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6年第12期

论教师个人知识管理

作者:朱桂琴




  21世纪是一个知识经济时代,知识管理是知识社会中的个人和组织提升素质与竞争力、应对知识经济时代的一项重要策略。教师是知识型社会中极为典型的知识工作者,担任着知识的传递、创造与学习的重要角色,必须不断地追求专业成长才能适应社会与经济的变迁,胜任教学工作。而教师教学理论与实践技能提升的主要焦点在于知识的获得、产出、转化、创新与应用,内涵与目的都与知识管理相符。所以,教师若能应用知识管理理论来管理自身和整个学校的知识,将能更好地掌握知识的脉搏,给予学生最好的教育,提升自身素质和整个学校的竞争力。
  
  一、 教师个人知识管理的含义
  
  个人知识管理这一概念,目前并没有一个统一的定义。Frand和Hixon认为,个人知识管理是指个人和组织集中自己认为重要的信息,使其成为自己知识的一部分。另外,他们还认为,个人知识的拓展、个人隐性知识向显性知识的转化也都属于个人知识管理的范畴。Dorsey认为,个人知识管理可以看作是21世纪成功地完成知识性工作所必须具备的一系列解决问题的技能。其中,最核心的个人知识管理技能有6项:信息检索、信息评估、信息组织、信息表达、信息安全和信息协同。
  笔者认为,教师个人知识管理是指教师在日常生活和教学实践中,对知识的获取、积累、共享、创新、评价等过程进行的管理。教师知识管理不是知识简单的复制、集合,而是在快速提取所需知识的基础上,对原有知识结构进一步发掘、提炼,使隐性知识显性化,实现与他人的共享交流,通过与外界知识间的关联促使零散的知识系统化,并且创生新的知识。个人知识管理的核心有两个:一是将隐性知识更加明晰化,一方面对获取的数据和信息进行深度加工、分析和综合,获得可直接用于解决问题和决策的知识化信息;另一方面使知识能更清晰、明确地表达或更容易理解、查找和利用。二是与他人更好地共享已有的知识,并使知识能更快传递到需要的地方,更有效地将思想转化为行动。
  教师的知识是显性知识与隐性知识的综合体,其中,隐性知识在很大程度上更能深刻地反映一个教师在专业方面的成熟度。对于教师知识管理而言,其工作的核心也应当放在对教师隐性知识的积累、交流与共享上。隐性知识是人们在长期的实践中积累获得的知识,与个体的体验和经验紧密相关,往往不易用语言表达,也不易通过语言和文字等传播方式来学习,比如属于认知、技能、情感领域里的个体的经验、直觉、预感等,它存在于其承载者个体之中,与其紧密相连、无法分割。由于教师劳动的特点,教师的“隐性知识”具有鲜明的特点:教师的隐性知识是具有高度特殊性的个性化知识;教师的隐性知识是通过自身建构的动态的生成性知识;教师的隐性知识是知道怎么做(KnowHow)的知识;教师教学的隐性知识更多是通过教学实践和同伴互动来获得的。
  
  二、 教师个人知识管理存在的突出问题
  
  教师个人知识管理实质在于教师不断整合自己的信息资源,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从而最终有利于自己的工作、生活。知识管理是每个人的工作,然而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有诸多因素阻碍了教师有效的知识管理。
  
  1.缺乏对个人知识管理的意识
  在我国,由于教师缺乏知识管理的理念,教师不善于对个人已经获得的知识和自己的隐性知识进行管理。诚如Hargreaves(2000)所言:“教师经常忽视本身的专业知识,造成教师无法分享与应用这些知识;同样地,教师也往往不清楚自己所缺乏的知识,无法找出需要创造的新知识。学校内部的专业知识是一个复杂的社会分配,没有任何一个教师能够知道所有教师所蕴藏的整体专业知识。”有调查表明,仅有16.7%的教师写“教后记”,83.3%的教师从不或只是偶尔通过这一形式来反思自己的日常教学。研究还发现,75.0%的教师认为,自从教以来在专业及教学知识上收获不大或没有收获。
  
  2.因担心失去对个人知识的“垄断”地位而拒绝知识共享
  在我国的学校中,普遍存在教学“专业个人主义”,教师将个人独立获得的经验、专业知识看作私人财富以及自己谋生、升迁和参与竞争的“资本”,教师常常只坚守自己在业务和学术上的独立王国,而不愿与他人合作。教师的课堂生活也往往是“自给自足”、“孤立和孤单”的。长期的“孤立”和相互隔离,限制了教师之间的互动以及对多边支持或观察经验的依赖,给教师之间的合作设置了障碍。即使提供了机会,知识分享与应用往往是保守和不自然的,教师常会有如下的疑虑:“假如个人知识是一种有价值的资源,为何我要与人分享使我的工作受到威胁?”“假如我的工作是创造知识,为何我要运用你的知识取代我的知识?”一方面,教师很担心,一旦将自己的经验公之于众,将失去在该课题领域的“权威性”或对该知识的“垄断”地位;另一方面,学校对知识共享又没有相应的鼓励机制。因此,教师不愿意积极表达自己的观点,不愿意把自己的知识尤其是“实践知识”与别人分享。
  
  3.对交流与共享知识的需求不够
  长期以来,由于受传统教育思想的影响,过分强调“教师中心”、“学科中心”,教学就是要照本宣科,就是要教教材,就是要按照教学参考书的思想和模式按部就班地进行。学校追求的是考试分数、升学率,一切围绕考试进行教学,考什么,就教什么,不考就不教。教师的任务就是把这些被默认为具有相同质的“原料”变成相同质的“产品”,教师的工作变成了程序化的操作,于是创造性劳动变成了简单的重复劳动,脑力劳动也蜕变成了体力劳动。教师的工作重点并不在发现新知识,而在传承既定的权威性知识,以致于教师本身与知识的建构及创新之间,长期以来皆处在绝缘或互不关联的状态,教师个体对创造知识缺乏热情,缺乏知识交流与共享的欲望。
  
  4.缺乏交流与共享知识的平台和条件
  由于学校具有科层制组织的某些特征,因而科层化管理模式就被应用于学校管理中,科层制组织惯用的统一要求、行政命令、集权统治等方式开始在学校日益盛行。当这些手段被不加节制地滥用时,学校便陷入了科层化管理的误区,突出地反映是学校管理权限高度集中,严格按照校长——主任——教研室主任——年级组长——教师这种等级制度进行管理,这种金字塔式的等级制的管理是单向的、强制式的,学校很少考虑教师的感受和想法,不尊重知识提供者的意识,教师缺少参与管理的话语权,缺乏平等对话的语境,致使教师自我的内在价值追求受到了极大的限制,妨碍了教师专业自主决策权和主体精神的发挥。
  
  三、 教师个人知识管理的基本策略
  
  教师要提高个人知识管理的能力和水平,就要努力认识深藏于个人大脑内的个人知识内涵,通过多种途径有效地识别、获取、评估、检索及共享知识,促进知识不断动态转化。那么教师如何实现对个人知识的有效管理呢?
  
  1.建立个人知识库,提升显性知识的价值
  教师的教学就是教师有意识地将零散的和不连贯的显性知识组合成一个新的知识,并在此基础上运用明示的方法进行的知识传播。这就要求教师要经常性地对所学的理论进行系统化的整理,并采用信息系统、数据库等手段对知识进行清点、评估、监督、规划、取得、归类、整合和创新,以便于教师在使用时及时搜寻、提取想要的知识,垫高教师的个人知识基础,提升显性知识的价值。
  建立教师个人知识库,应该要采取下列措施:第一,进行知识的搜集、分类与组织。教师要经常反思、整理自己的知识结构,检查自己知识结构的缺陷和薄弱环节,然后多方面搜集、累积知识。在知识蓄积上可采用数据库、个人博客、媒体(录像带、幻灯片、录音带)、文件、书籍、读书笔记等书面形式,然后,利用计算机软件建置知识系统,建立个人知识库。第二,通过系统的读书、专题学习、听专家讲座等,提升自己的理论水平。第三,制定个人学习计划。教师要不断思考由于环境变迁所需要的知识更新与变动,通过省思发现并适时修正知识,提高知识的可行性,评判自己学习的需要,形成学习的目标,达成个人学习愿景,按照计划进行学习。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