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6年第11期
学术研究成果给中学历史新课堂带来的困惑与思考
作者:杨 弢 刘乃秀
一、历史学术研究新成果给抗日战争史教学带来的困惑
2005年8月,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国人民纪念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掀起了抗日战争史研究的新高潮,一批抗日战争史研究新成果纷纷出现。这些新成果中不乏对先前研究结论的质疑和批评之声,例如,《历史教学》杂志2005年第11期刊登中央党校郭德宏教授《论抗日战争史研究中的若干重大问题》一文,郭教授从抗日战争史研究角度、领导者、主战场、三次“反共高潮”、抗战人物评价等13个方面对抗日战争史研究的传统结论提出质疑和商榷,[1]表达出有别于传统历史教材基调的“新声音”。在抗日战争史的教学过程中,对于这些新的研究成果,中学历史教师是应该固守历史教材中的“老基调”,还是追随历史学术研究的“新声音”呢?历史教师如何正确地把握学术研究新成果这种新课程资源,不少历史教师对此深感茫然和困惑,甚至影响到抗日战争史的教学工作健康开展。
二、目前对待历史学术研究“新声音”的三种错误的倾向
近几年所出版的多套新版中学历史教材,其中关于抗日战争史部分的编写,虽然各有特色,但从整体上看仍然有两个明显的特点:一、在内容上,秉承以前用大量的篇幅描述国共两党之间的斗争和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战场的斗争,特别是对国民党的“积极反共,消极抗日”的方针及其三次反共高潮的传统架构;二、在历史人物的评价上,坚持从前对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国民政府及其高级将领的否定或者回避的传统基调。但是,从近年来关于抗日战争史学术研究的新成果来看,抗战史学术新成果来与历史教科书上的关于抗战史的老基调之间存在不一致,这种状况已经影响到抗日战争史的教学。目前在抗日战争史教学过程中,在对待历史学术研究新成果的问题上存在三种错误的倾向:一是有的老师排斥学术研究新成果,不敢把历史学术新成果引入课堂,甚至干脆直白地告诫学生抗日战争历史是一个敏感问题,教材怎么说,就怎么答题就可以了,只要考试得高分就行了;二是有的教师把所有的学术新成果不加区分地照搬进课堂,大肆宣扬学术研究的新观点,甚至用历史学术的新成果取代历史教材;三是有的教师对于学术研究新成果采取打压或回避态度,对于学生引用的学术新成果中的材料和观点,一些历史教师要么斥之为“异端邪说”,要么含糊其辞地搪塞或者缄口回避。这些做法都有悖于历史新课程改革的初衷,不利于培养学生的求实创新精神,也不利于历史新课程改革目标的最终实现。
三、我国历史课程改革史上吸纳史学研究新成果的“前车之鉴”
当前历史新课程改革应该是谨慎和周密进行的,一旦出现疏漏和差错,其政治和社会的负面影响将是巨大的。在我国历史课程改革中有过这样的“前车之鉴”:1986年前后,由于当时社会政治气氛的变化,我国中学历史教材出现重大调整。最引人注目的是关于抗战史的部分。此前,抗战在历史教材中被描写成中国共产党独自领导,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消极抵抗,“等着下山摘桃子”,但新版教科书中把国民政府正面战场的20多次大会战首次披露,展示出与以往截然不同的内容,抗战的主力变成了“国军”。这个巨大变化,某种程度上影响到了1989年的风波骤起。此后,据称中央表示,中学历史教材的修改过了头,又重新处理了新的版本,降低对正面战场的叙述比重。[2]这个事件表现出来的教训,应该成为今天我们正确地把历史学术新成果引入历史课堂的“前车之鉴”。
四、关于正确处理历史学术新成果与中学历史抗日战争史教学的几点思考
根据历史新课程的大教材观和新课程资源观的观点,历史教师要充分发挥课程开发主体的作用,积极关注史学研究的最新动态,吸收最新的史学研究成果,改变历史教育与历史学术研究脱节的问题,弥补教材变动周期长所带来的观点与理论的滞后现象。笔者认为,正确地把历史学术新成果引入中学历史课堂,必须把握好以下几个问题。
1. 正确认识历史教育的本质和历史教师的职责
笔者认为,历史教育本质上应该属于政治宣传的范畴。因为历史教育是一个比较特殊的事业,它直指人的思想和心灵深处,直接影响学生的历史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形成。克罗齐说:“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历史教育虽然不是像政治课那样直接传达国家的方针政策等政治观点,但它与现实政治却“血肉相连”,历史教育同国家广播、电视、报刊等新闻媒体一样也是具有舆论宣传的工具性,历史课堂也是党和政府的喉舌之一。历史学科的特殊属性决定了历史教育的特殊性功能和历史教师的特殊使命。新课程下的中学历史课堂不能排斥学术新成果,但是也不应该被学术研究新成果所主宰或独霸历史课堂,中学历史课堂不应该变成自由论坛,不能背离社会主流的价值观,推销个人片面的观点和看法。其次,从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要求来看,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是社会的代表,是社会主流文化价值的载体,他是社会与受教育者之间的桥梁和纽带,代表社会对学生的身心施加影响,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对学生进行符合社会根本利益的价值教育。教师的课堂教学绝不是简单的个人行为,而是一个具有丰富内容的教书育人的过程,从某种意义上讲,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自由”是有限定的,最重要的是教师必须代表社会而不是自己(个人)标明某种社会立场,社会主张。[3]中学历史教师必须对自己的特殊职责有清醒的认识。
2. 正确区分历史教育与历史学术研究对“求实创新”的内涵和自由度
笔者认为,历史学术研究和历史教育对“求实创新”的内涵和自由度是不同的。历史学术研究应该具有开拓性与创新性,而历史教育应该符合主流意识形态的要求,具有相对的保守性。因为历史学科是一门处于动态发展中的人文科学。历史认识与历史结论受到社会民主、现实政治、历史观的差异、史学新发现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历史结论处于动态的变化和发展之中,新的史学理论的提出,新的史料的发现,以及国家民主政治的发展,都会直接影响和改变已有的历史认识和历史结论。因此,求实创新是历史学科发展的原动力。但是,中学历史课程是国民教育的基础课程,中学历史教育的“求实”“创新”的空间和自由度相对有限。那些存在学术分歧与争议的学术研究新成果对于历史素养尚不扎实、鉴别能力还不强的中学生来说,有时不仅起不到开阔历史视野的作用,反而造成学生思想上的困惑与茫然,有时甚至还会起到负面的教育效果。同时,中学历史教育也不同于大学历史教育的“专业化、学术化、成人化”的情况。因此,笔者认为,历史学术研究新成果并不都适合同步地转化成中学历史课程资源而引入中学历史课堂。中学历史教育不能过多地引入包含学术分歧与争议的学术新成果,也不能引入尚未被主流媒体所认可的新成果。2004年10月,在全国历史教学专业委员会年会上,全国中小学教材审定委员会审查委员、中央文献研究室张诚研究员提出:“历史教材与历史教学不是单纯的学术行为,必须自觉体现国家意志,体现政府行为,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符合国家主流意识形态的要求。”中学历史创新教育必须符合“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防止借求实创新教育之名,导致学生对基本的历史结论和历史发展规律的质疑,甚至否定,从而导致自由主义思潮的重新泛滥。因此,历史学术新成果的引入必须准确地把握、转化和传递国家的主流思想和声音,与代表社会发展方向的主流思想意识同步,才能完成新课程赋予历史教育的使命。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