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12期
从语文教科书助学内容的功能看其设计的改进路向
作者:张永祥
一、 语文教科书助学内容的功能
功能,从哲学和科学的角度来看,指的是一个事物系统所具备的对周围其他事物发生作用的能力或根本属性。所以,我们要确定教科书助学系统的功能,就要在助学内容对教科书整体以及对教师和学生的作用中来把握。
1.助学内容对教科书整体具有重要功能
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其一,助学内容具有明确课程内容、体现课程目标的重要作用。王荣生区分了“语文课程内容”、“语文教材内容”和“语文教学内容”[1],并指出“‘用什么去教’的教材内容,是‘教什么’的课程内容的体现、反映,它必须与课程内容内在地保持一致。”[1]因为语文学习材料用途的多样性和内蕴的丰富性,为了使“语文教科书内容”和“语文课程内容”保持一致,为了避免教学过程中师生对语文课程内容的随意处置,为了避免“不知道教的是什么、学的是什么”的现象,在语文课程目标既定的前提下,编者就要对编入教科书的“文”进行一番“处理”,也就是说要对选“文”的目的用途加以提示,而这正是教科书助学内容的功能发挥方式之一。教科书的“说明”“提示”“导读”“练习”等客观上起到了明确课程内容、体现课程目标的重要作用,从而使“语文课程内容”有效地转化为“语文教材内容”。其二,助学内容使教科书成为一个有机整体。通过“提示”“导读”“练习”之间的联系,使得课文与课文之间,课文与单元之间,单元与单元之间,一册与一套之间产生了有机联系,它们就像人体的经络一样,客观上使教科书成为一个有序、关联的有机整体,使教科书有了较为明晰的线索和逻辑结构。其三,助学内容有助于沟通社会生活,密切语文与其他学科之间的联系,体现教科书的“开放性”和“有活力”。如在“单元提示”、“研讨与练习”等设计中,常常要求学生结合所学课文“课外阅读相关书籍”、“课外查找有关资料”、“课外搜集自己感兴趣的有关内容”、“课外开展活动”等,这些设计一方面充分体现了语文课程开放性、实践性的特点;另一方面,也使教科书起到了沟通课内外、联系学生生活的作用。
2.助学内容对学生具有本体功能
这是因为教科书根本上是为了学生的学习和发展而编写的,所以其功能发挥最终要落实到学生身上。概括地说,助学内容的本体功能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1)激发学习兴趣,使学生“乐学”。助学内容能够用多样化的内容和手段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以使学生对所学内容产生浓厚兴趣。(2)指引学习方法,使学生“会学”。助学内容能从多角度、多层面引导学生学习语文,使学生可以循法或循序安排学习,冀使学生达到不待教师讲而自能读书的境地。(3)历练语文能力,使学生“学会”。助学内容作为教科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学生言语能力的提高、思维的发展、知识的积累、情感态度的涵养无疑具有重要的作用。
3.助学内容对教师教学具有辅助功能
主要表现为它能方便教师教学,为教师合理设计教学和参与课程提供指导。设计合宜的助学内容,就像一个个“无声的导游”,教师借此可以更好地把握和驾驭教科书。教科书的说明能够让教师明白编辑意图,理解教科书的整体结构,单元提示则能提示教师“教什么”“为什么教”等问题。好的练习设计不仅能引导学生的学,而且能指点教师的教。权威准确的注释大大减轻了教师搜检翻查的劳顿。凡此种种,都有利于教师真正做到“用教科书教”。
显然,教科书是由各个要素构成的系统有机体。助学内容作为教科书的有机组成部分,其各部分功能发挥是整体的,不是孤立的,分割的。即是说,教科书整体结构决定了其功能发挥方式,决定了它的各个部分发挥着整体的功能。
二、 从功能看当前语文教科书助学内容设计中存在的问题
从功能上说,当前语文教科书助学设计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助学内容较为简陋,难以发挥其应有功能
统观现行语文教科书,助学内容简陋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1)助学内容提示的学习目标较为笼统,让学生难以捉摸。例如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写在前面”中要让学生“能主动地在实践中丰富人文素养,提高语文能力”,这里出现的“人文素养”、“语文能力”作为学习要求显得空洞、大而无当。学生对这样的要求只能泛泛应对,长此以往,只能使学生的语文能力提高缓慢,也损伤了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和积极性。苏教版的单元主题词则显现出泛人文性的倾向,“品位”“体验”“感悟”“领悟”“体悟”等词随处可见,把学生学好语文的希望一味寄托在长期的熏陶、浸染上,这种近似于成人、专家式的学习,对于大多数学生来说,其可行性、有效性是让人怀疑的。(2)助学内容没能很好地提供必要的背景知识,不利于学生同化新知。特别是在练习设计中,对学生学习和教师教学必需的信息,习惯于让师生到“课外”去寻找,表面上看,扩大了师生的视野。实际上,有些不必要的翻检搜查浪费了师生的大量的时间,也给有些学生造成了一定的学习困难。(3)呈现方式上,主观陈述内容过多,很少用问题形式呈现。助学内容习惯于概括单元或课文主要内容,习惯于陈述必读之由,既不利于学生探究,也引不起学生较大的学习兴趣。(4)助学内容存在“平庸化”现象。“导读”“提示”在一种平等对话的氛围中,缺乏对学生思维的广度、深度、敏锐性的指引和历练,加之引导、提示的视角、方式单一,显得“平庸化”。有些版本的教科书则完全取消了“导读”“提示”文字,教科书编者已将课程开发的责任完全推给了教师和学生。
2.助学要素相当单调,不能充分发挥助学功能
历史地看,助学内容构成要素一直在既定的名目、框架之中增增减减,从内容到形式并无多大变化,似乎已经“定型”,没有开发更多的助学途径和手段,这也是我国语文教科书总体面貌陈旧的一个重要方面。统观新课标教科书,在助学内容设计方面,人教版用“写在前面”代替了过去的“说明”,体现出“对话”的意愿;用循循善诱的单元主题词和课文导读文字代替了原来的“单元提示”和“预习提示”,摈弃了一些强硬说教的习气;用“研讨与练习”代替了“练习”,反映出重视“探究”的兴趣。但是,形式上的些微变化,并不能掩盖实质上设计思路的单一和雷同。苏教版竭力要编出一套“帮助学生自主学习之本”,“引导学生学会学习之本”,“促进学生创造性学习之本”[2],但是我们感到其助学手段依然没能脱开单元导语置之于前、课文练习陈列于后的窠臼。当然,不能否认苏教版在某些方面也有很好的创新。但是,总体上看,多套教科书助学要素从一套到一册,从一单元到一篇课文都大同小异。雷同的设计势必挫伤了师生的“新”味和“趣”味。
3.助学设计模式单一,不能实现助学效益最大化
当前的语文教科书助学内容设计模式还固着在“目标模式”的思路上,强调目标先导性和结果的反馈性。表现在教科书设计中,大都以主题单元的形式,采用“单元学习目标(课文学习目标)+课文+课后练习”的模式来安排教科书的结构。这种模式有其有利的一面,即能够充分发挥目标的导向作用,能够将课程目标具体地体现和落实在教科书中。但是,这种设计最大的问题是忽视了对学生学习过程的有效指引,因而对学生的学习和教师的教学的指引作用也就十分有限,既引不起师生的充分重视,也使很多师生在教学实践中还大量存在着“暗中摸索”的现象,而这种现象又有意无意地被当作语文教师“素质”问题加以对待。总体上说,缺乏对学习过程的有效指引是当前语文教科书中存在的最大问题,也是语文教科书难以成为真正意义上学生学习的资源和材料的症结所在。从当前引进的为数不多的国外母语教科书来看,很多设计呈现出无须教师过多的指导学生就可自学、自用的显著特色,显然,我们的教科书在这方面还有很大的距离。从根本上来说,要实现助学效益最大化,就要在“目标模式”的基础上,强化对“学习过程”的设计。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