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2期

教师博客:缓解教师职业倦怠的隐蔽手段

作者:吴振利




  
  三、 利用教师博客缓解教师职业倦怠,需要注意的问题
  
  教师博客能缓解教师的职业倦怠,但决非必然如此。如果利用不好,教师博客还可能加重教师的职业倦怠。为了让博客真正能够缓解教师的职业倦怠,在教师管理和教师博客管理上,要注意如下一些问题。
  1.进一步解放教师,解放教师工作的过程,减少教师工作过程中的束缚和硬性要求,实行终端管理。教师参与博客的前提是有时间和闲情逸致,有话要在博客上说,所以学校不能让教师有太多的事物性工作,不能把教师管“死”,如果教师的事物性工作缠身的话,如果教师几乎没有空闲时间的话,那么教师就没有时间参与博客,即便参与也无话可说,因为负担过重之后的“学(做)而不思”则容易导致肤浅,缺乏思想。条件允许的学校可以考虑给每位教师配备一个能够上网、配置较高、使用方便的电脑,允许教师在工作时间上博客,条件允许的学校可以考虑实行教师不坐班制。
  2.学校尽量不要干涉教师的博客行为,让其自由地保持为民间行为,即便学校想要干预,那么也要放弃功利心,以便让博客能给教师在不知不觉中带来成长、快乐和满足,而不成为教师的负担。有这样一个故事,一群顽劣的孩子淘气,往一个独居老者的院子里仍石头,老者非常气愤,孩子们感觉好玩,所以屡禁不止。老者没有办法,于是说:我已经喜欢你们这样做了,以后你们每这样一次,我给每人1元钱,于是孩子们干得更起劲了。过了一阵,老者又说,现在不成了,我没钱了,以后你们再这样一次,我只能给l角钱了。孩子们不屑地说:你想得挺好,给那么少,谁干呀?伯恩斯曾提出三种激励规则:一是为“所能获得的奖赏而做”;二是为“正在得到的奖赏而做”;三是为“美好的东西而做”。第一种激励是结果取向的,容易让教师倦怠,第二种激励是过程取向的,让教师感觉轻松,教师在面对第一种激励时,时常算计,但对于第二种激励却能不计较地乐此不疲。上面的故事也说明了同样道理,所以校方一定不要强加功利性给教师博客。
  3.学校要建成学习型组织,要有开放的意识,大力弘扬教师之间的合作文化。学校要重视学科骨干和学术带头人的培养,要浓厚研究教学的氛围、鼓励新异想法、不断进行教育教学改革。学校要注重培养反思型教师、研究型教师和学者型教师,学校可以考虑自办校内的学术性刊物。学校要建立教师之间的合作文化,对教师多些支持,少一些限制,要鼓励教师之间的合作,提倡集体解决问题,奖励集体,不奖励个人。在学校管理中,如果一个年级的整体教育教学效果很好,要重奖集体中的每个教师;相反如果某一科的教育教学效果特别好,而集体不好,则不予奖励。
  4.要让教师博客真正成为教师的精神家园、教师的大餐和享受。学校可以引导教师在博客上尽情地挥洒自我、随心所欲、率性而为,要真情地表白,真诚地交流、真诚地呼喊,校方不能对教师博客行为和教师博客上的话语进行任何干预或指责。
  5.要严格教师管理,虽然解放了过程,但要在终端给教师以压力。这样才能形成比、学、赶、帮、超的学习气氛,才能让教师有动力去研究教育教学和管理,在教师力所不能时,才会主动到教师博客上去求方问药,教师才会自觉地到博客上去经营自我,强壮自我。
  6.学校领导要有欣赏和宽容的精神,这样才能有另类的存在和个性的放飞,教师才愿意表现和表达。学校要想办法创造条件使博客成为教师们的自觉行为和业余生活。
  
  参考文献
  [1] Maslach C.Schaufeli WB,leiter MP.Job burnout.Annual Review of Psychology.Annual 2001,397-4221.
  [2] Southam-Gerow MA,Kendall PC.Emotion regulation and understanding:implications for child psychopathology and therapy.Clinical psychology Clinical psychology Review,2002,22:189-222.
  [3] Roberts WL.The socialization of emotionalexpression:Relations with prosocial behavior andcompetence in five samples.Canadian Journal of Behavioural Science,1999,31(2):72-85.
  [4] Ochsner KN,Bunge SA,Cross JJ,et al.Rethinking feelings:An FMBI study of the cognitive regulation of emotion.Journal of Cognitive Neuroscience,2002,14(8):1215-1229.
   [5] Cross JJ,John OP.Individual differences in tow emotion regulation processes:implications foraffect,regulations,and welI-being.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2003,85(2):348-362.
  [6] http:www.blog.edu.cnindex.html,2006-9-7.
  [7] [德]伽达默尔、杜特.解释学 美学 实践哲学——伽达默尔与杜特对谈录·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21.
  [8] 冯大鸣·沟通与分享——中西教育管理领衔学者实际汇谈.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2.92.
  
  (责任编辑刘永庆)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