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6年第6期

关于实践性德育的设计与操作

作者:王心强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指出:“思想道德建设是教育与实践相结合的过程。要按照实践育人的要求,以体验德育为基本途径,区分不同层次未成年人的特点,精心设计和组织开展内容鲜活、形式新颖、吸引力强的道德实践活动。各种道德实践活动都要突出思想内涵,强化道德要求,并与丰富多彩的兴趣活动和文体活动结合起来,注意寓教于乐,满足兴趣爱好,使未成年人在自觉参与中思想感情得到熏陶,精神生活得到充实,道德境界得到升华。”这段剀切的论述既是对过去我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实践与研究的总结,又为我们学校进一步深化德育改革,不断提高其针对性和实效性指出了方向。中小学德育是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小学德育工作的效果直接影响着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成败。我们应当认真分析反思影响学校德育实效性的带普遍性和倾向性的问题,根据《意见》的要求改进工作,“任何改进,都是进步”。目前,我们的德育有这样一些误区。
  1.德育边缘化。由于升学与就业的压力,一些学校仍然没有走出应试教育的死胡同。将教育异化为做题,将评价异化为考试,将发展异化为升学;不重视学生道德品质的优化、不重视学生精神生活质量的提升和良好习惯的养成,偏智、缺德、少体、轻美、无劳。
  2.德育教条化。空洞说教,条文背诵,主义,理论、精神、原则、规律、××观满天飞。开设政治思想道德课的目的是为应付考试,应付检查评估。教学生说一些他们难以理解的话,脱离学生实际生活,违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忽视知、情、意、行协调发展与人格完善,重知识而轻情感体验,轻意志培养和行为优化。在学科教学中,或者生硬地剥离与具体内容水乳交融的思想道德因素,使之抽象化、概念化,或者对其熟视无睹,浪费资源。
  3.德育政治化。不讲做人而讲接班人,不讲个体完善而讲集体规范,不讲做事而讲主义,不讲社交合作而讲团结,不讲爱已爱人爱家而讲爱国爱党爱社会主义。脱离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树立过高的学生难以践行的道德目标,就不可避免地成为假大空的代名词,鲜有“实效”,理所当然。
  4.德育形式化。德育呈现方式简单、枯燥,报告、讲话、灌输;开大会,谈认识,表决心,喊口号,贴标语;公式化、程式化。话语体系陈旧、简单重复、疲劳轰炸;难以打动心灵,更不问如何内化。表面上轰轰烈烈,实际上劳民伤财。
  道德的本质是“做人”,“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王阳明),道德认识来自做人的经验总结,道德规范是人们根据社会生活的需要对“做人”的规范,道德评价是对“做人”的客观效果进行评价。古今中外的道德楷模,没有一个是因为他的理论而不是因为他的行为成就的。因此思想道德教育的根本着眼点和落脚点是人的行为。思想道德教育的呈现方式应该是道德实践。道德认识在实践中深化,道德行为在实践中习得,道德习惯在实践中养成,道德价值观在实践中确立。离开了健康行为习得与良好行为习惯培养的德育是不可思议的。一个道理,一种认识,我们将它阐释明白,让学生信服,用生动精炼的语言概括描述,让学生熟读成诵,这些都不难;难的是让学生把它内化成一种思想,一种价值观,一种行为准则,然后再又外化为道德行为。完成这种内化必须要个人的独特生活体验和情感体验参与,而外化则需要对象置身于真实的道德情境或精心设置的情境。因此,我们将我校德育设计成实践型的系统工程,并在操作中不断改进和完善。试图通过精心设计和自主组织德育实践活动,来探索健康行为习得与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情感体验与心理健康教育,师生、生生交往互动与团队精神培养,探究性学习与兴趣培养的规律,并以此来推动我校的德育改革创新,完善“自主——创新”教育模式。
  
  一、常规德育活动规范化系列。对班团活动、主题班会、升旗致辞、值周领导每周训导、班主任周末谈话等常规活动进行规范,要求有层次、有计划、有方案、有资料留存,对时间、内容、形式作出设计与策划,避免随意性和呆板的灌输说教模式。使《德育大纲》规定的教育内容,与学校生活实际中的热点和焦点有机结合,以学生组织、参与为主体,以他们喜闻乐见的方式呈现,每次一个主题,解决一两个具体问题。例如:高一上学期1—4周,主题为:“社交与合作”,安排的活动有班团活动——自我介绍,主题班会——我心目中的(老师、班级、朋友),致辞与谈话——社交礼仪与规范,研究性学习与报告会——人际关系与人格完善。第5—8周主题为“人生目标与人生幸福”。除上述活动形式之外,还特别安排“读一本成功人士的传记。”“成功校友访谈”等活动。
  
  二、学科教学中的德育实践系列。我们认为:德育在学科课程中,是维生素和无机盐,它本来就是食物的有机组成部分,不需要“渗透”,只要不在“烹调”中丢失,并且以适当的方式呈现,它就会受到欢迎并被吸收。我们要求各学科教师,认真研究学科课程中的科学、理性、情感、价值观等因素,使它与学科思想、学科知识、学科能力有机结合,通过精心设置的情境,用鲜活的方式呈现出来。例如英语学科普遍采取的“情境模拟教学法”,在虚拟的或真实的情境中,扮演角色,换位思考,认识社会、认识人生。实验学科(理化生)采取质疑——探究——认识——验证——应用,“五步教学法”,在师生互动中,培养追求真理献身科学的精神和实事求是的学风。
  
  三、生活与养成教育系列。我们以陶行知先生的生活教育理论为指导,“生活即学校,社会即课堂,教学做合一”,“知行合一”,使德育回归生活。我们从学生处理个人事务、衣食、嗜好、起居、洗浴、交际等生活小节着手,抓行为习惯、卫生习惯、语言习惯,组织示范、观摩、检查、评比。评形象大使、评文明之花,评校园之星,坚持正面导向。还定期组织节水、节能、禁白(垃圾)、绿化、保洁等专项活动,让学生做小事,识大体,养大节,成美德。还开展“了解我的家庭”、“认识我的家乡”、“熟悉我们脚下的土地”等社会调查和劳动体验活动。这些活动沟通了学校生活与社会生活的联系,增强了学生对人生、对生活、对自我的感悟和体验。使德育从政治化、抽象化、空洞化的说教王国里走了出来,成为具体真实可感的能让学生走进去的场景和情节。
  
  四、德育专题活动系列。德育的内容是鲜活而丰富多彩的,德育的形式也应该活泼灵动、色彩缤纷,为学生所喜闻乐见,愿意积极参与。学校每学期都要围绕某个德育专题,举办演讲辩论会,举办征文、诗朗诵和歌咏比赛,读书、读报与时事知识竞赛,每年5月举行一周的“科技、人文、艺术节”活动,每学期安排一次全校性的社会调查活动。这些活动,主题集中,形式多样,参与的学生多,效果非常显著。我们还每学期举办一两场专题报告会,请专家、学者、英模人物现身说法。如《人民日报》著名记者江南的“环保与可持续发展”报告;中科院院士杨叔子的“人文精神与科技发展”报告;中国南北极考察组地理小组负责人、武汉大学教授鄂栋臣的“南北极考察”报告;华中师大教授刘华山、江光荣、郑晓边的“心理健康和人格发展”报告;武汉大学特聘教授吕应堂、教授孟小林的“热爱生命、献身科学”的报告,这些学者高屋建瓴,现身说法,给青年学生极大的心灵震撼,为他们成人成才、建功立业、创造人生的价值,树立了光辉的榜样。最近我们还从南京请来陶行知纪念馆老馆长、晓庄学院副教授汤翠英作“伟大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的人格与思想”专题报告,报告刚结束,学生自发地上台抢麦克风谈感悟的有30多人,当天晚上写信给汤奶奶的有300多人。汤副教授说:“我在国内外作过1000多场学陶报告,反响这么强烈,是前所未有的!”这说明学生真的被陶行知的人格和思想感动了。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