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3期

创设化学课堂问题情境的策略

作者:黄 杨




  新课程标准要求学生能通过已有的认知结构对新信息进行主动加工,并在此基础上通过与外界的相互作用来获取、建构新知识。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关注学生的已有知识基础和生活经验,在学生已有知识的基础上寻找新知识的生长点,为学生提供必要的情境和素材。通过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解决问题,让学生自主建构知识体系。
  信息加工理论认为,学习过程不是从外部信息的输入开始的,而是从学习者的注意与预期开始的。创设问题情境可以使学生对学习的对象产生注意,在心理上形成一种预期,并由此激活与学习新知识有关的原有知识。“创设问题情境”还可以很好地在学习内容和学生的求知心理之间制造一种“不协调”,使学生产生一种“有目的但不知如何达到”的心理困惑,把学生引入一种与问题有关的情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引发学生的探究兴趣。
  
  一、 创设问题情境的注意点
  
  1问题情境的创设要有明确的目标意识
  问题情境应当有利于三维目标的实现,为学生终身发展服务。问题情境创设不是单纯为了营造生动、活跃的教学气氛。教师必须以此为标准选择情境素材和呈现手段。创设的问题情境的指向性越强,对学生的启发、引导和暗示作用就越强。整堂课的整体感和节奏感也越强,当然影响也越深远。
  学习硝酸的强氧化性时(苏教版,下同),可以这样创设情境:从电离的角度分析,硝酸可完全电离,是一种强酸,有酸的通性。由此判断硝酸能使石蕊溶液变红。然后做实验,在浓硝酸中滴入两滴紫色石蕊试液,溶液确实变红色。但只要稍加热,红色马上褪去。当第二步现象产生时,学生马上意识到硝酸不同于一般的酸,并且疑问:“硝酸为什么能使石蕊褪色?硝酸与一般的酸有何不同?”这些问题会激发学生追求新知识的欲望。
  
  2.问题情境的创设要切合学生的认知实际
  问题情境的创设要考虑学生的认知现状,应能让大多数学生理解和接受。如果选材是学生不熟悉的,不好理解的,不仅不能激起学生的学习热情,为学习课题服务,反而增加学习困难,降低学习情绪。要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和生活经验,做到深入浅出。创设的学习情境要适应层次不同的学生,既注意群体的共同性也注意个体的特殊性。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表明,真实的情境最接近学生的生活体验,能调动他们全部的感受力和从生活中得来的经验去探讨和发现问题。在真实情境中提出的问题才可信,合理,对问题解决才有价值和意义。切忌凭空臆造实际上不存在的情境。情境创设的真实性的程度也决定了学生对学习目标认知和意义建构的程度。如鉴别聚乙烯和聚氯乙烯时,就可以布置家庭小实验:让学生通过用手揉搓听声、燃烧闻味和移开火焰看能否继续燃烧等方法比较其不同。
  
  3.问题情境创设应能体现思维的探究性
  缺乏实际情境的抽象理论分析推导,缺乏吸引力和趣味性,使学生难以理解学习问题的现实意义;没有思考性的情境素材的堆砌,也会使学生烦腻,难以发挥学习情境的作用。创设的情境要使学生由“情”导“思”。实现感性与理性的结合,动与静的结合,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结合。
  
  4.问题情境的创设要体现时代性
  选择的情境素材要有新鲜感,尽量和社会热点问题相联系,容易引起学生的注意和兴趣,具有时代性。这就要求教师要具备丰富的化学专业知识,熟悉化学在当今社会中的作用和发展。讲到有机高分子合成时,可以创设“你知道能穿在身上的电视机(2000年化学诺贝尔奖研究成果——导电塑料的应用)吗?神州六号宇航员穿的衣服中的尼龙是什么材质的?哪个国家生产的?”等问题可以引起学生的好奇与思考,从而激发学生认识
  兴趣和求知欲,并且培养了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
  
  二、 创设问题情境的方法
  
  创设学习情境要依据三维目标、具体的学习内容和学生实际水平,从生动的自然界、生产生活和科学实验中选择应用相关的现象、人们活动的情境、实际操作场景,在适当的时机,运用适当的手段呈现出来,使学生置身于特定的文化背景或学习情境中。在这种情境中,学生被学习内容所吸引,得到情感的激发,引发对学习问题的兴趣和探究欲望;在这种情境中,学生通过学习活动既能掌握知识,也能理解知识产生的背景、过程及其在现实中的地位,看到学习内容的价值,懂得它的实际应用。
  
  1.通过巧妙设计的启发式问题创设情境
  教育学家朱熹说过:“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设疑提问作为课堂教学中常用的一种教学手段,由于其具有易引起学生注意,引发学生思考的特点,因而成为课堂教学中构建“问题情境”的重要方法。
  例如在“乙醇的分子结构”的教学中,如果教师直接将乙醇的结构告诉学生,就不会引起学生的好奇与注意。如果教师这样设计问题:(1)根据乙醇的分子式C2H6O写出它可能具有的结构式,一学生经思考写出下面的两个式子:
  
  接着再提出问题,(2)乙醇的分子结构究竟是前者还是后者?怎样用实验方法证明?这时学生的思维处于“问题困境”之中,在这种状态所带来的内在动力的驱动下,就会由表及里,去伪存真,经过探索最终获得知识的“真谛”。
  
  2.通过精心设计实验创设情境
  在化学教学中,利用某些新颖奇特的实验现象与学生正常经验和原有认识产生矛盾,给学生强烈的感官刺激,以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这也是构建“问题情境”屡试不爽的手段。
  如原电池教学,单凭理论分析未免枯燥无味。如果安排一个“番茄电池”实验,当学生听到贺卡的音乐响起会欣喜若狂,从而产生浓厚的兴趣。接着设置悬念:“贺卡的音乐为什么会响起?番茄为什么能产生电流?构成这样一个能够产生电流的装置,需要具备什么条件?”这就成为学生必须探究的问题,怎样解决这些问题呢?此时学生已被这些问题深深吸引,欲罢不能,让学生动手做实验,并继续设置问题情境,导引学生思维之路。
  (1)锌片插入稀硫酸中有什么现象?
  (2)铜片插入稀硫酸中有什么现象?
  (3)锌片和铜片同时插入稀硫酸中并用导线连接上端又有什么现象?气泡在哪里逸出?怎样逸出?
  (4)在导线中接入电流计,指针是否偏转?向什么方向偏转?
  根据以上问题所设置的台阶,展示出一个又一个矛盾,启发学生边实验边分析,由现象到原理,逐步解除疑惑。这样的教学过程,激其思而后开其意,导其悟而后达其辞。这样学生总是处在探索之中,不断获得成功的快乐,学习不再是一种负担,而真正成为一种乐趣。
  
  3.通过生活事例创设问题情境
  在化学教学中,密切联系并深入分析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化学问题,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能打破学生固有的心理平衡,培养思维的深刻性。例如在讲述“强弱电解质”时,教师提出问题:口含话梅为何有长时间的酸味?接着分析:话梅中含有一些有机弱酸,它能电离出H+,刺激味蕾使人感觉酸味,同时唾液中会分泌出碱性物质与酸中和,这样使有机酸继续电离;又如“酯化反应”教学中提出问题:烧鱼时为何要加少量的醋和酒?在“淀粉的性质”教学中提出问题:米饭在口中反复咀嚼为何会有甜味?这样的问题学生往往是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因为满足于知道“是什么”而使很多人缺乏深入探究的心理倾向,所以,教师要引导学生问个“为什么”,这是人们永不满足的求知心理状态。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