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7期

回归与提升:班主任德育责任的时代要义

作者:张 烨




  3.班主任德育方法的有效调整。从理论上讲,在学生建构道德体系的过程中班主任应积极要求学生主动去搜集和分析有关的信息资料,对所学的道德问题提出各种假设并努力加以验证,并把当前学习的内容尽量与自己已有的知识经验联系起来,然后对这种联系加以认真思考。所以,班主任在可能的条件下应组织必要的协作学习小组,提出适当的道德问题引起学生的思考和讨论;在讨论中设法把问题逐步引向深入以加深学生对所学内容的理解;同时,还应该注意启发诱导学生自己去发现道德现象、自己去纠正和补充错误的或片面的认识,并对协作学习过程进行引导使之朝有利于意义建构的方向发展。通过创设符合道德教学内容要求的情境和提示新旧道德经验之间联系的线索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发和保持学生的学习动机。
  4.班主任教育心态的适当改变。在班级工作中班主任应该努力按照理解、尊重、真诚的标准来推进班级工作的开展。(1)理解。理解体现的是一种沟通的立场和能力。班主任老师应该暂时放弃自身的参照标准,尤其要抛弃自己对学生的固有偏见与主观判断,站在学生立场上,设身处地从学生的参照标准来看事物,即以学生的眼睛来观察,以学生的心灵来感受,以学生的观点来思考,从而走入并体验学生的内心世界,达到与学生心灵的相通与共感。(2)尊重。尊重体现的是一种对学生价值和潜能的接纳。班主任教师要平等对待学生、尊重学生的价值和尊严,并且这种平等和尊重不是教师好心恩赐给学生的,也不是教师被迫给予学生的,而是教师相信、看到并珍视每一个学生的价值、潜能,相信每一个学生都有改变和成长的动力与能力。(3)真诚。真诚体现的是一种教育的力量。教师要放下架子,主动打开自己的心灵之门,将自己真实的内心世界、所思所想、经历经验、情绪感受、观点态度等适时适度地、自然真实地与学生分享,让学生看到角色面具之外的、具有人格魅力的鲜活的教师,给学生心理以安全感,从而达到双方真正的心灵互动和平等沟通。
  
  四、 拓展途径:有机整合“三位一体”的德育资源
  
  班主任工作植根于班级小环境中,只有着力于小环境建设,才可能构筑学校这一良好的大环境,而学校大环境的造就,又可作用于班级小环境发展。学校大环境为班级小环境的构建,提供物质基础和政策保证,班级小环境是学校大环境的补充,是学校德育目标得以实现的途径。因此,班主任德育责任的有效落实,既要加强学校大环境的营造,也要加强小环境的创设。
  1.强化校园环境的整体建设。(1)校园环境是由“物化形态环境”和“观念形态环境”构成的有机整体,它是校园精神形成和发展最稳定、最有活力的基础,体现一个学校特有的风格。物化形态的环境是校园环境的物质层面,是通过对学生所处环境的设计、装饰来构成一种积极的振奋的外部物质环境,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熏陶、启发、感染。观念环境是校园环境的精神层面,充分发挥舆论的评论、约束、同化、驱动作用,提高学生的思想素质和道德辨别能力,形成校内良好、向上的育人环境。(2)校园精神建设。校园精神是一个学校的精神面貌和心理状态,集中体现在全校师生的精神面貌、校训、校风、学风、舆论等方面,是师生认同的价值观和个性的反映,是校园文化建设的核心问题。有效利用学校深厚文化底蕴作为熏陶将有利于学生形成积极的价值导向。(3)教育环境(心理环境)建设。柔性化的管理、优化的环境、积极进取的校园精神为学生的德性成长创设了鼓励和宽容的氛围,这些氛围都潜藏着特定的激励功能,成为驱动学生积极向上的内在激励场。
  2.注重网络环境的积极引导。学生的网络道德源于社会生活中的道德体系,相对于社会主流道德而言,属于较低层次的范畴。网络的超时空性、隐蔽性与匿名性可以扩大学生与外界的接触面,这种接触使得真实社会情境中的社会化的许多属性被蒙蔽掉,带有“去社会化”的特征,从而导致网络上学生道德感的弱化现象。学生网上道德感的弱化会直接反作用于学生现实生活中的道德行为,使学生人格发生变化。加强对学生的网络道德教育,使其形成对网络道德的正确认知,增强他们道德判断能力,指导他们端正上网动机,增强其自我心理保健意识,避免“网络成瘾”现象出现;引导学生进行自我道德修养,主动追求真善美,培养学生“见贤思齐,改过迁善”,使其自然产生提高道德修养的愿望。前苏联著名教育学家霍姆林斯基说过:真正的教育是自我教育,使他们学会选择,识别良莠。鼓励他们进行网络道德创新,提高个人修养,养成道德自律。
  3.推进社区环境的有机配合。加强社区环境建设,重视学生德育的实践环节。江泽民同志指出:“不能整天把青少年禁锢在书本上和屋子里,要让他们参加一些社会实践,打开他们的视野,增长他们的社会经验。”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在《关于适应新形势进一步加强和改进中小学德育工作的意见》中也提出:“中小学校要认真组织学生的校外活动,积极建立中学生参加社区服务制度,把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等校外教育活动作为加强德育工作的重要途径。”“要把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作为必修内容,列入教育教学计划,切实予以保障,学校要制订学生参加社区服务和社会实践活动的措施。”加强与社区的联系,努力为学生提供各种社会实践可能,是提升学生德性认识的重要环节,也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重要保证。为此,班主任要积极创造条件,让学生走出校门,走向社会,参加社会公益劳动、军事训练、科技发明等社会实践活动,在活动中培养学生热爱劳动的习惯、实践第一的观念、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和开拓创新的能力。
  作为人道主义事业的教育,它所关注的是个人的自由全面的发展。个人的自由全面的发展,这将是一个永恒开放的历史进程,班主任只有在这个过程中不断找准方向,调整认识,完善方法,才能持续地发现自身工作的魅力和活力。
  
  参考文献
  
  [1] 鲁洁.网络社会人.江苏高教研究,2000(1).
  [2] 金生鈜.反主体教育的反思与主体教育的构想.教育导刊,1995(12).
  [3] 王啸.试论主体性教育的人学基础.教育理论与实践,1998(8).
  [4] 樊浩.教育的伦理本性与伦理精神前提.教育研究,2001(1).
  [5] 夏正江.对话人生与教育.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科版),1997(4).(责任编辑孙晓雯)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