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6年第6期

论教师文本解读的自觉主导

作者:吴克虎




  语文教学效益之不佳,早已是不争的事实。原因虽然很多,但教师主导不力恐怕要承担不小的责任。不是说“没有不会学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吗?不是要“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吗?可是,就是在语文教改已经如火如荼的今天,我们身边依然充斥着太浓的郁闷空气:教师拘泥于成法,不能成为语文学习的先行者,不能自有学法,不能演示学习策略。
  再深究下去,就又发现,事实上不少老师本身就缺乏语文意识与觉悟,所以他们的教,只是流行概念的转述。他们的所谓主导地位,几乎是体现在把学生引导到接受已然信息的道路上去,而他们所凭借的已知信息,又多是实录别人弄好了的各色“宝典秘籍”。至于备课过程中有没有置换到阅读者角色,有没尝试着像学生无所依靠地读课文那样去审视文本,恐怕就无暇顾及了!教育者未能设身处地站在学生的位置来研究教材,当然不大可能思考什么样的“教”才是“授之以渔”了。
  叶老早就说过“教是为了不教。”而要能达到使学生可以自习而得的层次,恐怕得要求教师先会自学,先会自得,从而推己及人,引导好学生。即教学授受关系并不是单一的知识传承关系,而应该是认知结构这一复杂系统的养成,使学生掌握解码技能。
  鲁迅先生说:“在要求天才的产生之前,应该先要求可以使天才产生的民众。——譬如想要乔木,想看好花,一定要有好土;没有土,便没有花木了。所以土实在较花木还重要。”此语验诸语文教学,就是:要想会学的学生出现,教师先要成长为一个会学的人;惟其会学,所以会教。
  
  一、坚持言之成理、持之有据的人本思想
  
  高中语文课本“说明”中明确要求,三年间在“阅读”上要培养起理解、赏评、研讨文章(主要是文学作品)的能力。显然,这种真正的语文能力很难形成——别说是不能专攻语文的学生了,就是我们这些以语文为衣钵的为人师者,不是大部分会在没有答案的试卷前惶惑吗?不过,这种能力又并非不可企及,高语相关单元揭示中告诉了我们基本路径:“研究探讨要发挥主动性,主动学习,主动探究,主动获取知识。阅读过程就是跟作者对话的过程,要多发问,多思考。”只要教师以此自察自励,少袭陈言,力求新意,培养起主人翁精神,学会独抒己见,必可成为独创的人。《朱洛斯的维纳斯》课后有道习题:“作者认为,维纳斯‘为了如此秀丽迷人,必须失去双臂’。你同意这种观点吗?谈谈你的看法。”看,如果教师不是个能“发挥独立钻研教材的积极性和教学的创造性”的第一学习者,而只能按部就班地放送一些既成结论,必定拙劣万分。学生必会因教师的看法与别个语文老师的看法一模一样而找不到自去发表创见的动情点。
  至此,我们明白了,教师的主导之所以能产生效益,并不仅依托于知识的渊博,更为重要的是依托于教师完善的语文人格。这就是:由知识立意进化到问题立意,形成“知识—能力—问题”的能动品质。萨特就认为,文本是种“自在的存在,是惰性和被动的”,“是一种自为的存在,其行为是积极和主动的”。富于人文精神的语文教学,要求教师面对教材的时候,必须是一个自为的人,一个自为而自养的人。
  看孙犁的《黄鹂》。我们知道,“文革”之前,中国文艺界已经出现“左”倾思想,把文艺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的口号理解为“要求文学艺术从属于临时的、具体的、直接的政治任务”,严重干扰了文艺创作,把文艺庸俗化了。学习本文,就要求领会作者通过叙写黄鹂的命运及自己的体悟来谈文艺前途的用意,理解作者呼唤还文艺以本真状态从而表现极致生命的心声。这是最为靠近文本原创的解读。
  但我想,作品一经写出,就是一个独立的社会存在。我们对作品的审视,未必全然联系“那时代那背景”,更多的似乎是结合“此时代此背景”。现在中学生,对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的文艺世界不甚了然,但对当今社会尊重生命的伦理十分理解,对生命展示其自由精神十分向往。那么,《黄鹂》的解读可不可以从纯粹的“生命意志”角度进入呢?如果联系史怀哲的《我的呼吁》、里尔克的《豹》,就更能理解“虎啸深山,鱼游潭底,驼走大漠,雁排长空”的含义,更能清楚地折射出关爱生命、尊重自由的人文情怀。
  这种理解,可能会让作者大跌眼镜。但是,《黄鹂》在“地球也是其他生命的家园”早已成为人们的基本理念的今天,依然显得那么现实,作此理解不也是顺理成章的吗?
  “高中语文教学大纲”中提醒教师“在语文教学中要重视学生思维方法的学习,思维品质和思维能力的发展,尤其要重视创造性思维的培养”。思维就不单是想明白那个结论何以如此的思维,而更是创造性的思维!这无疑把教师置于能创造、有方法的前沿了,只有创造的老师,才有创造的学生。不拘泥,不刻板,能发现,有异议,这是教师主导地位的必要基石。
  
  二、坚持阅读批评原则
  
  语文教师拥有教案教参之类,备课时誊誊抄抄也可以应付教学。但教师不仅是一种职业,更是一种事业,这就不能缺乏自为精神。从现实来看,凡贩卖俗套之论,甚至在为谬误自圆其说者,很难保证自己的文学趣味,也很难激发起学生的语文热情。
  事实上,语文的不确定性默许了阅读的见仁见智。譬如,菲利浦夫妇对于勒的态度,固然说明了金钱重于亲情的可悲现实,但他们的势利眼中就没有合理的因子吗?对一个挥霍了自己应得的那一部分又大大占用了别人财产现在又可能回来再度拖累别人的弟弟,你会不产生刺痛感?如此,作品就仅是批判资本主义社会的弊病?诸如此类,只要我们具备自觉意识,就可以质询、张扬自我,极力把自己的看法树起来。阅读批评原则就是要摒弃思维惰性,摒弃盲从附和,摒弃阅读主体的自我矮化,强调教师以一个独立的形象去鼓励阅读群体的自我发现。只有教师与学生都获得了阅读自信,所谓发展个性、完善人格才可以实现。
  看韩东的诗《山民》。从诗的纯粹艺术上讲,它太像白话文,我只能从“理趣”的角度欣赏它。这有点像狄金森的《篱笆那边》,其“诗意”只能从哲理阐释上来。而《山民》的哲理,教师用书上竟是这样归纳的:“‘山民’在诗中消失了他原有的含义,成了一种符号,闭塞、保守、愚昧的象征,平静的叙述中,隐藏了作者强烈的批判激情。”
  对此,我实不敢恭维。“他”小时候就追问“山那边是什么”“那边的那边呢”,虽然得到的答案使他“疲倦”得不再去看十分遥远的海,但他产生了一个大胆想法:带着老婆上路,他死了,有儿子,有儿子的儿子。子子孙孙无穷尽,总有看到海的一天。是的,“儿子”问题也使他很疲倦,他只是遗憾祖先没像他这样想过,不然的话,到他这一辈人就已看到海了。传统观点所批评的,大概就是他只想不做,只抱怨老辈人,却没去为小辈人创造条件。可是,人是环境的产物,祖祖辈辈生活在深山中的他,能够萌生关于海的念头,已是“石破天惊”般的了。他并不闭塞保守,更不愚昧,倒颇有些异端的感觉;他只是流于空想罢了!
  课本中类似于此的内容很多,这就需要教师不迷信,敢怀疑,能发现,以一个自知自觉的读者的眼光去探寻。合乎己道的,迁移活用,不敢苟同的,大胆设疑,小心求证,如此,方有切实的主导。
  
  三、坚持文本拓展原则
  
  “教师不是演员而是导演”,形象地表述了教师的主导职能。可是,在缺乏为师者自觉观照的情况下,所谓循循善诱,其实质恐怕就是很巧妙地诱哄学生朝着早就准备好了的定论往里跳。学生不是得到启发而自得,到像是受到暗示而归依。这就是我们这些不能独力运思的学习者没有从成百上千篇课文的讲析里获得自疑自析自知的勇气与能力的原因。
  《走进新课程》说,教师要提高和增强课程建设能力,使课程在课堂实施中不断增值、丰富和完善。教师的主导,必须自觉地朝着使文本丰美立体的高度努力:一是注重把课堂导入一系列的质疑、判断、比较、选择,以及相应的分析、综合、归纳、概括等流程中,使文本信息动态化;二是拓展文本,使学习者获得丰富信息,从而达到使文章增值的目的。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