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3期
环境文学:生态教育的生动“教材”
作者:张永红 刘文良
随着“和谐社会”理念的提出以及建设和谐社会进程的加快,“生态教育”已愈来愈凸显其在高素质建设人才培养中的特殊地位。树立生态价值观,培养良好的生态意识,是以生态文明为显著特征的和谐社会对其子民的最基本要求。适时地对在校学生进行生态价值观教育,培养其良好的生态道德素养,牢固树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伦理观念,激发其保护生态环境的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义务感,可以为明天的全社会普及生态意识奠定良好的基础,为生态问题的解决提供丰富的人力资源,为和谐社会的构建提供更好的条件和保障。因此,如何按照和谐社会对其建设者的要求来对学生进行生态教育,已成为学校教育的重要课题。
提及生态教育,很容易让人联想到这是生态学课程和思想政治课教学的任务。其实,生态教育是一项非常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多学科、多层面的通力合作。单就课程教学来说,生态教育也不仅仅是生态学和思想政治类课程的任务,文学类课程或与文学相关的课程在培养学生生态意识方面往往会具有它特殊的优势。文学源于生活,反过来又能对社会生活产生重大的影响,作为一种强大的精神武器,它可以对人的思想感情、精神面貌和行为举止产生非常重要的影响。在推动和谐社会构建的实践中,文学也理所当然地有所承担,而近年来日益受到重视的环境文学,在帮助人们树立生态和谐观念、强化人们的生态意识等方面正发挥着积极的作用。在对学生的生态教育中,应该让环境文学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担负起神圣而特殊的生态宣教使命。
二
伴随着全球性生态危机的加剧,近年来,以保护生态环境为主题的环境文学如雨后春笋般地繁荣起来。《北京失去平衡》、《伐木者,醒来》、《挽汾河》、《守望家园》、《淮河的警告》、《共和国告急》、《最后的疆界》、《京华建筑沉思录》、《恶魔导演的战争》、《沙漠风暴》、《黄土地 黑土地》、《只有一条长江》、《大江源》、《盗猎揭秘》、《黄河追踪》等一批代表性的作品引领着中国的生态报告文学阔步前进。徐刚的《守望家园》六卷本、王治安的《人类生存三部曲》、《三峡大移民》、《呼唤大地》、《血祭黄土地》、哲夫的“江河生态报告系列”等作品,产生了很大的社会反响。这些环境文学的内容涉及到森林盗伐、植被破坏、水体污染、土地沙化、野生动物偷猎、资源浪费等生态危机的方方面面,通过质疑人类干扰自然进程、征服自然的权利,揭示征服和统治自然的可怕恶果,揭露欲望膨胀对人的灵魂和美好天性的扼杀,使人们在震惊之余能够自发地对人类过去的不合理观念和行为加以否定和反抗,自觉增强生态保护意识,肩负起保护生态环境的责任和义务,从而推动人类生态文明的发展。强烈的忧患意识、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突出的奉献精神,是环境文学作家共同的本性。哲夫怀抱忧国忧民的崇高情怀,不辞辛苦,随中华环保世纪行记者团走遍沿江、沿河的山川和城乡,历经几十个省区,行程数万里,考察了这些流域的历史、文化和民情,以其严肃深沉又不乏生动的文学笔触,写就了由《长江生态报告》、《黄河生态报告》、《淮河生态报告》组成的著名生态报告文学“江河生态报告系列”,为我们展现了“一江两河”生态被严重破坏和污染的惨境。他义愤填膺地揭露和控诉那些唯利是图、鼠目寸光、竭泽而渔、不计后果等有悖于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愚蠢行为,以翔实丰富的数据资料和犀利尖锐的剖析,以文学化的描写和引人入胜的叙述,鲜明而生动地让读者感受到问题的所在及其严重性,为整治生态环境,维护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发出了有力的呼号。读着这样的环境文学,我们没有理由不被渗融在作品中的那种博大深沉、义不容辞的社会责任感和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使命感所深深地震撼。这些通过大量展示生态危机的残酷事实,以对生态危机深重的忧患意识警醒世人、触动人们灵魂,激发人们自觉的生态意识的环境文学不正是学生生态教育生动形象的教材!
要构建持续发展的和谐社会,就必须认真检讨和更新传统的现代化理念和实践模式,把生态现代化视为社会整体现代化和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价值追求,走一条资源可持续利用、人与生态环境和谐相处的现代化道路。而在揭示和反思过度工业化和滥用科学技术给人类带来严重的生态灾难、呼吁强有力的环保政策的出台、为可持续发展推波助澜等方面,环境文学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很多环境文学并不满足于单纯地向人们展示生态灾难,而是致力于反思社会、经济、科技发展模式如何影响、导致环境的恶化和生态危机,通过揭示工业化造成生态系统的紊乱和自然资源的枯竭,科技发展可能给自然和人类带来毁灭性的灾难等,从而起到保护环境、优化生态、参政议政的作用,促进政府对社会发展特别是环保政策的修正和实施。在这方面,美国著名生态女记者、作家雷切尔·卡森1962年出版的《寂静的春天》就是最典型的例子,作品揭露和控诉了“DDT”等农药对大地、海洋的毒化以及工业时代的化学药剂如何扼杀了人类生存环境的生机。《寂静的春天》发表后,由于卡森提出的问题事关人类的生存,终于引起了美国国会的重视,并直接推动了环境政策的制定和环境组织的建立,推动了世界范围的生态思潮和环保运动的发生和发展,引发了世界范围的发展战略、环境政策、公共政策的修正和“环境革命”。我国作家陈桂棣在他著名的《淮河的警告》中曾沉痛地指出“以邻为壑”的思路和做法正是淮河流域遭受严重污染的重要原因之一:安徽阜阳市深受颖河和泉河之害,这两条河流的污水大部分来自河南,但是,源自阜阳市的济河却又是座城市的下水道,流向了淮南和蚌埠;靠喝淮河水的淮南和蚌埠,一边埋怨上游来的污水,一边又把自己的污水给了淮河下游……作品不无忧患地告诉我们,如果老百姓缺乏同心同德的意识,政府部门缺乏协调合作的精神,国家不作出完整的规划,没有统一的强制性的措施,不从根本上打破地方保护主义,生态治理、和谐社会都将是一句空话。毫无疑问,这样的环境文学对于持续发展的和谐社会的经济、社会发展的政策的制定、修正和实施都有着很大的启示和借鉴意义。耐人寻味的是,学生在政治课上接受相关的可持续发展理论的教育时,他们可能还会不以为然,而当他们读到这样的充满着忧患意识的环境文学时,却极有可能从心灵深处受到强烈的震撼。这,也许正是环境文学在人们生态意识培养中所具有的独特的魅力和魔力吧。
三
由此可见,环境文学在提升人们的生态意识、帮助人们树立生态价值观方面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而且,环境文学不但大量报道和描写触目惊心的环境污染和生态危机,用血与泪的事实从反面诉诸人们的生态责任意识,优秀的环境文学还善于挖掘现实生活的诗意美,大力宣传治理污染、保护生态环境的时代楷模,讴歌关心人类生存、热心生态环境的新人新事,新的道德风尚,展示理想的生态社会,为生态和谐唱响一曲曲激情洋溢的赞歌,为构建和谐社会营造和谐良好的生态氛围。这些以发现美、挖掘美、展示美、弘扬美为特征的环境文学对于陶冶人们健康的生态情怀也将发挥突出的作用。环境文学既是和谐社会的“催化剂”,更是生态教育的生动“教材”,开设环境文学课程对学生“生态素质”培养和提高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如果说思想政治类课程在对学生实施生态教育时比较侧重于“灌输”,那么环境文学课程对学生生态价值观的渗透更多的则是潜移默化的,其所造成的良好接受效果有时甚至是数倍于理论灌输的。
重视环境文学教学,开设环境文学课程,应该成为学校生态教育的一个新亮点,中小学和高等院校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来实施环境文学教学。对于中小学来说,可以开列环境文学必读书目,给学生推荐优秀的环境文学作品,让学生在一种潜移默化的情境中受到生态熏陶;也可以开设相关的活动课程,利用多媒体,组织学生观看环保题材的电影电视,让学生借助直观形象的镜头受到更为强烈的生态震撼。在高等院校,则宜于根据学科和专业设置的具体情况灵活地开设环境文学课程,既可以将其作为必修课程在语言文学专业、旅游专业等与文学联系比较紧密的专业中进行开设,也可以通过开设选修课的方式,让全校所有的学科、专业的学生都有机会接受环境文学课程的熏陶。环境文学课程具体的教学组织也可以灵活地进行,可以将环境文学的课堂讲解与环境文学的课外阅读有机结合;可以聘请环境文学作家来学校讲学或座谈,让学生从与环境文学作家面对面的交流中感受并激发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环保使命感;另外,由于很多的环境文学比如环境报告文学、生态散文都是采写的真人真事,如果有条件的话,我们还可以通过“循迹察访”的方式组织学生进行实地考察,让学生获得强烈的“现场感”,并由此而激发自己更加强烈的生态环保意识。
(责任编辑关燕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