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6年第5期

新德育课程实施中的教师角色定位

作者:严锦石




  二是培植学生的人文精神。张岂之同志指出:“人文知识的积累和人文精神的弘扬,在人的一生中占有重要位置,这是终身教育中不可缺少的链条。”我们应高举人文主义的大旗去占领学生的精神领地。首先,建立书香校园,让学生与书本为友。美国教育思想家赫钦斯倡导的“教养中心论”的核心内容之一就是挖掘名著的精神资源,他断然作结:没有读过名著的人,就算不上一个接受过教育的人。我们应引导学生在读书中明理,在读书中明智,在人类优秀文化遗产中净化自己的灵魂,升华自己的人格。其次是发挥名人效应,让学生与大师对话。我们可通过邀请科学、艺术、政治、经济领域里卓有成就的人物为学生作报告,阐述他们对人生的看法,对幸福的理解,介绍他们自己成长和发展的经历。使学生在聆听前贤的教诲、感悟前贤的成长中对照自己、完善自己、发展自己。另外是开展各种文化艺术活动,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在美的氛围中推进善的教育。
  三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当今世界步入了知识经济时代,在这样一个时代充满了严峻挑战和机遇,人要生存,适应社会的千变万化,必须具备创新精神。我们应积极组织学生开展创造性活动,创设创造性解决问题的情境,鼓励学生勇于冲破传统观念的束缚,不囿于别人见解和既定模式,善于发现事物与事物之间、现象与本质之间的联系,敢于大胆想象,大胆质疑,长于类比,充满好奇,把探索的目光投向未来,不断提高自己的创造才能,做新时代富有创新精神和创造性思维的人才。
  四是培植学生的合作精神。现代社会一个人的创造活动,始终离不开他人或集体的智慧和力量,不会合作将很难适应和立足现代社会。我们应顺应时代要求把合作精神的培植融入德育的主旋律。首先,要注重培养学生“相容”的心理习惯,引导学生建立和谐的同伴合作关系,在共同目标的基础上,学会生活上的互相帮助,学业上互相交流,思想上互相激励。其次,指导学生改变孤僻性格,学会和同学相处,把自己融入集体之中。另外,引导学生理解合作的真实内涵,以免把无原则的迁就、小团体内的“哥们”义气误认为合作。
  
  五、教师成为生命主体的关爱者
  
  传统德育以社会为本位,由此出发,教育以约束个人、维护社会秩序为目的,个人道德修养以“无我”为最高境界。德育教化禁止一切“私”欲和“利”欲,成了一个假想的乌托邦,德育过程成了一个痛苦的炼狱过程。教师与学生的关系变为纯粹的权威和服从关系,学校把德育视为社会即时服务的工具,以是否接受并服从社会规范、准则、伦理作为评价学生的主要标准。结果,德育灌输的强制性,使得一部分学生采取消极的情感和消极的意志对抗德育;德育工具化倾向使得许多学生的人格精神呈现双重型。课程改革理念指导下的学校德育要求我们不仅关注学生的道德认识发展,更要关注学生生命的质量,把学生视为鲜活的生命体,关爱生命主体。
  首先,突出学生主体性地位。学生是德育的主体,不是灌输的客体。长期以来,学校德育深受应试教育之害,教师包揽一切,充当德育主体,一味地向学生灌输德育信息,满足于单纯的特定价值观念和道德标准的传递,严重削弱了德育的功能与效率。我们应革除这种保姆式、强加式的教育方式,充分突出受教育者的自主性,以学生自主性需要为立足点来开展德育活动,将社会道德要求转化为他们的自我需求,形成内在的认识和自觉的道德行为,使社会主义的政治思想意识和社会生活规范内化为学生主体的思想道德信念。
  第二,促进学生道德行为的自我选择。21世纪的社会是多元化的,与多元化社会相适应的多元化价值观必然存在。面对多元化社会,对学生的道德认识也要允许多层次,可以有多种选择。不应以统一的标准去替代“多元”,禁锢学生的思想,以免造成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一元、封闭和聚合,影响他们的健康成长。要把重点放在提高学生的道德选择能力上,指导学生根据具体情况具体分析,结合自己的道德行为能力选择行为起点,在多元化的社会中学会选择。
  第三、通过激励性评价促进学生发展。突出评价的“发展性功能”是新课程评价改革的核心。我们应改变过去评价过分强调甄别与选拔功能,忽视改进与激励功能的状况,建立促进学生发展性评价体系。教师应随时关注学生成长与发展的每一点进步,肯定和欣赏他们的优点,并加以表扬,进行精神鼓励。通过师生心灵的沟通,为学生品德发展营造良好的心理氛围。
  (责任编辑刘永庆)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