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6年第10期

加强教师在公共活动中的“以身示范”行为建设

作者:应淑兰




  这些教师没有意识到在升旗仪式上,在晨会上,自己的身份是多重的:是一个个管理者,是一个个在接受爱国教育者、学习者,是学生的一个个榜样,是学校的一个个形象。也许正是老师的那么一点切切私语声,带来了学生的嗡嗡声。后果是多么的可怕啊!
  孔子曰:“其身正,不令则从,其身不正,虽令不从。”从前五个镜头反映出了教师的“其身正,不令则从”的示范作用,镜头六也解释了“其身不正,虽令不从”的道理。
  
  四、加强教师在公共活动中的“以身示范”行为建设的策略
  
  中学生正处于人生观,道德观,价值观形成阶段,是可塑性最强的年龄阶段,是塑造自我形象阶段。如果此时多给提供正面行为示范,将会给学生带来积极的生活态度,较强的社会责任感,反之,反面行为示范带给学生消极的影响。可见教师的正面行为示范在整个教育过程中起着不容忽视的作用。那么如何有组织有计划地进行正面行为示范,而且多频率多场合地进行呢?
  策略1.高峰时间安排值勤,有计划进行社会文化素质的培养
  有组织、有计划地安排值周教师、保卫人员、值周班在中午放学时间进行值勤。在值勤过程中,加上一点武装,同时讲解一点交通知识,进行安全教育,作到言传加身教,同时也对这些人员进行专门训练,能在社会责任与奉献方面真正起到榜样作用。
  策略2.建设干部示范工程
  教师的一言一行都直接与教育有关,会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甚至影响一辈子。校长深深一鞠躬这一幕常常在我脑中浮现,我想正是校长这一特殊身份产生的对师生的强大的言行感染作用吧。校领导无疑是教师和学生的榜样,在人格上,在威望上都具有无形魅力的领导,如果在晨会时间,课间操时间分派到各个班级或各个片区协助班主任进行管理,进行形象示范,进行纪律教育,这对学校整个德育工作或许会起潜移默化的作用。在期中、期末考试时间能真正地起领导行为示范作用,这对监考教师的责任心起督促作用,也是学生诚实教育很关键的一环,同时可以保障学生成绩的真实性,保证学校的教学质量。全体干部示范工程的建设,肯定对学生影响力会更大,因为他们的身份无形中会产生一种威望,一种崇拜,一种信仰。
  策略3.提高全员参与意识
  我国汉代哲学家杨雄说:“师者,人之模范也。”我们的任课教师往往很注重课堂的管理,课堂形象,却忽略了自己在课后,课余时间,在校外时间对学生进行管理与形象示范。晨会是每周一的例会,是学校爱国教育,思想教育,布置一周重大活动的时间,可以把任课教师分配到各个班级,穿插于学生之间,与学生一起接受教育,接受学习。课间操是学校每天进行的全体学生参与的重要公共活动,是增强学生的体质,从体魄上使得学生能健康成长,是一个个学生精神面貌的展示,是一个个的思想的具体表达(行动可以反映思想),是一个学校校风的具体表现。我认为如果能组织我们的全体教师参与到课间操的管理或以身示范(也做课间操),效果会更好。当然也可以针对我们学生的特点,组织学生跑跑步或练练武术或其他活动。
  策略4.定期进行家访
  家访可以拉近师生间示范的距离,可以用行动表达师爱。师爱可以引导学生产生巨大的内动力,去自觉地、主动地沿着老师指出的方向迈出。同时我们所表现的责任,我们对工作的热情,也会驱使学生产生亲近感、信任感、期望感,对老师产生仰慕的心理。
  策略5.增加教师运动员
  随着教学规模的不断扩大,教职工年年增加不少,是否在明年校运动会上也举行教职工20×50接力赛,让更多的教师参与到运动中来,用我们的行为向学生展示我们终身学习,终身锻炼,不服老,不服输的精神呢?保持健康的体魄也是保持积极生活态度,积极工作态度,良好精神面貌的保障。
  策略6.多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小事
  学生的日常行为规范不仅需要明理,而且需要教师通过示范导向。在实践中,在生活中,教师通过身体力行来强化学生的环保意识,发扬勤俭节约的优良品德等人的基本素质的培养。在餐厅用餐时,保证不浪费粮食;看到垃圾时,请优雅地捡起它;学生乱扔废物时,给他一种身体语言暗示,让他乐意接受并改正错误;自己犯错误,学会向学生说“对不起”;学会在校园内放慢开车的速度,因为这是文明人的表现……
  教师从一点一滴做起,尽量多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小事,因为老师做的小事在学生的眼里会被放大,产生巨大的效果。
  
  五、结论
  
  我们知道,多米诺骨牌效应往往会发生在公共活动,公共集会。这种效应其实也是一种人的正常心理——从众心理或随大流心理。学校是多米诺骨牌,那么干部就是骨牌中的第一张牌,教师就是骨牌中的第二张,第三张牌……第一张牌,第二张牌,第三张牌倒了,后果会怎样呢?难以想象。第一张牌,第二张牌,第三张牌如果坚不可摧,那么后面的骨牌也会挺然屹立。
  综上所述,教师一定要在政治上,道德品质上,学识学风上全面以身作则,自觉率先垂范,真正为人师表,以自己的一言一行在每一个学生心中播下健康的种子,在每个公共场合,公共活动中起真实的示范作用,作一个真正的人类灵魂工程师。
  (责任编辑 刘永庆)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