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6年第6期

论教师文本解读的自觉主导

作者:吴克虎




  看《孔雀东南飞》。刘兰芝形容娇好,才德双馨,与仲卿又两情相悦,焦母为啥还要将她赶走?显然,老太太找的几个理由没有一个读者会认可,真正原因不抠出来,对本诗的学习又是隔靴骚痒。查资料可知,古时夫家遗弃媳妇有七出之律:无子,淫氵失,不事舅姑,口舌,嫉妒,盗窃,恶疾。联系诗作来看,兰芝是被以“不事舅姑”之理由休弃的——“不事舅姑”即不亲近公婆。《礼记》有言:“子甚宜其妻,父母不悦,出。”就是说,刘兰芝是因为与不常回家的丈夫感情太过深笃而引起婆婆不悦进而招致“遣归”的。这种匪夷所思的理由,连同“恶疾”致弃一样,引起了读者对封建礼教吃人本质的强烈愤慨,诗歌的社会意义得到了体现。
  我们再理解教师“要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重视积累、感悟和熏陶,重视语文运用能力和语感的培养”的素质要求,就又发现,文本拓展不仅仅在于文章内容的深度挖掘上,更在于语用机智的形成上。语文教学如能“进化”至此,则更能搞好更高层次的主导。
  笔者曾不经意间改写了朱自清的《荷塘月色》,结果引得众学生感佩不已:
  寂寂荷塘月胧明,欲言心事且徐行。
  落寞独爱幽僻路,幽幽自为自由人。
  红尘扰扰暂作别,别有荷香与月色。
  田田荷叶亭亭舞,缕缕花馨送风清。
  凝碧波痕过池塘,隐约如歌还渺茫。
  月色如水清泻地,洗净花叶入梦境。
  淡云初隔满月意,光影和谐犹抚琴。
  四周杨柳参差在,阵阵闻得夜鸣声。
  忽觉江南采莲事,热闹风流奈何今。
  南塘月影空回首,乍去忽还旧门庭。
  月色可识行人意,一任清凉过人心。
  高语一册一单元刚学过诗歌,而该单元“综合性学习”中有“请尝试创作一首诗歌,格律诗、自由诗不限”的要求。我想,单是“君子动口不动手”断然难给学生切实的指导。于是我在学完诗歌单元后,将这一篇著名散文改写成诗歌。虽则浅陋,但也还像那么回事,既丰富了原作,又示范了诗歌创作,对于培养学生语文意识,指导学生语文创新,是有意义的。
  曾看到一篇文章讲过,有学生一毕业就焚烧语文课本,以表达他们三年来对语文忍无可忍的态度。这真是语文的悲哀!众所周知的,语文世界原本是那样的魅力十足,学生原本对语文几乎是怀有一种与生俱来的热情,是什么使学生对语文变得如此绝望?难道与教师的主导无方没有关系吗?看到一些教学行为蜕化到了尽在一些表层知识上重复炒作,整个教学行程中没有超越静态文本信息的价值,没有语文的温情与厚道,没有语文的开放与自由,充斥其笔记乃至头脑的,尽是干枯的教义,又有谁还爱得起来!所以,语文老师必须跟进课改步伐,以课程建设者和开发者的姿态去面对日渐民主、开放与自由的文本解读,成为能真正给人引导的主导者。惟有自知自觉的主导,才有自学自得的主体。
  (责任编辑关燕云)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