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11期

关于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的七个问题辨析

作者:程红艳 付 俊




  
  七、 均衡发展会不会造成私立学校与公立学校的抗衡?
  
  在美国和日本,有些地区出现了“逃离公立学校”的趋势。家长们或者逃离城区学校,进入郊区,使得城区中学情况进一步恶化;或者对公立学校失望,宁愿进入高收费的私立学校。
  可以预想的是,教育均衡发展会给私立教育带来更多的发展空间。改制学校发展或者变为私立,或者退为公立学校,无论如何都会为私立学校的发展留出空间。新中国成立以来,公立学校一直保持着强势地位;改革开放以来,私立教育成为公立教育铁板中破土生长的嫩芽。但是,由于政策缺乏连续性,法制不完善,私立学校的发展一波三折,尤其是近几年更受到严重冲击,这对于教育事业发展是不利的。
  教育均衡发展削弱重点中小学的地位,限制择校与收费,形成“公办不择校,择校到民办”状况。在市场体制和教育立法逐渐完善的情况下,私立学校有可能替代重点学校的地位,成为满足人们享受优质教育资源的首选。学校教育的发展可能会出现根本的变革:最好的中小学不再是公立学校,而是私立学校,因为它能灵活高效地适应社会需求。这种情况一方面是有利于教育发展的,它可以通过市场的方式更合理、合法地将社会资本引入学校教育,从而减轻地方财政和中央财政的负担,使公立基础教育获得更多教育经费;另一方面,这种情况也不宜过度、过早,以免引起社会分化和贫富加剧。
  杨东平在《中国教育蓝皮书(2003年)》中指出:“在经历了若干年追求数量的增长、规模的扩大之后,中国教育将进入一个以内涵发展和制度变革为主的新阶段。在这个阶段,改革将是比发展更为重要的目标,品质的提升将成为比数量的扩张更为优先的追求,评价和说明教育的关键词将是均衡、公平、民主、效率、适用、纯洁,等等。”[8] 有理由认为中国教育正处于岔路口,面临着重要的抉择,教育必须从关注英才的发展转为整个民族素质的提高,从效率第一到促进社会公平为先。基础教育均衡发展是一种促进教育公平的乌托邦,却是一种必要的乌托邦。
  
  参考文献
  [1] 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大事记1949-1982.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3.502.
  [2] 区教育局长谈“基础教育均衡化”——教育均衡发展的多层内涵与体制保证.上海教育科研,2004(1).
  [3] 孙鹤娟.开发城市示范性高中“核心”功能构架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的新格局.现代教育科学,2002(2).
  [4] 刘育民.加强基础教育均衡发展势在必行——关于广东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的思考.广东教育,2003(10).
  [5] 贾聚林.区域教育均衡发展之我见.人民教育,2002(6).
  [6] 李连宁.要从教育发展战略上思考和促进基础教育的均衡发展.人民教育,2002(4).
  [7] [日]藤田英典.走出教育改革的误区.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170.
  [8] 杨东平.中国教育蓝皮书(2003年).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2.
  (责任编辑付一静)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