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6年第5期

新德育课程实施中的教师角色定位

作者:严锦石




  在全面开展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下,国家对中小学德育课程进行了改革,教育部先后颁布了小学《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初中《思想品德》和高中的《思想政治》4个学科课程标准的实验稿,并陆续开始进行实验。在新德育课程实施过程中,教师应扮演什么样的角色,这是每一个教师都应该认真思考的新问题。面对新德育课程赋予教师教育教学工作新的内涵和新的要求,我们必须改变原有的教育理念、教育行为和方式,及时做好角色转型定位,以保证新德育课程的顺利实施。
  
  一、教师应成为德育资源的开发者
  
  社会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德育资源,这些资源对学校德育工作的有效开展提供了条件。在实施新德育课程中,仅仅利用这些资源是远远不够的,教师应由德育资源的利用者转为德育资源的开发者。
  首先,开发课程德育资源。课程是德育的重要载体与实施途径,德育必须落实在课程中。新德育课程中的《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思想品德》、《思想政治》作为一种课程形态,是中小学必修的学科。在传统的德育课程教学中,教师的任务只是教学,是按照教科书、教学参考资料、考试试卷和标准答案去实施,教师成为了教学大纲、课程计划的机械执行者,成了各种教学资料的简单照搬者。实施新德育课程,教师应由课程的使用者转为开发者,把新德育课程的实施过程看作是新德育课程的开发过程、丰富过程和创造过程,充分挖掘课程中的德育因素,开发课程中的德育资源,增强课程教学的德育功能。
  第二,开发校园精神文化的德育资源。校园精神文化包括智能型知识文化、素质型心理文化、情感型审美文化和意识型观念文化。这些精神文化对学生道德品质的形成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作用。我们应通过智能型文化,如课堂教学活动、学术交流活动等,激发学生求知的热情、欲望和动机;通过素质型心理文化,如人际间的心理活动、专业化的心理咨询等,引导学生关注自身的心理健康,不逃避心理问题的存在,并通过心理问题的解决,促进自我成长;通过情感型审美文化,引导学生热爱美、欣赏美、创造美;通过意识型观念文化,如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实践观、人才观等,引导学生确立正确的观念,用正确的观念支撑起精神世界的大梁。
  第三,开发社会环境的德育资源。社会环境是个体生活于其中,-并影响其发展的一切外部条件的综合,主要包括社会的政治环境、经济环境和文化环境,也包括具有多样性、复杂性和曲折性特征的社会生活环境和人化了的自然环境等。研究表明,社会环境尤其是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生活对个体的思想品德形成和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影响作用。良好的社会环境有利于学生良好道德品质的形成和健康发展。教师应善于引导学生认识社会、了解社会、分析社会、研究社会,使学生看到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方面取得的显著进步,认清社会发展的主流,从而热爱社会、创造社会、奉献社会。做社会的主人,成为社会的建设者。
  
  二、教师应成为学生道德学习的关怀者
  
  朱小曼说:“道德学习是道德人格的自主构建过程。”道德学习是青少年学生健康成长和终身发展的需要。每一个青少年都应成为终身的道德学习者,以便不断保持和提高自己的道德品质。
  教师对学生道德学习的关怀至少应包括以下三层含义。
  一是要关怀学生道德学习的一切。道德学习的范畴不仅仅指道德课程的学习,而且包含了生活世界中的道德学习、课堂交往中的道德学习、阅读中的道德学习、交往和反思中的道德学习等,是一种全面而完整的道德学习体系。在这种全面完整的道德学习体系中,教师的关怀视角不应限于对学生道德知识学习的关心,更多的要关注学生怎么想和怎么做,关注学生道德行为和道德习惯的形成,关注学生道德理解能力、道德判断能力和道德选择能力的提高,关注学生道德情感和道德意志的生成,关注学生的自我体验和社会性发展等。
  二是要关怀一切学生的道德学习。对学生道德学习的关怀,对象应是广泛的。在以往的道德教育中,关怀的对象往往多指向学业不良者中那些有品行障碍和人格障碍的学生,而忽略了学习成绩优秀学生中那些有品行障碍和人格障碍者,关怀对象的选择性使得道德教育指向少数人。新德育课程理念指导下的道德教育必须关怀每一个学生,使每一个学生都健康发展。
  三是一切关怀学生的道德学习。在我国现阶段,道德学习的关怀是情感、理性、教育智慧的交融,它超越了盲目的热情、冰冷冷的理性,“这种关怀者眼中既有事,又有人,解决问题始终是为关怀人服务的。这种关怀或道德学习无论指向什么具体内容,都与关怀品质有着直接和间接的关联,都能满足道德品质成长所必须的个人性、感受性和内发性。”
  
  三、教师应成为学生道德实践的引导者
  
  学生道德发展过程是随着年龄增长而不断发展和完善的过程,是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的上升运动,既有量的又有质的变化过程,也是不断实践体验、感悟人生的过程。一个人生活实践的过程,如同人生发展链上的一个个环节,上下衔接,串连成整体。就某一个道德观念实践体验过程而言,是学生在教育者指导下,从原有道德认识水平发展到更高的道德观念的动态过程,是一个持续激发动机,不断实践、不断感悟、不断内化、不断积累、不断反馈的复杂过程。因此,学校德育要以“实践”为基本途径,教师应成为学生道德实践的引导者,引导学生投身社会实践,在丰富多彩和充满个性的活动中,去践行,去体验,去内化,去感悟,去发现,产生心灵火花;在心灵震撼中,在被激发的内心冲突中自觉地调整道德认识,积淀情感体验,通过践行将德育知识外化为具体的品德行为,并逐步形成其人格力量。
  首先,有计划有组织和引导学生走出教材,走出教室,走出校园,走向社会,到改革前沿亲眼观察五光十色的世界,亲自触摸时代与生活激越的脉搏,亲自参与旨在革故鼎新的调查研究,实现从学校德育课堂到社会德育课程的顺利对接,达到从德育知识的学习到德育实践的软着陆。
  其次,积极组织开展德育实践活动,为学生道德实践创造条件,提供机会。如通过伙伴交往、互相学习,培育他们关心他人、乐于助人的品德,逐步树立他们对他人、对社会的责任;通过对集体生活和校园生活的体验,培养他们热爱集体、勤奋学习的品质,帮助他们把师长的期望化为学习的责任感,做学习的主人;通过对父母辛劳和家庭生活的体验,培养他们孝敬父母、热爱劳动的情感,帮助他们把父母期望化作对家庭的责任感,做生活的小主人;通过对各行各业普通劳动者生活和工作的体验,培育他们对人民的爱、对祖国的爱,帮助他们把党和人民的要求化作对民族的责任感,做社会的小主人。
  
  四、教师应成为学生时代精神的培植者
  
  柏拉图说过,人的本质是精神的。人的精神是生命的函数,整合着人的意志、品格、个性及创造才能。引导学生追求广阔的精神生活,培植其时代精神,是实现教育终极目标的关键。在新德育课程实施过程中,教育应担负起培植学生时代精神的历史重任。
  一是培植学生的民族精神。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千百年来形成和发展而凝练起来的宝贵精神财富,是一个民族经久不衰、永续发展的历史文脉。培植学生的民族精神关系民族的未来,关系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我们必须把民族精神纳入教育全过程,贯穿于学校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各个方面。首先是注重课堂渗透,充分发挥课堂教学在弘扬和培植民族精神教育中的主渠道作用;其次是注重活动体验,精心选择活动的载体,组织开展弘扬和培植民族精神的主题教育活动,引导学生在活动中体验,感悟。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