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1期
政治课本的阅读方法
作者:彭陈莲
一、 理清线索,从标题开始——使学习“纲举目张”
在高中政治五本教材中,课本的每个框题、每节、每课乃至全书,都有其叙述的线索,学生阅读政治课本时,首先应该理清线索,从宏观上、总体上了解高中课本大概有些什么知识、几个版块、要求我们掌握些什么……
那么怎样理清线索呢?从教材的目录开始。
例如,高一的《经济常识》(上、下册),全书是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为主线,依“市场经济一般——市场经济特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这样三部分来编写的。一、二课为基础部分,包括商品经济基本理论、市场经济一般理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三至八课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具体内容。(上下册)全书研究的对象是市场经济关系及其调节。要想学生在初学开始时就能大致了解,做到心中有数,就应该指导学生阅读课本从标题看起。
标题是文章的眼睛,抓住标题,就统领了课文的主要内容。课(单元)有课(单元)的标题,节有节的标题,框有框的标题。抓住各种标题,就把握了课本内容最主要的东西。把各种标题“串”起来,就能起到“纲举目张”的效果。
例如,高一的《经济常识》(上、下册),共八课,第一至八课的标题分别为:商品和商品经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经济制度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企业和经营者;产业和劳动者;财政税收和纳税人;银行和储蓄者;商品服务市场和消费者;当代世界市场和我国的对外贸易;学生通过阅读目录就能大致明白:高一的《经济常识》(上、下册)就是讲商品经济、市场经济、企业和产业、财税银行储蓄、服务消费、世界市场等,在此基础上,教师再进一步告诉学生,教材在纵向上,以市场经济的微观主体(特别是居民个人)为中心,介绍了生产、分配、交换、消费等市场经济的四大环节;在横向结构上,介绍了市场客体、市场主体、市场构成、市场法规、宏观调控等市场经济的五大构成要素。这样,学生就能比较深刻清晰地掌握知识结构,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二、 重视“引言”——掌握前后两课之间的联系
现行政治课教材,每一课都有一个引言。这个引言,既概括了该课的主要内容和要求,也言简意赅地点拨了该课与前一个课之间的有机联系。重视引言,能帮助我们在宏观上把握知识板块之间的联系,对知识的理解更加透彻。
例如,高一政治课本上册第四课的引言。这个引言的第一和第二句话是:“企业是最重要的市场主体,也是国民经济的细胞。各个行业分属于不同的产业,不同的产业构成国民经济的整体。”引言的这两句话,言简意赅地讲了三层意思:第一,企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细胞;第二,国民经济的产业构成——三大产业;第三,第三课(企业)和第四课(产业和劳动者)之间的联系——各个行业分属于不同的产业。因此,我们不要忽视每一课的引言。
三、 划分句子成分——全面把握概念
在阅读政治课本时,时不时会遇到许多政治名词概念,表面看好像很复杂,但只要我们运用划分句子成分的办法,就能迅速、准确、全面地加以理解。
例如,对于高二政治第二课第一节第一框中的重点名词“联系”(联系是事物之间以及事物内部各要素之间的相互制约、相互影响的关系),运用句子成分划分的办法,就能帮助学生更好地加以理解。
(1)主干成分:“联系是关系”。简单地说,联系就是关系。这种“化繁为简”的办法,可以帮助学生快速地掌握“联系”这个哲学名词概念的要义。
(2)抓住第一修饰词:“相互制约、相互影响”。因此,并不是所有的关系都是联系。也就是说,联系是有条件的,并不是任何“关系”都是“联系”,只有那些“相互制约、相互影响”的“关系”才是“联系”。这样,我们就能帮助学生准确地理解“联系”这个哲学名词概念的内涵。
(3)进一步分析第二修饰词:“事物之间以及事物内部各要素之间”。这表明两层意思:联系是事物自身具有的,不是人们强加的,因而,“联系”具有“客观性”;联系不仅存在于事物内部,也存在于事物外部,因而联系具有“普遍性”。
这样划分句子成分的阅读方法,使学生准确地全面地理解了“联系”这个哲学名词概念的内涵和外延。
四、 “浓缩”知识——便于记忆
政治课本在阐述理论问题时,需要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力求做到全面。在对理论问题其中的一个角度进行叙述时,又必须“摆事实,讲道理”,力求做到深刻。在每一句话的表述上,还必须清楚明白,力求做到准确。这样一来,对于一个问题,教材就可能出现较大的篇幅,给学生的感觉就是看上去比较“繁杂”。
例如,高一政治课本上册第四课第一节“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部分,一共12个自然段和一个资料卡。这么多的篇幅,实际上就讲了一个问题——我国农业的出路。出路是什么呢?总的来讲,必须走发展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现代农业道路。而要实现这条现代农业的发展之路,又必须做到五个要点,即政策作前提、科学为关键、投入是物质基础、产业化经营作保证、乡镇企业作补充。人教版教材对这个问题的每一个要点首先都是使用一句比较长的句子来表述,然后又用一个自然段进行阐述,再用一个小字的自然段来对其补充说明。总的道路和五个要点的内容加起来,整整占了教科书的六页,学生在初学的时候,往往看了后面两页忘记了前面两页,或者抓住了前面又没顾及到后面,掌握知识及答题时感觉就好像是“雾里看花”、“大海捞针”,记起来很费劲。
这就要求我们进行概括,“化繁为简”。我们必须首先“咬文嚼字”地把课本读准、联系“实际”地把课本读活(读“厚”)。在此基础上,我们还必须用“浓缩”的办法,将教材12个自然段的内容(一个问题,五个要点)“浓缩”为几句便于理解、记忆的“顺口溜”(把课本读“薄”)。例如,对上面我国农业的出路问题,我们可以用这样的“顺口溜”来帮助学生理解、概括和记忆:“‘三高农业’如何走,政策、科技、投入必须有。产业化经营很重要,乡镇企业好帮手。”
五、 易混归类——培养辨别能力
容易混淆的知识点,往往就是考点,这些知识点往往在选择题和辨析题中出现。这种题目的难度较大,只有对课本知识掌握得十分扎实,才不容易做错。例如,高三的《政治常识》中对“制度”的表述中,有“根本政治制度”和“基本政治制度”之分,“根本”和“基本”两者虽然只是一字之差,但内容却大相径庭,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而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记得上海市在高考单独命题时,就在这个问题上曾经考过一道选择题,结果,得分率很低。又比如,《政治常识》中有:“人民代表大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四种说法,虽然都是“代表大会”,但内容完全不同,最容易混淆。
再如,政治常识在讲到“民族问题”一课时,有两大易混的概念:“民族政策”和“民族原则”,阅读课本时要区分清楚“政策”(民族区域自治)和“原则”(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各民族共同繁荣)。
[2]