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5期

禁而难止的学生追逐打闹行为的实质和意义

作者:张新立




  一、 追逐打闹行为的实质
  
   中小学生的追逐打闹行为是校园常见现象,常被当作消极行为受到学校纪律禁止,或受到学校管理者和教师的干预。但实质上,追逐打闹是所有灵长类动物(包括人)和大部分哺乳类动物的一种本能的游戏活动。英国人类习性学家布洛顿•琼斯(N.G. Blurton Jones)早在1969年就研究过此类行为。这是“倾向于彼此同时发生的七种行为模式”;它们是“奔跑、追和逃、扭抱、双脚蹦跳、用手掌拍打而非实在地击打对方、用物体拍打而非实在地击打对方、出声的笑。”英国心理学家史密斯(P. K. Smith)1973年描述此类行为模式为:出声的笑、不出声的微笑、追、逃、扭抱、吵闹声音。目前,西方相关研究已趋成熟。研究数据显示,这种活动发生的频率根据儿童年龄不同而有不同,总体上呈现一个倒U曲线:学前儿童的追逐打闹占其游戏行为的3-5%;6-10岁的儿童这类活动占其休闲时间的7-8%;7-11岁左右达到高峰,占其休闲时间的10%;11-13岁时,这个比率下降到5%;到14岁时为3%。一般认为,男孩子的追逐打闹比女孩子要多。这些研究表明,小学高年级和初中年级正是追逐打闹行为的多发期。
  既然追逐打闹广泛存在,学校生活中它也很难被彻底禁止,说明一定有它存在的道理。从进化论的观点来考察,动物的任何活动总是追求代价和收益的平衡,只有那些收益等于或大于代价的活动才能在进化过程中得以保持和发展。儿童在追逐打闹中付出了精力、时间和承担着活动过程中的伤害风险,这是他们为追逐打闹付出的代价。如果追逐打闹活动得不偿失,在人类漫长的进化过程中,它就会被自然淘汰掉。这就意味着,这种活动对活动者本身一定有所收益。根据这样的观点,我们可以从儿童身心发展的角度,发现一些追逐打闹行为的积极意义。
  
  二、 追逐打闹的积极意义
  
  1.追逐打闹有利于学生身体素质和机能的发展
  学生在校以学习为主,大部分时间是坐着从事脑力活动和小肌肉群活动。目前,中小学生的体育课时相对于其身体发育和锻炼的需要,明显不足。学生们正是在其本能支配下,利用课间休息时间,通过追逐打闹做一些体质锻炼上的弥补。如果学生仅仅走动一下,伸个懒腰,只能使大肌肉群得到暂时的舒展,而通过彼此间的追逐打闹,比如快速奔跑、闪避或拉扯在一起、拍打或击打等活动,就全面锻炼了大肌肉群的功能和关节韧带的灵活性。这种相对剧烈的身体活动,还能锻炼心血管系统,增强了心血管系统的活动功能。而且,在追逐打闹中,常常伴随着急促的呼吸、笑声和叫喊,这样,学生的呼吸系统也得到锻炼。
  这些锻炼,强健了学生的身体。它既有助于学生当前的课堂学习,更是将来成年时健壮体格的一种准备。同时,通过追逐打闹,机体的灵活性和反应性得到充分锻炼,一些为成年生活所必需的运动技巧(如竞争、逃避和打斗等技巧)在这个过程中得以形成和发展。追逐打闹行为对学生身体素质和机能发展上的好处,几乎是不言自明的,每个成年人和老师只要对此行为有过观察和思考,即可认识到这一点。但是,要达到下面的认识就需要深入论述了。
  2.追逐打闹有助于学生认识自己和他人的躯体与运动,培养身体保护意识
  动物生态学的观察证明,除非特殊的环境因素影响,同种动物之间很少出现致命的打斗。比如,狮子在争夺食物时彼此间的撕咬与捕猎其他动物时的撕咬,在位置选择和力度上大有不同。前者只是警告性和惩罚性的,后者才是致命性的。在狮子成长过程中,假如没有童年期的追逐打闹,它们就难以学会这样的区分并形成对同伴撕咬时的抑制机制。美国哲学家席茨-琼斯顿(M.Sheets-Johnstone)认为,要认识我们自己的躯体与运动,我们首先要通过我们和他人的互动,认识到我们自己躯体与运动以及他人躯体与运动的脆弱性。通过追逐打闹,学生知道了自己会受到伤害,自己可能会被别人揪扯得太厉害,会被别人踢伤或打伤。相比较于其他方式,追逐打闹活动不失为一种稳健而安全的方式,它将身体的脆弱性置于考验的极致,让学生直接体验到自己有着多么脆弱的躯体。这种活动,相当于一种身体照料和生存的自我教育性锻炼。在这种活动中,中小学生不仅要学会照料自己的躯体和生存,也要学会照料他人的躯体和生存。当他们认识到自己和他人的躯体特性时,他们就学会了共同的躯体语言,就能在使自己的躯体与运动相协调的同时,也和他人的躯体与运动相协调。因而,无论在童年期和成年期都容易产生看重和保护自己身体以及他人身体的意识。这个意识的形成过程和表现都可说是下意识的,它在心灵深处形成了对自己和他人的身体伤害行为的某种抑制机制。这样,就能减少对自己及他人身体的有意和无意的伤害。
  目前,我国城区少年儿童受学业压力和校内纪律约束,玩耍活动尤其是追逐打闹活动的时间不够,缺乏机体灵活性和反应性的日常锻炼,身体脆弱性意识和身体保护意识发展不足;再加上电子网络的虚拟暴力游戏的影响,夸张点说,现在的孩子甚至连真实的打架都不会了,但他们却会动刀!我们时常看到有关中学生暴力事件的报道。中学生甚至不知出手的轻重,稀里糊涂地就将别人殴打到伤残或死亡的地步,或用刀具于有意无意之间就将别人杀伤或杀死。之所以出现这样的暴力事件,除了社会某些消极因素影响、学生道德约束力下降和教育力度不足等原因之外,还有一个原因不为人们所认识,那就是儿童从小受的保护或干涉太多,追逐打闹的行为常常从幼儿园就被禁止了,他们身体脆弱性的意识没有得到发展,缺乏感同身受的锻炼,没有培养出对自身和他人身体的保护意识。当他们成了中学生,一旦有躯体冲突伴随情绪爆发时,心理上缺乏对躯体伤害性后果下意识的预见,并缺乏抑制伤害性举动的内在机制,从而导致不顾一切地伤害对方身体而酿成悲剧后果。
  3.追逐打闹能促进学生的社会性发展
  学生在追逐打闹中,能学习和锻炼自己的情绪表达和识别能力、社会认知能力和社会交往技巧,促进自己的社会性发展。追逐打闹能够玩得起来,双方必须有一定的情绪表达和认知能力。比如,发起者在发起追逐打闹时,必须通过身体姿势和面部表情表达出“玩”的邀请性信息,而另一方必须能正确解读这些信息涵义。在追逐打闹过程中,也许会有无意中出手过重的情况,这就需要双方有及时的情绪表达和认知能力,歉疚或谅解的表情和认知是追逐打闹进行下去的前提。那些情绪表达和认知能力不足的学生,或者需要在这种活动中学习和增强这些能力,或者就会失去和同学玩追逐打闹的资格。
  学生并非盲目选择追逐打闹的同伴。在选择和被选择的过程中,他们表现和发展了自己的社会认知能力。他们能综合评价彼此的关系和身体强弱程度来玩追逐打闹。比如,哈姆弗雷斯和史密斯(A.P. Humphreys & P. K. Smith ) 的研究证实,11岁儿童选择追逐打闹的对象倾向于选比自己稍弱一点的,但太弱的也不在选择范围;而7岁、9岁儿童一般都选择和自己强弱程度相似的孩子玩这种游戏。他们发现,无论是追逐打闹的发起者还是响应者,都自以为比较强壮(有时是种高估自己的表现);而发起者在这方面表现得更为突出。可以想象,在追逐打闹的同时,学生们会更确切地了解自己和对方的强弱情况和彼此的关系。另外,儿童在追逐打闹过程中,会出现角色转变和自我示弱(self-handicapping)行为。即由追逐者转变成被追逐者,或由被追逐者转变成追逐者;或者,一个身强力壮的儿童本来已经把对方压倒在身下,却又故意装作体力不支,让对方翻过来把自己压倒。角色转变和自我示弱行为在此活动中十分必要,这样,才能建立和维持游戏的心境,才能使同伴间已经获得的社会互动得以持续下去。这就是社会交往技巧在儿童身上不经意的表现。那些没有这种技巧的中小学生,或者找不到自己的玩伴,或者会破坏这种活动的游戏精神而使活动中断。那些在操场或其他游乐场地追逐打闹玩得多的孩子,在其他社会场景中表现得更有适应性;即,这些孩子更有社会活动能力和社交技能。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