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12期
透析“校园新童谣”中的学生文化
作者:刘慧芬 林存华
大众文化的传播,社会舆论的导向,是影响当代学生价值取向的一个不可或缺的社会因素。我们不否认大众文化的传播给当代青少年带来了很多积极的影响,比如培养了他们崇尚自主自立,信奉开拓创新的精神。当网络走进千家万户之后,开拓了青少年的生活空间,为他们提供了更多的交往和互动的机会,等等。但是,在当前拥有不胜枚举传媒方式的现实生活环境下,孩子们接受了很多不文明、不健康的价值观念,从而影响其价值规范以及行为方式。比如读书无用、金钱至上的观念已经深深地在一些学生的内心扎根、发芽。他们觉得钱才是最实在的,读书是件苦差事,毫无乐趣,只是一种沉重的负担,不如去赚钱。尤其现在教育收费日益高涨,相当一部分农村学生初中就选择辍学,“为了子孙下一代”去了。还有一些大众潮流,学生对其也是狂热追求,如“减肥、吃肯德基、麦当劳”,“崇尚个性”、“崇尚自我”等。
三、 “校园新童谣”的应对
尽管“校园新童谣”一般不会直接给学生带来实质性危害,但它负载的学生文化中的消极一面,却给教育行政机构和教育工作者敲响了警钟。从新童谣入手分析学生文化,目的就是为了更有效地引导学生的发展、促进学生的发展,而要正确对待“校园新童谣”和合理引导其中的学生文化,则需要家庭、学校、社会各方的共同努力。对于教师、学校以及家长来说,对待“校园新童谣”不能简单地严令禁止,而应在理解、尊重的基础上引导。
1.理解“校园新童谣”背后的学生文化
每个人在看世界的时候都是有意无意戴着“文化”这一镜片的,这一特性就促成了我们的“文化偏见”,影响了我们评判的价值标准。认识到这一点,就要我们悬置文化偏见。悬置偏见就要求教育者保持一种开放的文化心态,不能“海纳百川”,也至少不“固执己见”;悬置偏见还要求教育者不断地反省自己的文化,正确认识自己,“以别人为镜,以群体为镜”。
不可否认,“校园新童谣”中所表现出来的学生文化有些内容是不健康的、低俗的,有些是有违美德的,比如,在学生新童谣“现代老师武艺高,个个都会扔‘飞镖’。教学更是有法宝,不是作业就是考”中,教师成了学生口中调侃、讽刺的对象,学生完全把师道尊严抛到了脑后。虽然如此,教育者对“校园新童谣”背后的学生文化不能一竿子打倒,要试着与学生角色换位,站在学生的角度,思考学生这么表达的原因,还要努力使自己进入学生的文化情境,学会用学生的价值观念来看学生身边发生的事。也就是说,对“校园新童谣”所折射出的学生文化,教师要尝试着去理解和宽容。
2.在尊重学生的前提下,分析“校园新童谣”背后的学生文化
每个人都有被尊重的需要,未成年的学生自不例外。与学生打交道时,教育者先要了解他们真实的心声,尊重他们的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而不要总是先入为主,或凭过去的经验来做现在或未来的事。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建立“我—你”而不是“我—他”的新型师生关系或长幼关系,做到与学生之间的民主、平等的对话和交往。在这个基础上,教育者才能科学地分析“校园新童谣”背后的学生文化。
科学地分析“校园新童谣”背后的学生文化,一是要求教育者能够正确分析“校园新童谣”形成的原因,能够分析“校园新童谣”背后的文化对学生来说到底意味着什么。二是要求教育者能够正确地分辨哪些文化倾向对学生的身心发展并无大碍,哪些会影响其发展和行为方式,哪些又会造成很严重的后果。比如说,像追求“吃肯德基、麦当劳”等时尚对学生发展来说应该不会有实质性的影响;像“读书无用”、不敬师长等观念,如果不加引导可能影响学生长远发展;至于那些有暴力倾向的文化观念,如想要“炸学校”,对学生发展就更具有危害性。
3.在批判反思的基础上,引导“校园新童谣”背后的学生文化
现代青少年学生发育得早,成熟得早,思想开阔,个性开放,好奇心强,他们遇到新生事物很容易不加分析地予以接受。“校园新童谣”读起来琅琅上口,又是校园生活的真实写照,就特别受青少年学生的欢迎。但是,这个年龄的青少年学生是缺乏鉴别能力的,他们对“校园新童谣”及其背后的文化常常是不加批判、全盘接受的,这样当然也就接受了那些消极的、不健康的亚文化。文化一旦形成,就具有相对稳定的特性,采用强制性的措施往往使其表面上“消亡”,但不可能达到预想目的的。
因而,对“校园新童谣”特别是其背后反映的学生文化,需要在批判性思考的基础上加以有区别地引导和整合。有区别地引导童谣文化,是指对那些有益学生发展的鼓励其传播,对那些不会对学生发展造成危害的允许其存在,对那些有碍学生发展的则要通过共同的生活不断用正确的观念来影响其作出改变。例如,对“读书无用”、“金钱至上”、“暴力发泄”等童谣文化,教育者既不能漠视其存在,也不能粗暴地反对,而应通过长期地平等对话,让学生逐渐了解和接纳正确的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这样,也就在一定程度上完成了成人文化和学生文化的融合,在文化整合的过程中,作为教育者的成人既了解了学生的童谣文化,又心平气和地对学生文化施加了有益的影响,而作为未成年人的学生也能明白长辈的真实想法,而且在与成人文化的不断交互作用中促进自己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孙宏艳.新校园童谣31则.少年儿童研究,2001(1).(责任编辑孙晓雯)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