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7期

试论学校道德资本的五个层次

作者:周国华




  近年来,学校饱受批评,有人批评学校的唯利是图,有人批评学校对学生的管理不够人性化,也有人批评学校不顾声誉的短期行为等等,不一而论。这引发了本文作者的思考,作为道德的学校管理行为能否建立在自利的基础之上?经济伦理学的道德资本理论为我们观察这一问题打开了一扇窗,本文试进行这一探索。
  
  一、 学校道德资本的五个层次
  
  学校道德资本是指在学校教育过程中,以传输知识、塑造人格和责任控制等为主要手段,能够为受教育者或社会带来或创造更大的经济价值或非经济价值,实现个人发展和社会发展的一切伦理价值符号或象征,它具有知识本位性、人格本位性和责任本位性。(见作者的另一文,在此不再赘述)就道德资本来说,著名行为学家西松认为道德资本有四个层次:行为、习惯、特质和性格以及独特的生活方式或者经历。在构成人类和企业的每一个层次上均有显著的对应性:个人习惯与企业的产品、个人的行为与企业的运行程序或内部规章、个人的性格与企业的文化以及个人生活方式的选择与企业的历史。但笔者以为,学校的道德资本有所不同,根据学校作为传承文化、创新知识和服务社会等功能,笔者认为可分为五个层次:学校的日常行为、学校的规章制度、学校的组织文化、学校的发展历史与学校的组织声誉。
   1.学校的日常行为。作为资本意义的学校管理日常行为,当然就是指学校的这种行为有助于增加学校道德行为的经济价值和其他效用,更好在实现学校管理和教育的发展目标。它本质上是一种行动,是道德资本的基本货币。每一次的日常行动都是向世界展示自己的道德品质,正像大额资本是由一张张小的货币组成一样,每一次的日常行为日积月累才形成道德的巨额资本。我们可以从行为的动机、数量和质量上对学校日常行为的正当性进行了分析。作为学校道德资本基础的日常管理行为,要符合三条基本原则才能称其为道德行为:一是行为的自愿性,自愿的行为源自于行为主体对行为的认可和同意,基于外力的引起的行为是非自愿的,只有自愿行为才具有人类行为上的意义,才可以成为道德评价的对象,体现行为人的道德价值。二是行为的适度性,亚里士多德认为,德性是选择适度的那种品质,是相对于我们自身的适度,只有深入到具体的德性上如快乐与痛苦等,才有更大的确定性。过度、不及都不是合乎道德的行为。三是行为的责任性。学校日常行为都是建立在对学生负责的基础之上的,没有负责任的行为?熏就没有学校的道德行为;而负责任的行为是与道德目标和对环境的控制基础之上的。目标在原则上决定行为善恶的因素,很多的行为目标从来就是禁止的,如谋杀、逼供等,学校的道德行为在目标上表现为一种善的追求。美国学者约翰·马丁和马克·拉维扎认为,道德从来就是与责任联系在一起的,而一个人要负得起道德责任就要求有某种(对环境)控制。学校的道德行为的正当性表现在学校对道德情境的控制之下,有些情境是学校不能控制的,就称不上是否是道德行为。
   2.学校的规章制度。学校的规章制度在一定意义上是与学校日常行为是同等的范畴,只不过日常行为是在作为行动的基础上界定,而规章制度是日常行动的固定化而形成的习惯性做法,是在日常行动中逐渐在积累了一些成功的经验,是理性化的行动更高层次。从资本的意义上来说,它是学校道德资本的复利,帮助学校管理者和教育者不断获得更高更快更强的道德上的上升。对于形成道德资本意义上的学校规章制度来看,学校管理者具有一定的主体自由和相对长的时间是必不可少的。个人的习惯是行为主体后天习得的,获得习惯就意谓时间的连续性过程。对于作为学校组织层面主体来说,规章制度的形成也是需要相对长的时间的。制度得到认可并固定化、机构的改变都有需要时间。另一个条件就是行为主体的自由,它可分为三个层面:行为主体人身(物理)自由、心理自由和道德自由。人身自由是行为主体所处的环境是开放性的,在空间上可以选择他的行为的发生之处;心理自由是指行为主体在做出行为选择时,不受到任何外来因素的决定而只完全出于自我的主观意愿;道德自由是一种积极的自由,是超越于个人的自然状态的,是一种选择进行自我完善的能力的自由。作为道德资本意义上的学校管理规章制度,也是学校行为主体在相当长的时间里面逐渐规范和完善的,同时也是学校行为主体在不受外力压迫下的自我选择。良好的规章制度表现了学校道德行为发展的高度和能力。没有独立做出学校行为能力而形成的学校规章制度从理论上来说不具有道德资本的意义范畴,简单的模仿与被迫做出的学校管理规范都不能称得上是一个学校的道德资本。
   3.学校的组织文化。正像主体的习惯能够统一各种不同的相关行为一样,性格也能统一主体的各种习惯。每一个习惯可以完善主体的每一项能力,解释了主体的各种习惯,同时也说明了主体自我完善的发展进程。学校的组织文化就是学校作为组织层面上的性格,把学校的各种规章制度统一形成一个学校独特的组织文化。学校的组织文化的基本组成部分为学校的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三个层面。物质文化主要体现在学校的物质建设,如教学楼、运动场地、校内塑像等方面,它是有形的、反映的是学校行为主体的思想与价值观等;制度文化是学校表现在制度层面的管理规章制度,如学校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学校教学考试制度等;精神文化主要体现在学校的价值观、学校行为主体日常表现出来的行为特征等。学校的组织文化主要体现在学校的核心竞争力、学生在社会上的受欢迎程度以及学校日常运作程序之中,是学校的自我发展历史与学校所处的地理环境与社会环境共同作用下的产物。每一个学校的独特的、优良的组织文化成为学校的道德资本,成为学校的核心竞争力,以此吸引优秀者的加盟,使学校日益发展;反之,则学校日益落后逐渐在竞争中被淘汰。
   4.学校的发展历史。从个体的角度看,自由选择自己的生活方式能够说明他的一切:他的感情、行动、习惯以及他独特的性格。生活方式使一个人的存在有了意义,他所追求的最根本目标能从他的生活方式中找到最好的回答。同理,从学校组织层面上看,学校的发展历史就是学校组织文化全部演变历程和故事,也因此代表了一个优于学校组织文化的道德资本层面。学校在其发展历程中,学校行为主体的各种高尚道德行为故事逐渐成为一种榜样和激励资源,以激发后来者追求组织的发展与壮大,学校组织作为人格化的主体在其发展过程中也表现出良好的道德风范,个体和组织的道德行为交汇成一个学校独特的发展历史。相比较学校组织文化只能代表一段时间,学校的发展历史是学校组织文化进化的动态过程。一些有着优良传统的学校成为学生和教师以及社会的首选,它综合了学校的日常行为、规章制度和组织文化,使其成为完整的一体,这就是学校道德资本的更高境界。
   5.学校的组织声誉。学校的组织声誉是学校在社会上的一种知名度和美誉度,对于学校来说,拥有好的组织声誉能够在社会竞争中取得优势,更好的得到发展,如关乎学校教师声誉的学校在教师劳动力市场上有很大的竞争力,学生在社会上受欢迎的程度高决定了学校在吸引优秀学生方面就有更大的优势等。从经济学的观点看,声誉就是从信息的思路出发,提出学校的声誉就是学校向社会传递的一个学校发展水平的一个信息标志;认为声誉是一个产品,声誉的产生是对声誉投资的回报,是一种资本;从学校组织声誉的功能来说,信誉可以构建学校发展的安全网,具有良好声誉的学校对其工作危机中出现的错误得到纠正的话很快会得到公众的原谅;第二,学校组织声誉能够诱导学校利益相关者做出对学校组织的支持性行为,良好的学校组织声誉使学校成为社会网络作用的一个重要的结点,从而更有利于学校获得更多的发展平台;第三,声誉作为无形资产为学校赢得了品牌和忠诚度。第四,学校组织的良好声誉有利于降低学校与其他组织的谈判成本为学校赢得更多的合作机会。学校组织声誉,是作为整体的学校道德资本,是无形的资产,使得学校得到更多的发展机会。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