原理。教材中绝大部分案例采用这种呈现方式。
  2.理—案—案。如“新工业区”中,教材先简洁说明新工业区的特点和分布,然后展示“意大利中部和东北部工业区”、“美国硅谷”两个案例,用以强化分析。
  3.理—案—案—理。以阐述原理开头,用总结规律结尾,这种方式有助于帮助学生牢固掌握知识;列出两个案例,既增强了说服力,又可以为教师教、学生学提供选择的空间。例如:“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中,先概括说明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然后展示中外两个人口迁移的案例分析,最后再总结提高。
  4.边叙边析。即“案”、“理”交替出现,在展示案例的同时逐步分析、阐述地理原理。例如:“德国南部城市等级体系的启示”是一个以正文形式出现的隐形案例,课文以“边叙边析”的方式呈现出来。
  教材多以“先理后案”的次序呈现案例和地理原理,方式较为单调。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合理取舍教材案例,选择多样化的呈现次序:⑴“先案后理”,或“案—案—理”式。尤其是对以“分析功能”为主的案例,这种方式可以让学生先在阅读案例过程中形成直观感受后,再归纳地理原理,更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⑵“案—理—案”式。这种“案例—讨论—总结—案例验证”的分析程序,既有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上升过程,又能通过平行案例的拓展分析,实现知识和能力的迁移。⑶“理-案-理-案”或“案-理-案-理”式。这类方式既有从实际推导理论的演绎过程,又有理论联系实际的分析过程,对学生理解、强化和巩固新知有很大的帮助,适用于基础薄弱的学生,或学习难度较大的地理原理。
  
  三、教材案例的变式运用
  
  1.增。案例的文体多是描述或叙述式的,往往要有较多的细节和充足的资料,以提供足够的信息,便于学生分析地理事象的发生、发展过程。教材中个别案例过于简洁,对学生未知的或可能遗忘的内容叙述很少,导致学生在学习时缺少必要的已有经验支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适当补充相关的情景材料,尽量使学生能从中找全需要的信息。例如:“美国的商品谷物农业”中,可适当补充当地发展商品谷物农业的自然条件;“澳大利亚混合农业的形成”未能突出“混合农业”这一主题,教学时可增加一些“混合农业”的材料。另外,教师在使用案例时,还可以加入一些趣味性内容,使案例更具可读性;增加启发性语言,以引发学生的思考和讨论。
  2.减。案例要有较多的细节,也要围绕特定的主题,精练语言,力争使案例的每一句话都有阅读、分析的价值。教材有些案例中存在一些与地理原理关系不紧密的语句,增加了学生阅读案例的负担,挤压了学生分析、推导地理规律的时间,教师可适当削减其中不必要的资料性内容,留给学生更大的思考空间。例如:案例“美国硅谷”逐条列出“硅谷”工业生产的特点和区位优势,使案例成了“知识”堆积,难以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用时,可以用“途径”代替教材总结性的论述,最后一节用笼统、委婉的语言描述“硅谷”的区位条件,在后续的“活动”中要求学生据此分析其区位优势。教材个别案例正好描述学生身边的,或熟悉的地理事象,教学时可以淡化教材内容,让学生自由发挥说案例、析案例。
  “减”还包括弃用教材中的少量案例。即以更适合的案例取代教材原有案例。或者,有些地理原理难度较小,不需要用案例去分析或验证,教学时可舍弃用相关案例。
  3.变。一是改变教材案例中可能存在的一些陈旧资料。人文地理中的很多资料(如数据)会不断地更新变化,而教材案例使用的材料则是相对静止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及时予以更新。二是对原案例的变式使用。在对原案例进行分析得出规律后,通过改变原案例的情境条件或某些要素,使其蕴涵的地理问题和结论发生变化,然后引导学生进行再思考、再分析,让学生从多侧面、多角度认识地理事实和理解地理规律,进而提高案例的使用效率。例如:运用“鞍钢与宝钢的区位选择”案例时,可以在原案例分析结束后,增加鲁尔区发展钢铁工业的简要材料,引导学生分析得出早期钢铁工业的主要区位要求(接近煤炭产地)。另外,许多“活动”是针对“案例”的提问,改变这些设问也是对案例的变式运用。
  
  四、基于新课标的案例选编
  
  案例为“虚”,地理原理为“实”,案例本身并不是学生必须掌握的内容。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必拘泥于教材,而要根据实际教学需要,立足新课标,从多渠道广泛收集、选编新案例,力求做到“因人选案”、“因材选案”、“因地选案”和“因时选案”。
  
  1.变换运用教材中的“案例”和“活动”
  案例、活动等教材体例都是为了更好地呈现地理知识及其形成过程,都是服务于学生的学习需要,它们在作用和内容上有着很大的联系。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根据教学需要灵活、变通地运用它们。
  一方面,可以将它们组合起来综合运用,以更好地引导学生探究地理原理。原教材中就有许多案例与“活动”配合使用,例如:第1章第2节“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中,以先“案例”,后“活动”的形式引导学生自主选择、自主探究;第2章第3节“世界城市化进程”中,以先“活动”后“案例”的形式综合阐明地理规律。
  另一方面,可以打破界限,将它们互换使用,更灵活地运用教材资源。例如:活动“西欧的乳畜业”、“温州乡镇企业的发展”、“我国北方某城市的居住区与工业区的两种布局方案”都可以改作案例。
  
  2.有选择地借用其他版本教材中的案例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