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4期

现行学校备课管理制度利弊分析

作者:李仁华




  实施新课程改革以后,学校各项管理制度如何适应新形势的要求,这是一个令学校管理者普遍感到困惑的问题。它充分地说明,具体的管理制度,皆为特定时代的产物,应该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现在正处于基础教育的转轨之际,分析现行学校管理制度的利弊,改革不适应新课程要求的学校管理制度,十分必要。
  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前提和保证,是整个教学活动的重要环节。从备课,可以部分地诊断教师的工作绩效与水平,为评价教师提供依据。为了达到规范教师的教育教学行为,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目的,学校管理者除了依靠国家颁布的教育管理法规来对教师的备课进行管理外,还非常重视依靠制定各种管理制度来管理教师的备课行为。这些备课管理制度是学校多年教育实践的历史积淀,也是学校领导多年办学经验的结晶,在学校的教育实践中不断修改完善,发展至今已形成一套相对完整的体系。学校管理者依据这些管理制度来组织评价教师的教育、教学活动,对符合制度要求的教师给予肯定或奖励,对不符合制度要求的教师给予处理或惩罚,保证了教育、教学质量得以不断提高。现以某县中小学备课管理制度为例加以分析。
  某县中小学备课管理制度(摘要)
  (1)个人备课要做到三备:备教材、备学生、备教法。掌握教学目的、任务、要求,弄清“双基”内容,找出重点难点,做好实验等准备。
  (2)积极参加集体备课,必须做到“四备”。①备大纲和标准:依据《教学大纲》、《考试大纲》和《课标标准》,制定切实可行的教学方案。②备教材:从教材中捕捉信息,从知识点的联系中构建知识网络。③备学生:跟踪学生全程学习,既发挥学生学习潜能又预测将面临的困难,对症下药制定阶段教学方案。④备教法、学法:根据学科特点和学生认知实际,采取有效手段,诱发学生思维,鼓励主动参与,改进教法和学法。各组应做到“六统一”:统一认识;统一进度;统一要求;统一教案;统一作业;统一考查。
  (3)认真写教案,教案内容包括起止课的每一章节(版块),主要项目应有:教学目标、教学分析、重难点、学习资源、教学流程(激趣引题,自学探究;解疑导拨,合作探究;明确强化,实践探究;激励评价,引伸探究)、教学方法、板书设计、作业布置、教学反思等。教案的详略可视具体情况而定,45周岁以下教师应写详案,其他教师可酌情略写。新老教师都不能上无准备的课。不得无教案上讲台,提前一周做好备课工作。年级和教务处定期检查并作好检查记录。
  (4)按照教学程序设计考虑板书、准备教具,上课前要熟悉教学安排,做好教学准备,努力学习使用电教等现代化教学手段。
  (5)教师应当于教学之后进行科学反思,并认真写好教学后记。
  
  一、 现行备课制度的优势
  
  1.上述备课制度中无论是对个人备课还是集体备课都提出了具体的要求,有利于督促教师认真钻研教材,研究教法,优化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效率,确保教学质量的不断提高。
  2.现行备课制度中,提出的集体备课,有利于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大幅度提高教学质量;有利于教师共同切磋、共同提高、共同成长。
  3.特别是“教师应当于教学之后进行科学反思,并认真写好教学后记”的要求有利于教师特别是年轻教师不断提高教学水平,促进教师的专业化成长。课前备课,写教案固然重要,但课后备课更有利于教师的专业成熟。教案的价值并不仅仅是课堂教学的准备,教师把在施教过程中所获得的体会和感悟,写成教后札记,帮助自己总结积累经验,形成教育理念,使自己的备课水平不断提高。
  在肯定现行学校管理制度的同时,我们不难看到它仍存在许多不足。一方面由于制度制订需要一定的的时间与程序,故使制度管理本身就缺乏灵活性和滞后的特点;另一方面当我们用新课程的理念审视现行学校备课管理制度的时候,我们会发现一些在过去,甚至在今天学校管理中发挥过重要作用的制度,在推进教学管理现代化的进程中,特别是在推进新课程改革中的缺陷和不足是非常明显的。
  
  二、 现行学校备课管理制度的弊端突出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从我们所做的24所初中的备课制度调查来看,普遍存在强调课时备课,忽视整个学期的备课计划。据我们对某县18所小学、初中、高中各100名教师进行的调查,54%的老师在备课时从没写过单元及整册书的教学计划,大家普遍认为那是备课组长的事。而单元、学期教学计划是整个学期进行教学的依据,是全面完成教学任务的纲领,每学期正式上课前,各科的任课教师在备课时都要制定详细的单元及学期教学计划。
  2.某县各校现行的备课制度都不约而同地强调“备教材、备学生、备学法”,而新课程强调备课更重要的是备理论、备生活。在家看书,出门旅游,与人聊天也可以成为备课的方式。
  3.集体备课确实大幅度的提高了教学质量,但“六个统一”的要求,忽视了教师、学生的差异性和各种不确定因素,违背了因材施教、因人而异的原则。新课程指出:“教师应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情景。”面对千姿百态的学生,个性迥异的教师,要实现一“案”统天下,显然是行不通的。
  4.教案的详略视教师年龄的不同而有差异,体现了备课管理的针对性和实用性。备课的差异不应仅是体现在书写教案的详略上,而应是不同的教师应有不同的要求。我们认为对新教师应要求备课规范,以培养年轻教师备课的的基本功;对中年教师要求有新意,在教改上下功夫;对优秀教师、老教师则重在总结经验,上升到教育理论高度。
  5.在不少学校的备课制度中都有类似上面备课制度中提到的“提前一周作好备课”的要求,甚至一些学校对提前量越多的老师越是大加赞赏。提前作好准备固然是好,但过分超周备课,会影响教师对以前备好的课的记忆,不利于正常教学。显然违背了心理学中的遗忘规律和倒摄抑制规律。
  6.备课制度中规定“不得无教案上讲台”这一条,易导致教师特别是年轻教师上课背教案,使课堂成了教案剧的舞台。
  7.备课制度存在的问题更突出地表现在检评这一环节中,这一点从某校的教案评比细则中不难看出。
  (1)某县某中学优秀教案评比量化积分表
  
  ①教案保存完好整洁、无破损、缺页、卷角、污染等。(5分)
  ②书写规范、整齐、使用标准简化汉字,图表规范、板书设计合理、清楚明了、条理明晰。(20分)
  ③教学环节齐全,能体现教学全过程(包括作业设计、配套试题、课堂反思等)。(20分)
  ④教学目的明确,重点、难点突出,具体能力要求、教材分析透彻、语言准确、切合教材和学生实际。(20分)
  ⑤能体现新的教学理念,能恰当合理的使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5分)
  ⑥是否落实集体备课?有无个性化教案?个性化教案有无特色?(15分)
  (2)总评说明
  ①教案检查分期中、期末两次进行,两次的得分相加即为个人教案实得分。
  ②获奖人数按参评教师的5%、10%、20%的比例设一、二、三等奖。
  检查以“量”为本,形式主义严重。从上表可以看出,教案检查过分强调“量”化考核,检查方法还停留在对备课的书写认真与否、环节完备与否以及量的要求等形式化的检查水平上,忽视备课的内质,更有甚者,一些学校对教案的篇幅,提出平均每课时至少多少页的要求,致使许多教师出现了为应付检查把主要精力用于抄教案、补教案的情况。徐州市教研室曾对345位教师的备课情况进行调查,结果表明:独立设计教案的仅为8%,平时抄教案的高达68%。在整个备课过程中,教师只有20%的精力用在钻研教材,了解学情上,80%的精力用于抄写教案上,本末倒置以至于此,令人心惊。
  教案格式单一,千人一面。
  某学校教案格式
  
  某学校要求各科教案都必须按上述格式书写,否则扣分。备课应是有差异的,但学校的要求却是统一的,所有老师必须在上面这个统一的模式下“填空”这无异于让鸟儿在笼子里飞,这种“八股”式的教案与新课程要求的个性化教案、创新教案格格不入。从这一要求也可以看出目前很多学校仍只强调必须写书面教案,至于幻灯片、课件、电子备课则还没有纳入教案检查的范围。
  在评比中设定人数。如“获奖人数按参评教师的5%、10%、20%的比例设一、二、三等奖。”这一限定导致有些人因字写得不好认为自己反正得不了奖干脆不认真写甚至不写,打消了一部分人的积极性。
  教案检查更多的是进行横向比较,没有教师个人的纵向比较,看不出教师在备课水平方面的进步,也缺乏检查后的指导,使检查的作用大打折扣。
  一些学校只在期中期末检查两次教案,出现一些老师课后补备课的现象,这样直接导致课堂教学的随意性,不能保证课堂教学的效率和质量。
  此外,在我们的调查中,还发现:也有一些学校备课管理制度不健全,甚至根本没有管理制度,管理还是凭经验、凭印象,这些学校多为偏远的农村中小学;还有一些学校照抄照搬别的学校的管理制度,不切合本校实际,致使制度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另有些学校制定了许多具有前沿理念的制度,但由于怕实施后升学率受影响,只好束之高阁。这些都应引起管理者的高度重视。
  (责任编辑 孙晓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