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6年第6期
教学设计应注重文体特点
作者:梁甘冷
一、两个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一:《春》微型教案
(一)教学目标
1.理解作者热爱春天、憧憬未来的欣喜之情。
2.对语言的积累、感悟和运用。
3.培养学生语感、朗读能力。
(二)教学重点
培养学生对美好景物、事物的喜爱之情。
(三)教学过程
1.内容呈现
(1)快速默读课文,扫清文字障碍,整体把握课文内容。
(2)教师范读课文,学生听读并揣摩读技的巧妙与方法。
(3)学生自由朗读,体会作者热爱春天、憧憬未来的喜悦之情。
2.设置问题情境
这篇课文可以从不同角度提出许多很有意思的问题,你能从文中提出一个最有意思的问题么?
3.交流对话
(1)教师与学生对话
话题:这篇课文通过选取春天最有特色的景物进行描绘,向我们传达了一种什么样的信息?
明确:作者抓住春天的主要特征,用诗的笔调描绘了大地回春、万物复苏、生机勃发、草木花卉竞相争荣的景象,并赋予春以感情和生命,向我们传达的是一种热爱春天、憧憬未来的喜悦之情。
(2)学生与教师对话
话题:假如你是作者,你会选取和作者相同的角度、事物以及表达方式来行文吗?
明确:不一定。但我会选取在我生活的地方,我对春天的独特感受以及能充分体现春的活力的事物来写。可能会用到一些和作者相同的表达方式,如描写、抒情等,还可能采用和作者相同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等,因为这样可以使文章生动有趣。
(3)学生与学生对话
话题一:你对反复朗读这篇课文的做法有什么看法?你会这样做吗?
要求:各抒己见,说真话。
明确:略。
话题二:你能说出你最喜欢的段落、句子或词语吗?能否谈一谈你喜欢的理由?
要求:各施其才,讲实话。
明确:我最喜欢的段落是描写“春草”的那段。春草那种勃发向上、最早向人们传递春的信息的精神,实在令人钦佩。最喜欢的句子是“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趟儿”。理由是:花儿的这种竞争意识、自我推销精神值得我们学习,竞争才能发展,能自我推销才能脱颖而出(当然应是良性竞争、实事求是的自我推销)。最喜欢的词语有:钻、不让。理由:小草的倔强、顽强,众花的互不服输,让人产生联想,顿悟人生哲理。
话题三:课文最后三个自然段,给你怎样的人生启迪?谈谈你的看法。
要求:各展其才,说心里话。
明确:最后三个自然段,突出了春天的“新、美、力”的特点,形象地点明了春的成长过程。其实,我们每一位孩子的成长过程又何尝不是如此呢?抓住这刚开始的时机,努力让自己健康、快乐地成长,让我们人生的春天更加灿烂辉煌。
(4)师生与作品对话
话题一:写景抒情的文章,能给我们传达一种文意之外的情怀吗?
教师:能。言为心声,任何一篇文章都饱含着作者的思想感情,蕴藏着作者的喜、怒、哀、乐,当然能传达一种文意之外的情怀。
学生:略。
话题二:课文中对春天的描写,勾勒了五幅画面,你认为这五幅画面都是必要的吗?
教师:五幅画面从不同角度感悟了春的勃发、春的美丽、春的温柔、春的滋润、春的活力……从而使人产生对春的向往、对春的喜爱、对春的赞赏之情。
学生:略。
4.链接生活
链接一:我们每年都要经历春天,你在春天有和作者一样的情怀和感悟吗?
学生:略。
链接二:你能拿起笔,用你细心的观察和学到的知识描绘出你眼中的春天吗?
学生:略。
5.阅读体验
(1)读了这篇课文,你的内心感受如何?
(2)在这篇课文的学习过程中,教师的教学方式与学生的学习方式都正确么?
(3)这篇课文包含的热爱之情、对未来的美好的憧憬之意,是你在阅读理解和交流对话的过程中一步一步推导出来的么?
(四)练习处理(略)。
教学设计二:《琵琶行》授课录
(一)教学目标
1.理解诗人“同是天涯沦落人”的人生感受,走进白居易的情感世界。
2.感悟诗歌对琵琶声音的描摹,走进美妙的音乐世界。
(二)教学重点
学习领会诗歌的传情(沦落人)与状物(无形之音)。
(三)教学方法
从诗歌两个引人注目的亮点入手,运用比较阅读、音乐欣赏、讨论探究等方式达成教学目标。
(四)教学设计
1.以情导入(略)。
2.亮点探究。
(1)关于传情(沦落人)
①唐代诗歌以同情的态度来描写商人妇并非始于《琵琶行》,李白《长干行》的问世比《琵琶行》早半个多世纪,但未产生像《琵琶行》那样的轰动效应,除去对琵琶音乐的描写,《琵琶行》胜在何处?自读两首诗后加以比较。
[参考](略)。
②诗人和琵琶女可谓“同是天涯沦落人”,对两人的“天涯沦落”,白居易所花的笔墨是否均等?找出描述他们遭遇的诗句进行评说。
[参考](略)。
③俞伯牙高山流水觅知音,诗人与琵琶女则是素昧平生,两人的情感又是如何产生共鸣的?
[参考](略)。
(2)关于状物(无形之音)
①音乐是一种抽象的艺术,要描摹十分困难,然而白居易却通过语言再现了动人的琵琶声,使之成为诗歌的另一个亮点。熟读诗歌第二段,探讨诗人运用了哪些艺术手法来描写音乐。
[参考](略)。
②作曲家张晓峰根据此诗创作了同名琵琶小协奏曲。请学生细细欣赏品味,然后具备民乐知识的学生对此曲作一简要介绍。
[参考](略)。
③借助音乐背诵此段。
3.小结延伸(略)。
这两篇教学设计都是从创新的角度对传统课文进行的另一种诠释,属于优秀设计之列。然而这两篇教学设计都存在着同样的问题:设计一是关于散文《春》的教学设计,作者用优美的语言所传达出来的意境是执教者需要特别注意的特点。然而在这篇设计中,教师显然是忽略了对《春》的语言特点的品味,进而让学生感悟到文中所传达的意境,而把过多的精力放在此文对青少年的思想教育的价值探讨之上。比如教师让学生领悟“春草”的向上精神、“桃树、杏树、梨树”的竞争意识,以及整篇文章蕴涵的让人只争朝夕的深刻含义等。散文固然有托物言志的特点,但是朱自清先生写这篇散文的目的真的是在言志吗?我以为这是值得商榷的。据考证,《春》大概写于1932年下半年或1933年初,这段时期可能是朱自清先生生活最为美满的日子,他刚从欧洲回国不久,与陈竹隐女士成婚,并出任清华大学中国文学系主任,第二年又喜得贵子。作为一个作家,他的文字不可能不将这种得意欣喜之情表现出来。“散文是一种作者写自己经历见闻中的真情实感的灵活精干的文学体裁。”所以许多作家写散文应该是抱着一种与人分享的目的,希望通过文字传达出自己的独特感受与读者引起共鸣。从这个观点看,《春》这篇散文表现的更多的是蕴涵在春草、春花、春雨中的勃勃生机和对生命的无限的热爱。教师没有把重点放在对这些充满生命气息的文字的体味上,没有把学生引入朱自清的充满喜悦与希望的精神世界,却在大谈什么向上、竞争,即使教师企图运用对话理论进行教学,也不可能让学生与作品、作者进行真正的对话。教师在注重设计之时,却忘了到底应该“教什么”。这正如王荣生教授在批评一位教师上《竹影》时所指出的:“教师似乎忘了什么叫散文;……似乎以为散文的阅读教学不是引导学生通过作者的言语去体认、感受、分享作者的独特感受。”设计二也同样存在着忽视文本文体的问题。《琵琶行》尽管是叙事长诗,但它毕竟不是小说,而是诗歌,而且还是古诗。我国古典诗歌的特点是讲究格律、节奏、意境,所以“引导学生对诗歌语言进行亲密接触是第一紧要的事情”。可是在这一设计中,除去对描写音乐的文字的赏析涉及诗歌的特点外,大部分时间教师都是在引导学生在内容上的探讨。虽然运用了研究性学习的方法,但教师似乎把《琵琶行》“当作古代失势文官与偶落风尘的艺伎邂逅故事来研究”,如果这是一篇小说,这样的教学设计还能理解,然而这却是一首诗歌,这样处理便显出文体感不强的缺点来。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