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6年第11期

德育分层分类的实践探索

作者:郑如法 




  进入新世纪之后,中国教育由应试教育全面转入素质教育,教育理念、教育价值观和学生观等正出现前所未有的变化,并从中产生对实施以发展人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目标的创新教育的迫切追求。面对创新教育,有一个基本问题需要我们去解决。这就是,要迅速提高创新教育的质量,应从哪个领域中去寻找其突破口?综合古今中外教育思想和教育规律,可以得出:德育是创新教育中最具生机的领域。因为,创新教育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而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原动力是他们在德育活动中得以培养的兴趣和责任感,即要实现教育的创新必须先做好德育的创新。反过来说,在创新教育中将会更加显示德育的作用,使德育“回归”,真正成为提高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抓手,发挥其“第一”、“为首”的重大作用。
  为了充分发挥德育的作用,必须做好德育的创新。我们面对新世纪教育改革发展的新任务和青少年思想教育工作的新情况,基于在因材施教教育原理所进行学科分层教学的实践上,特提出学校德育要分层分类教育的工作思路,为提高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找到切入点与突破口。
  
  德育分层分类的时代需求
  
  时代在发展,教育环境日新月异。这对提高德育的针对性增加了很大的困难。根据环境给学生造成的不同德育基础和我们所追求德育不同层面的目标,全面提高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必须对德育进行分层分类教育。
  第一,德育工作要遵守教育规律,必须全面实施以分层分类为手段的因材施教方法。第二,随着时代的发展,学生个性越来越强,学校规模扩大又造成学生的层次越来越多,对德育工作需要提出了分层分类的要求。第三,在现今德育工作实践中,追求凸显不同学生的个性,体现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已经在德育目标上需要德育活动中进行分层分类教育的要求。第四,结合学校实际情况,必须围绕主体性德育的内涵,拓展其在核心理念、理念延伸上的外延,即要求主体性德育分散到各项具体德育工作中去实现,这过程需要分层分类方法来完成。
  
  德育分层分类的实践
  
  在德育实践中,应该知道:各学校之间的德育基础有差异,一个学校里的学生和一个班级里的学生的德育基础也不同。再从学生的年龄、男女学生和贫困学生的价值取向等层面去看,德育基础和所需努力实现的德育目标更为悬殊。我们围绕这些新情况,力求在德育工作形式、德育工作内容、德育工作过程上的创新,全面实施德育的分层分类的实践探索。
  
  一、 德育分层分类的教育过程设计
  首先,制定学校德育目标。根据青少年道德教育的总目标和本校学生德育基础情况,认真研究制定学校道德教育规划,整体确定学校道德教育的总目标,并制定既能实现这总目标又能适合学生不同德育基础的不同要求、多层次的分目标。德育分层分类的目标结构要有与之相适应的行之有效的德育管理模式,才能提高德育的整体效果,保证分层分类目标和总体目标的实现。再次,根据这些德育分目标的要求,力求在德育工作形式、德育工作内容、德育工作过程、德育评价等方面来设计分层分类教育过程。根据教育设计实施后,依据德育分层分类教育的效果,可以反过来调整德育的分目标,甚至有必要调整学校德育的总目标。
  分层分类教育设计流程图如下:
  
  二、分层分类教育的成功案例
  例1:按照贫困学生的价值取向给予分层分类教育。
  〖案例〗:
  1. 德育基础: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从计划经济全面走向市场经济。由于这经济体制的转型和优胜劣汰的市场经济所带来的分化,形成了中国贫富的新差异,并把原有的贫富差异拉得更加悬殊。在这种情况下,既产生了很多企业职工的下岗和失业,同时又产生了无地无业的农民和“打工族”,使这些家庭都陷入了贫困境地。这片贫困家庭的子女进入学校就读后,他们的德育基础有其明显的特征,特别是他们的价值取向与其他学生完全不同。据我们调查发现有如下突出特点:他们一般不感激政府和社会,甚至憎恨政府和社会给他们造成现在的处境,唯一感激的是供给他们衣食的贫困父母;他们的努力纯粹为了改变父母和自己的生活而读书;甚至为了他们的成功可以不惜一切手段……
  2. 德育目标:改变这些学生对政府和社会的冷漠,激发他们为将来国家建设、社会经济服务人才而读书;拥护中国共产党,热爱社会主义,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3. 难点突破方法:特从共产党的先进性和社会主义的优越性上进行了一些有效的德育工作。
  4. 教育过程:第一、以共产党的良好形象和实际行动来感化他们。发动学校所有党员同志与贫困学生结对,资助他们解决吃饭等生活问题,并做好心理疏导工作;安排一些优秀党员与他们交友,以这些优秀党员的实际行动和追求的理想来影响他们的行为;激发一些学业较好的贫困学生主动参加学校业余少、团、党校学习。第二、以集体的名义来解决他们的家庭困难。对贫困学生给予学杂费减免或部分减免;对特别贫困又难以找到工作的家长,学校特设困难家长工作岗位,为他们提供一点经济来源;建立困难学生勤工俭学岗位,让困难学生参加一些力所能及的劳动,从学校获取一些报酬以弥补经济上的不足;到年底时,学校派出一些人员走访贫困生家庭,并送上一些钱和年货,使他们能过好年。第三、学校建立让所有教师和学生都可以来参与的“爱心社”,让所有师生来关心贫困学生。“爱心社”的主要活动是:解决贫困学生部分经济困难;为贫困学生补课,解决因家庭原因所造成的学业困难。
  5. 德育效果:通过长期的这种“感化”,这些学生普遍从“情义”上感激这些关心和帮助他们的老师和同学们,从“理义”上感谢创造相互关心相互帮助氛围的这个社会大家庭;同时由于这种“感化”往往伴随着培养责任感的增加,激发他们更加努力学习,立志成为社会有用人才。
  例2:按照同一年龄的不同特征给予分层分类教育。
  〖案例〗
  1. 德育基础:单从高中学生的年龄来看,同一年龄学生的德育基础似乎很接近,但正处于多变的性格、品德、心理个性的成熟跨越期,德育基础差异性很大,特别是近十年来因青春期年龄提前、中(高)考竞争和独生子女等因素的影响,所带来学生逆反心理、人际交往方式等个性心理的差异更为突出。
  2. 德育目标:改变学生的逆反心理和不良的人际交往方式,形成心胸开阔,宽以待人,以诚恳、公平、宽厚态度对待别人;严以律己,尊重社会整体意志和他人;正常交往,共同建设一个团结互助向上,朝气蓬勃融洽的班集体。
  3. 难点突破方法。(1)教师要充分认识独生子女的特点:独生子女在家中处于“养尊处优”的地位,随着性格、品德、心理个性的发展成熟,父母的包办一切和子女心理上渴望独立的矛盾正趋向激化,开始出现与父母对着干的逆反心理,若遇到心情稍有不顺,便会引爆子女与父母(甚至他人)的一场恶战,若遇到心理问题严重的子女,离家出走或自杀等极端之事亦有可能会发生。这就明确要求教师决不能替代他们父母的角色,否则会加重应激,成了自讨无趣的失败者。教师应用心与学生交往,疏导各种心理障碍,全力营造学园、乐园、绿园式的校园氛围,促进他们生理、心理健康发展。(2)激发学生积极参加各种有益活动,调和各种不良的人际关系。
  
  4. 教育过程
  (1)逆反心理的改变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