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4期

地理总复习要旨

作者:陈立新




  高三复习进入临战前的阶段,时间紧,复习任务却很重,但仍有相当一些地理教师在盲目地大搞疲劳战术和题海战术,其实到了关键时候,教师反而应该冷静下来好好反省自己的复习方法和复习策略是否科学有效,如果找到了适合学生的合理有效的复习策略和方法,则能取得事半功倍的复习效果。
  
  一、 确定目标,把握制高点。由于一些地理教师没有把复习策略放在足够的高度来看待,使得地理复习缺乏明确的目的性和方向性,缺乏足够的计划性和针对性,当然对于高考复习也就必然出现效率低下的状况,因此地理教师只有明确复习目标,明确命题趋势,才可能寻找和把握复习的制高点。
  1.地理教师应该明确命题趋势。地理教师应该认真研究高考试卷,以便把握命题走向,要把能力培养贯彻复习备考的全过程,在培养能力的过程中,特别要关注空间定位能力、逻辑推理能力、信息提取能力、综合分析能力、文字表述能力等几项能力,在能力培养过程中,应该多应用现实中的一些案例,以便提高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和培养学生正确的地理学科观点。
  2.地理教师应该明确阶段目标。一些地理教师对学生缺乏应有的了解,当然也就造成复习目标的模糊性和不确定性,其实到了最后阶段,由于所剩的时间已经不多,地理复习计划应该进一步分解,要细化到月计划,周计划甚至是每节课的计划,教师应该明确并让学生明确阶段性目标:每个时段复习什么,要解决什么问题,效果如何,有何补救的措施。教师应该通过一定量的练习、考试引导学生进行教材回顾,来达到总结解题思路、掌握解题方法、规范答题要求、训练答题速度、增强题感和心理适应能力等目的,从而完美地落实阶段性复习目标。
  3.地理教师应该明确新增热点。迎考最后阶段,还要关注地理热点,主要关注的是热点发生所在的区域位置、主要的区域特征、区域中的自然因素和社会经济因素(区域特征的影响因素)、存在的主要问题(如工业、农业、城市发展中造成的生态问题;自然原因造成的环境问题;自然因素中的有利和不利条件等)、解决的主要措施,对于以上问题,如果学生还不熟悉或掌握不够准确的,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回归课本和研读地图,但这种复习千万不要陷入堆积和记忆时事热点的陷阱。
  
  二、 突出优势,寻找兴奋点。总复习阶段,复习时间紧,但要复习的科目和内容都很多,有些学生觉得无所适从,不知如何是好,此时地理教师更应该指导学生在复习时有所侧重,并尽可能地帮助学生找到他们各自的优势,让学生瞄准地理学科中的优势项目展开复习,以求得复习效果的最优化,以增强学生复习的自信心、提高学生学习的兴奋度,从而能很好地帮助学生把各自的优势和潜能充分地发挥出来。例如,区域地理这部分内容历来是高考的重要丢分点,这部分知识的复习还有很大的提高空间,因此教师可以进行以下复习。
  1.利用局部放大的区域地图,让学生判断地理位置和方位(根据经纬线、区域轮廓、特殊地理事物的分布)、推断季节和时间、计算距离的长短等;
  2.利用重点区域或重点区域交界地带的区域图,要求学生对比区域差异以及形成差异的原因;
  3.要求学生抓住典型区域的区域特征,评价区域特征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和人类生产活动的合理性,探讨和研究解决区域发展的策略和措施;
  4.结合典型热点,要求学生应用系统地理的原理和规律解决区域中的问题。通过以上复习,可以帮助学生在短时间内取得较大的复习成效,从而可以大大地激发学生努力向上的不竭动力。
  
  三、 挖掘潜力,寻找增长点。在总复习阶段,地理教师应该精选适量的典型试题进行针对性和调适性的训练。
  1.进行审题的提高性训练。地理教师可通过典型试题的训练,有意识地把学生平时在审题当中经常出现的漏洞和问题一一查清和克服,从而减少由于审题不清而导致的失分。
  2.针对题型和解题方法进行训练。在总复习阶段,地理教师应该引导学生认真地进行总结,对不同类型的试题(自然地理或人文地理,选择题或主观题)进行分类,总结每类题的解题方法和技巧,并要求学生应用每类题的解题方法进行解题训练,从而可以让学生提高解题技巧,熟悉解题方法。
  3.引导学生进行答题的反思和训练。总复习阶段,地理教师应该针对学生中普遍存在的答题规范的问题、答案组织方面的问题,让学生进行深入的反思和总结,从而使学生能够更加明确自身的不足,并通过适度的强化训练,使得学生能够针对试题中的信息组织材料,能够梳理出逻辑顺畅、层次分明的论述,并能够科学地使用地理学科语言,在这种针对性的训练中,学生的弱点和不足得以消除和弥补,同时学生还能够进一步熟练地应用地理原理分析和解决问题。当然,在最后阶段,地理教师还可以要求学生通过对过去所有的试题和习题进行梳理和归类,来总结他们自己的错误类型(知识类、能力类、答题类、心理类、方法类等),在此基础上,地理教师还要引导学生深入探究解题的错误原因,在考试中经常出错的原因,以便让学生防范于未然,通过这种有针对性和有高度的复习方式,可以最大限度地挖掘学生的潜能,达到节时高效的目的。
  
  四、 发现漏洞,寻找突破点。离高考的时间不多了,已经不可能把教材重新再复习一遍,由于学生都已历经多轮次的复习,可以说学生都已掌握了教材中的多数知识,为此在最后的有限时间内,地理教师可根据考纲所要求的知识范围,结合对近几年的高考试题分析,给一定的复习空间,引导学生将地理的重点知识做一次认真的回忆、梳理,从中发现知识掌握中的漏洞,并有重点地进行突破,要让学生明确,对于已经掌握的内容,则不必花太多的时间去做重复性的复习。例如,日照图的判读、时间和日期的计算、时区的换算;气旋反气旋及其对天气的影响;气候分布、特征与类型判断;等温线、等压线、等高线、等盐度线、等震线的判读方法与技巧;各类地理图表的判读等知识往往是学生的学习难点,同时又是高考的重点,因此到了临近高考阶段,更应该防止出现知识和原理遗忘的现象,为此地理教师在复习中应该要求学生采取以下的复习方式。
  1.如果是对相关原理和概念理解不透的,对地理事物空间分布掌握不准的,要求学生通过读课本、地图来加以巩固;
  2.如果是学生自己觉得不熟悉的、不够理解的内容、平时遗漏的知识、不被重视的知识,要求学生必须回到课本,认真看书加以记忆、分析和理解;
  3.如果是在以往经常出现的错误的,要求学生要把温习基础知识和做题检测相结合,以弥补旧知识遗忘和原理理解偏差的缺憾;如果是学生自己常做常错的内容,则要求学生通过对过去所有的试题和习题进行梳理和归类,总结自己的错误类型,探究解题错误的原因。通过正确的复习,可以在短时间内及时发现漏洞,和弥补漏洞,从而可以找到提升地理成绩的突破点。
  
  五、 调适心态,寻找平衡点。越是临近高考,学生的心态越容易发生变化,许多学生会产生焦虑和不放心的情绪,甚至出现失眠、食欲不振、心神不定、注意力不集中的状况,由于临近考试时紧张过度,从而容易造成消极的情绪体验,在这种消极情绪的支配下,学生会觉得神志不清,思维停滞,有的连平常很熟练简单的知识也想不起,而且总是觉得脑袋空空,因此越是到了复习后期,地理教师越是要重视学生的心理、生理方面的调适,地理教师可从以下两个方面入手,以保持学生心态的平衡和稳定。
  1.要求学生保持良好稳定的情绪状态。科学研究表明,当人们精神饱满时,脑垂体会影响血液中肾上腺素,使代谢加速,兴奋提高,此时学习效率会相应提高,而情绪低落、消沉苦闷、厌烦急躁时,神经系统转向抑制,学习效率低下,还极易疲劳,因此地理教师要引导学生善于把其他的烦心事抛在一边,不要让烦恼和焦虑干扰学生的学习。
  2.要求学生保持积极向上的学习态势。实践证明,成功的学生与失败的学生最大的区别就在于自信程度的不同。因此地理教师应该开导学生,要让学生相信他们自己的实力,要相信只要每天努力了,每天都会有收获,要相信“全心投入,必有回报”。同时地理教师还要为学生进行水平的正确定位,要求学生对他们自己的期望值不要过高,因为处于过重的心理负担之下,会使情绪处于消极的状态,在这种情况下,思想上往往是杂乱无章的,思维活动也显得呆板迟钝,从而不可避免地造成学习效率的低下。为此在最后阶段,地理教师要把充满乐观的自信、健康向上的情绪作为地理复习的一个重点,把调适学生的心理平衡作为复习的关键点,这方面的工作千万不能忽视,因为保持积极向上的学习态势和平和稳定的心态,是学生取得好成绩的重要因素。
  复习的关键阶段,地理教师应该认真遵循考纲的知识和能力要求,采取切实有效的复习策略,来进行有针对性的复习,通过这种针对性强的地理复习,学生就一定能够在有限的时间内消除自身的弱点和不足、发挥自身的优势和潜能,从而在高考中学生以最佳的心态,发挥出他们自己的最好水平,并取得最佳的考试效果。
  (责任编辑 付一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