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2期

教育叙事的误区与解困指南

作者:郑卫政 刘京平




  教育叙事研究,就是以讲故事的形式,记录自己在教育教学中发生的各种真实鲜活的教育事件和发人深省的动人故事,表述自己在实践过程中的亲身经历、内心体验和对教育的理解感悟,并通过各式各样的人物、思想与行动,看到这些真实事件背后的“复杂意义”,从而将“教学”与“学习”结合起来,为教师的专业成长提供澎湃的动力支持。
  作为校本研究的有效载体,作为教师“理想自我”与“现实自我”心灵沟通的桥梁,这些年,教育叙事研究在我国教育界开展得如火如荼。不但涌现出了数以万计的爱上教育随笔写作的教师,还出现了“新教育实验”开办的“教育成功保险公司”,以及华南师范大学刘良华教授领衔的教育叙事研究博客群。一时间,教育报刊纷纷开辟专栏,“变大而无当的宏观研究为细致入微的教育叙事”,甚至专门刊登教师教育叙事的杂志也应运而生。一批批优秀教师从教育叙事研究中脱颖而出,成为教育界重要的新生力量。但毋庸回避的是,由于这样或那样的原因,教育叙事目前似乎越来越多地步入了一些误区。若不及时、认真地加以引导,教育叙事研究很可能偏离良性发展的轨道,沦为“看上去很美的”的作秀。
  
  误区一:虚构化
  
  有些教师写教育叙事文章的目标就是一心盼望在报刊发表文章。他们把主要精力放在研究报刊的用稿特点上,而不是通过教育叙事来研究教育教学。只要报刊喜欢发表的内容,我的教育叙事统统都有,即使没有,我也能够虚构出来。不但虚构事例,而且虚构教育效果。例如,某报刊开出“课堂突发事件的处理”专栏征稿,一些教师不是回顾自己的课堂,而是先研究一下类似的作品,然后依葫芦画瓢。人家的课堂来了一只蝴蝶,我的课堂上就进了一只麻雀;人家的学生突然要撒尿,我的学生就突然要喝水;人家的课堂得益于突发事件而形成了精彩的生成,我的课堂也因“教育机智”而大放光芒。又比如,媒体开展“问题学生的转化”讨论,人家的学生上网有瘾,我的学生就是看卡通书入迷。人家是将学生接到家里住上半个月,开展充满爱心的无痕化的教育,大功告成,我就住进学生家里,陪学陪吃陪运动,妙手回春……这样的作品看上去很美,有教育问题,有解决措施,有教育成效,主题积极向上、演绎水到渠成、文笔细腻流畅,颇能得到编辑的青睐。一旦文章发表了,名利就一起来了,岂不快哉!
  只是,这样的教育叙事,到底是贴近教育,还是贴近小说?这些虚构出来的教育叙事,还是有意义的教育研究吗?还是教师成长的快车道吗?
  
  解困指南
  不择手段求发表,虚构案例谋功名,这种对教学叙事研究的亵渎行为,反映出当前教育叙事研究领域弥漫着一股急功近利的浮躁心态。许多地方追求一种畸形的科研政绩,在“科研兴校”的旗帜下,威逼利诱,拧着教师要成果。一方面,制定了严格的科研目标责任制,层层签订责任状,层层下指标,甚至动不动就来个科研一票否决。另一方面,推出一系列诱人的科研奖励措施,又是发重奖,又是评优评模。把教师逼上了“造假的梁山”。当然,有些教师自己名利思想严重,虚荣心强,也往往喜欢投机取巧,曲意迎合报刊。让教育叙事远离虚构,要点有二。
  1.要营造宽松的学术氛围。让教师的研究回归研究,让教师的学术回归学术。其实,教学科研本来就是一个“宁静致远”的事情,根本就不可能在一时三刻内研究出重大成果。尤其是中小学一线教师,教育研究的基础薄弱,起点比较低,更需要摸着石头过河。不能操之过急。
  2.要激发教师的教育理想。要善于利用各种场合、利用各种方式,循循善诱,想方设法用先进的教育理念和科学的教育价值观,武装教师的头脑,激发教师的教育理想。要引导教师去思考:教育是什么?课程是什么?学生是什么?教育要培养什么样的人?教师需要什么样的教育信仰?教育研究要解决什么问题?教师只有在深入追问这些教育教学的基本问题的基础上,树立了富于激情的教育理想,教育叙事研究才可能真正成为教师探索教育真理的载体和途径。教师对教育、学生、教学等有清晰而正确的理解,才可能彻底摒弃教育工作中的浮躁心态和功利化倾向。教师在平稳的心态下,审视自己教育教学、叙述自己的教育故事,才会成为自己生活中最自然的习惯。
  
  误区二:照像化
  
  有些教师坚决不虚构。他们的教育叙事俨然就是一部照相机,把每天的工作很客观地“照”了下来。就像文学创作上的“自然主义”,强调客观地反映现实。但是,由于强调记录“最真实的教育生活”,他们的教育叙事就变成了随便观察到的、零散、庸俗、偶然的教育表象。只是教育生活的流水账,是一些感性的教育记录,没有首尾连贯的完整情节,甚至没有完整的片断。由于缺少教育冲突,也没有对教育事件中人物的内心世界的描述,更见不到理性的思考和分析,因此,这些教育叙事没有多少研究价值和反思意义。但是,这些教师很勤奋,天天写,天天更新,天天投稿。
  只是,这样的教育叙事,与兢兢业业、勤勤恳恳的牛马劳作有多大区别?这样的教育叙事,教师每天写1000字,坚持写10年,能像“教育成功保险公司”承诺的那样成为名师吗?
  
  解困指南
  教育叙事之所以步入照相化的误区,关键是教师没有形成鲜明的问题意识。教师的问题意识,就是对教育教学工作实践中客观存在的,那些没有解决或者没有完全解决好的矛盾的敏锐感知和认识。毛泽东同志说:“问题就是事物的矛盾,哪里有没解决的矛盾,哪里就有问题。”有矛盾、有问题,就必然有它产生的特定原因,就必然要有一定的应对策略,就必然会产生一个经历解决矛盾和问题的过程,也就有一定的结果。
  问题意识的鲜明程度,往往与教师的眼界和思路成正比。也就是说,越是具有宽阔的眼界和敏锐的思路,就越能发现问题,越能发现别人发现不了的问题。
  要培植教师鲜明的问题意识,学校和教育主管部门就应该经常采用听课评课、集体备课、专家讲学、学术沙龙、典型示范、参观考察、外出进修等为广大教师喜闻乐见的形式,引导教师去观照、去思考、去发现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存在的问题。千方百计使全校形成“解剖自己不怕严,批评他人不怕怨,亮出问题不怕丑,触及思想不怕痛”的风尚。
  教师与优秀理念碰撞了,就会有顿悟之感;在了解人家先进后,就能发现自己落后;在追赶人家遇到困难时,就会更多地发现自己的差距;在总结别人教训时,也会发现自己的隐患,从而发现更多值得叙述研究的问题。例如:纠正习以为常的教育教学认识和做法中不合理成分,使自己从误区中解脱出来;对自己或者团队过去教育教学处理得不完善、不尽人意的地方予以补充;对原来的教育教学实践予以相对否定,从另外的思路、角度、结构等进行大的调整改进;从自己或者团队那些好的教育教学实践作法和经验中提炼出新的理论、观点,推而广之,以更好地指导教育教学实践;有意识地系统整理教育教学涌现的零散的见解和主张,在系列化、条理化中形成新的组合、新的认识;以新颖的创造,发人所未发,干前所未有的事,从而填补空白。
  只要教师具有了鲜明问题意识,他们就能将目光聚焦教育教学核心事件,密切关注教学冲突,喜欢不断地琢磨。这时候,教育叙事就类似于教师“自传”,也就意味着教师开始以自己的生命经历为背景去反观自己和观察世界,内在地承受着对自己的言行给出合理解释的思想压力。这就促使教师进入沉静思考的层面,认真聆听自己灵魂深处的声音,从而可能激发出许多连自己都意想不到的想法。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