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4期
“互动式”英语阅读课教学模式初探
作者:韩炳华
“互动式”英语阅读课教学模式是以训练学生思维为核心,以教师启动为前提,学生自学为基础,小组合作为主体,组际交流为保障,实践创造为目标的一种新型课堂教学模式。它体现了“主动→互动→活动→创造”的教学理念,通过感知、体验、实践和合作探究等形式的多维互动来实现教学目标。在此模式中,“互动”合作的形式是师生互动合作、学生之间互动合作、小组互动合作、全班互动合作活动等。其操作模式如下图:
一、 诱导激发——设疑激趣(教师),进入情境(学生)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要依赖兴趣。”兴趣是人们积极认识事物或关心某种活动的心理倾向,是推动学生探求知识获得能力的一种强烈欲望。学生对学习内容产生了兴趣,就能主动地把认识指向和集中于学习的对象。教学中,根据不同课文的特点,教师可采取不同的导入方法,选好切入点,设疑激趣,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主体参与意识。通常教师要抓住“巧、新、奇”三字。“巧”就是利用学生熟知的事物或知识切入教学,让学生感到亲切自然又有兴趣。“新”就是利用热点问题、新生事物切入教学,学生对这些问题未能准确把握,极想分享他人意见。“奇”就是利用预料之外,情理之中的事实切入教学,将学生的心“悬”起来,以此激发学生学习新课的兴趣和主动参与到学习活动的情境之中。
二、 自学质疑——明确任务(教师),发现问题(学生)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作为阅读教学中的泛读环节,让学生在课堂上自学,首先要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教师作简要提示,明确任务:交待学习重点,提出自学思考题,介绍自学的具体方法,要求并鼓励学生提出疑难问题。质疑是学生自学过程中提出自己发现和想研究的问题。它可以培养学生动脑求异的思维能力,而学生的创造能力也是从质疑开始的。如果学生一时提不出问题,或者提的问题简单幼稚、言不达意,教师就须设法引导,不断地质疑问题,挑起争辩,创设一种思考的情境。在此环节中教师有更多的机会观察学生怎样学习及了解学生在学习中的疑难之处,以便对学生作针对性的具体指导。
三、 探究合作——引导点拨(教师),参与探索(学生)
由于学生的学力基础不同,有时单靠学生独立思考是不能全部解决问题的。因此,对于那些在“质疑”中提出的不能解决的共性问题则把它们设计成各种“任务”,通过“探究合作”来解决。这个过程也是最能体现教师“主导”作用发挥的水平和是否具有较高的教学艺术的关键之处。因为在自学环节中,学生的“质疑”常常在限时条件下完成,对于大多数同学而言,他们的质疑还不够深入,难以提出深层次的问题,这时就需要教师从全局上精心设问,本环节的任务设计以比较型、解决问题型为主,通过问题引起争议,揭示矛盾,引导学生在精读过程中完成教师精心设计的各种“任务”,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点拨他们面对疑难打开思维之门,深入思考,鼓励他们积极参与合作,大胆探索。
在设问时,教师应把握“四度”:一为“角度”。叶圣陶先生在《谈教学的着眼点》一文中提倡教师要着眼于使学生“开窍”。为使学生“开窍”,教师应注意转换提问视角,尽量回避“是不是”、怎么样”等一般化、概念化的套路,从多种角度提出问题,以开拓学生思路,活跃学生思维。二为“难度”。教师的提问应难易适度,如果问题过难,学生望而生畏,就会挫伤学生思考的积极性;如果问题过易,也就无法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三为“坡度”。教师应从学生实际出发,合理调配提问的坡度,为学生增设台阶,使之能拾级而上,直达知识的高峰。四为“密度”。适度的课堂提问具有诊断学习、激发兴趣、集中注意、启发思维、反馈调控等教学功能。因此,在探究合作中,教师应让学生有思考、讨论的时间,把握“引而不发”“导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的策略来诱导学生达到无疑。“探究合作”这一步是全面理解课文的过程,是阅读教学的中心环节,是培养学生思考能力、分析能力及口头表达能力的极好机会。
四、 总结规律释疑答难(教师),掌握方法(学生)
学生经过探究合作,分组研讨后仍有争议的问题,可以提交全班讨论,集思广益以求突破。为了使学生的认识系统化、深层化,教师要在语篇知识、语言知识和思维方法等方面释疑答难,帮助学生总结归纳,深化提高。把学生带进课文是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学生是否能够在教师的引领下走完全程顺利出来,是检验阅读教学成败的标准。前三个互动环节是学生阅读学习“入格”的过程,本环节就要教师帮助学生“出格”。这就要求教师充分发挥主导作用,运用自己点化的本领,把课文里只可以意会,难以言传的地方或者是文章的“关隘”之处,给学生释疑答难、点而化之,点出文章谋篇布局方面的闪光之点,点出语言知识、方法规律方面的定锤之音,点出语言艺术方面的传神之笔。
本环节中教师的讲,是在学生通览教材、经过一般性思索和探究合作学习基础上进行的讲解,因此,要用精练而概括的语言把重点和难点讲透,在讲述过程中不要重述学生自己能看懂的内容和能思考解决的问题。教师重点引导学生去体会、评析文章的谋篇布局、深层含义,帮助学生总结新的知识、方法和规律,总结阅读成果。
五、活动发展——设置新境(教师),尝试创造(学生)
引导学生把学到的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去,使知识得以巩固和深化是阅读学习的目的之一。本步骤要求教师通过设计各种各样的“任务”来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提高他们的思维水平和创新能力。活动的方法可以多种多样,内容可丰富多彩。教师应根据所教单元内容和课文的重难点,精心设计活动,对学生进行巩固性、拓展性和尝试性的训练。可以读,可以写,可以听,可以说。这一步的重点是训练学生口头和书面的表达能力,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驾驭语言的能力。在训练中,学生快速阅读,快速讨论,快速思考,快速写作,既训练了脑、手的灵敏度,也强化了听、说、读、写能力的培养。
本环节中“任务”的设计要特别考虑语言学习的规律,考虑学生实际的知识结构和语言运用能力,注意新的语言知识的重现、运用和延伸,努力引导学生运用新学习的语言知识去完成任务,在执行任务中完成语言的有效学习,体现语言学习的真实的渐进的过程;考虑语言材料的篇章结构,设计与之相应的内容,挖掘语言材料的文化内涵和教育意义,及时进行语言文化的沟通和人文精神的教育。这样的任务才具有可操作性和实效性。此外,好的任务型活动应该具有系列性,即在同一个题目之下开展不同的活动,下一个活动在前一个活动的结果中产生。因此,本环节中的任务与前面的任务之间应相互关联,并体现层层递进。随着课堂进程的发展,任务在其语言知识的难度上、内容的拓展上、能力的训练上、意义的启发上都应体现渐进性、发展性。本环节以问题解决型、分享个人经验型和项目型任务为主。
文章的终止以“言已尽、意犹存”为高,绘画的终止以留有相当面积的“空白”为好,即所谓的“布白”艺术。课堂教学的终止也应给学生以开放性的活动。一是以问终止。二是言止意存。这样,通过设置开放性的活动把思考延伸到课外,利于学生之间的不同观点的互补,利于不同思维方式和思维结果的交流,利于下节课的教学。
(责任编辑 刘永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