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12期

透析“校园新童谣”中的学生文化

作者:刘慧芬 林存华




  童谣是儿童中广为传唱的歌谣,它反映了儿童真实的生活方式,是映照儿童群体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的一面镜子。近年来,“新童谣”在校园内外着实火了一把,相当多的中小学生将童谣唱得酣畅,唱得淋漓,唱得声情并茂。本文试图从解读当前校园中流行的“新童谣”入手,窥见学生文化及其成因,进而探讨教育者应该如何对待“校园新童谣”及其中蕴含的学生文化。
  
  一、 “校园新童谣”的解读
  
  校园新童谣的组成并不单一,有的是填新词翻唱了流行歌曲,有的是改写了古诗词、老童谣,还有孩子们自编的充满智慧的顺口溜。这些在校园中被学生广泛传唱的童谣,展示了学生不乏幽默的调侃,提供了学生一种宣泄、消遣的方式,呈现了一个多彩多姿的童真世界,同时也让我们看到孩子们压抑的心灵和痛苦的呻吟。因而,“校园新童谣”是学生表达其独特文化的一个重要载体,是我们了解、研究学生文化的一个窗口。“校园新童谣”至少反映出学生文化的以下几个侧面。
  1.对沉重学习负担的无奈
  学生每天面对的是“语、数、外”等学不完的科目和做也做不完的作业,为此他们几乎失去了属于自己的空间和兴趣,远离了让人奋进的运动和球场,耳朵中被灌满关于升学、考试的种种,他们有压力却不能放松,只能像一只上满弦的钟表,时刻紧绷。面对这样的生活方式,学生只能如此发泄:“书包最重的是我,作业最多的是我,每天起得最早的、睡得最晚的,是我是我还是我……”“在我心中,老师最凶,晚上补课到九十点钟;回到家里,老妈最凶,盯着作业从不放松。”不难感觉到,这些歌谣反映了学生对不得不做作业的无可奈何。虽然学生的时间大多花在完成作业上,但他们内心却非常向往自由自在的生活方式和丰富多彩的生活内容。以下这则童谣就是学生们这种价值倾向的表现:“找点空闲,找点时间,独自在家,把电视看看;带上倦容,带上心烦,打开书柜,把小说翻翻……找个朋友,到商场转转,带上球鞋,带上护腕,套上队服,到球场玩玩,球场展开了龙争虎斗,商场出现了砍价集团……”
  2.对教师教学和师生关系的不满
  如今的学生对教师的教学要求越来越高,他们喜欢课上得精彩又平等对待他们的老师,而不喜欢甚至痛恨只会布置作业,用考试、身份来压制他们的老师。他们喜欢“我—你”的师生关系,喜欢平等民主,而不是整天受到教师权威的威慑。这样的愿望和情绪在如下的童谣中可见一斑:“现代老师武艺高,个个都会扔‘飞镖’。教学更是有法宝,不是作业就是考。班里纪律真是妙,不能说话不能笑,学生胆敢大声叫,马上把他父母找”;“窗前太阳光,照得头发烫。举头望老师,低头心发慌。”通过诸如此类的歌谣,学生强烈表达了对现有师生关系的不满,对教师授课方式古板、常常体罚学生的批评,以及对教师专制式管理的不认同。
  3.对学校制度和规范的排斥
  学校并不见得一定是学生充满欢声笑语的地方。受学校规章制度的约束,受“班级公约”的束缚,受老师、班主任的控制,在层层严厉的监控之下,不少学生几乎毫无自由可言,只能无奈地在非常受限制的范围内“活动”。诚然,对学生适度的管理必不可少,但过多的限制也使学生对学校痛恨之极,于是也就不难理解他们会高唱“太阳当空照,花儿对我笑,小鸟说早早早,你为什么背上炸药包?我去炸学校,老师不知道,一拉弦,赶快跑,轰隆一声,学校炸没了”。在歌谣中,学校在学生眼中不是一个可爱的地方,对学校生活的排斥成了他们相同的想法,他们甚至幻想通过“炸学校”的极端方式来结束痛苦的学校生活。
  4.对现实生活中多元价值的迷惘
  除了反映学生对学习、师生关系、学校生活的共同看法外,与现实社会生活紧密相关的学生亚文化在“校园新童谣”中也能够得到体现。比如反映读书无用论的,“读书苦,读书累,读书还要交学费,不如加入黑社会,有的吃,有的穿,还有美女陪着睡”;反映金钱至上的,“我在马路边捡到一盒烟,把它交到警察叔叔手里边,叔叔拿着烟,对我把头点,我高兴地说了声:叔叔,给钱”;反映追求时尚的,“日照锅炉生香烟,鸡鸭鱼肉在眼前,口水流下三千尺,可惜我还要减肥”;“床前麦当劳,地下肯德基,举头望汉堡,低头看奶昔”;反映崇尚个性的,“现在学生真糟糕,爱哭爱笑还爱闹,天天上课都迟到,迟到也不喊报告”;反映迷恋帅哥美女、早恋正常化的,“一年级的小偷二年级的贼,三年级的帅哥排球手,四年级的美女真漂亮,五年级的情书满天飞,六年级的鸳鸯一对对”。这些体现学生不同价值倾向和行为方式的童谣,表明了我国社会转型期多元文化背景下学生文化的多元化或者说多样性。
  
  二、 “校园新童谣”的成因
  
  新童谣在校园里刮起的这阵“热风”,难道仅仅是学生们的自娱自乐或是娱人悦己?答案显然是否定的。新童谣既然反映着学生特有的文化,其形成和流行必然有其深层的原因。
  1.“应试教育”:学生无法逃脱的“网”
  虽然素质教育在不断地呐喊,基础教育改革也在“大张旗鼓”地推行,可许多学生依然逃脱不了“应试教育”的网,依然生活在“高考定终身”、“分数论英雄”的环境中。现有的教育体制让他们背上了沉重的包袱。“分分分,学生的命根;考考考,老师的法宝”,这样的教育生态,导致学生们生活单调、枯燥乏味,使他们严重缺乏生活的真实体验。虽然我们多次提出要切实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但是口号喊了多年,实事也做了一些,结果却是减来减去,“书包最重的、作业最多的,睡的最晚的”还是学生。学生们经常挂在嘴边的字就是“累”和“烦”。如此沉重的升学压力、考试压力,做也做不完的功课,让学生没有了喘息、透气的余地,他们开始对学习产生抵触心理,开始产生叛逆情绪,于是,表达真实心理的童谣也就有了滋养的温床。
  2.家长期望:学生不得不面对的“考验”
  哪位家长不“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尤其是在当前大多家庭只有一个孩子的情况下,孩子几乎成了家长全部的希望和寄托。在很多家长眼里,评判一个好孩子的标准主要是学习成绩好。为了自己孩子能出人头地,家长们成了“三陪”,即“陪读、陪写作业、陪补习”,可以说是“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于是孩子们出了校园,进了家门,依然要在家长监督下学习,完全没有自己的个人时间和空间。因此,他们失去了很多未成年人的乐趣,他们的精神需求也被严重忽视,于是 “新童谣”给了他们表达自身的机会,成了他们的发泄方式,他们也就会“真实”地高唱:“回到家里,老妈最凶,盯着作业从不放松;父母不在,老子最凶,拳打脚踢,发泄一通!”
  3.教师关爱:学生难以承受之“重”
  同样地,每一位有责任心的教师都希望自己有更多的学生能够成材,成为一个了不起的人、有所作为的人。这本身并没有什么问题。可现在的情况是,教师的这种爱已经被各种奖惩制度所扭曲。为了能评上高一级的职称,为了能让自己的班级获得优秀班集体的荣誉称号,教师不容许自己的学生有任何“差错”,最好个个成绩优异,个个能按自己的想法去学习和生活。在这个过程中,教师恰恰忽视了学生的个性差异、不去关注学生的自我发展。不少教师已经把片面提高成绩等同于爱,把专制管理当成了爱。面对这般“关爱”,学生苦不堪言,只能调侃“老师最凶,晚上补课到九十点钟”;“班里纪律真是妙,不能说话不能笑,学生胆敢大声叫,马上把他父母找”。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